APP下载

建平县发展杂粮产业的优势分析

2018-02-17王文艳

现代农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建平县建平杂粮

王文艳

(建平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局,辽宁 建平 122400)

建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4865平方公里,辖33个乡镇场街,260个行政村,2583个村民组。总人口60万,其中农业人口48.9万,13.8万户,占总人口的83%。

1 发展现状

1.1 耕地面积大

全县总耕地面积276万亩,人均占有耕地5.6亩。农作物种植面积263.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47.6万亩,经济作物面积15.8万亩。在粮食作物中,玉米是主导产业,全县总面积达到164万亩;其次是杂粮,2013年全县杂粮种植面积达54.77万亩,2014年63.84万亩,2015年70万亩,2016年86.3万亩。

1.2 杂粮分布集中,品种齐全

建平杂粮主要分布在以朱碌科和建平镇、奎德素镇、喀喇沁镇等为中心的中东部乡镇,这些乡镇土地面积大,交通便利,海拔地势高,适合杂粮生长、加工和销售,具有一定的辐射影响作用。全县杂粮共有十几个品种,主要有谷子、高粱、向日葵、黍子、芝麻、荞麦、薏米及各种豆类等,而在这些品种中又以谷子最多,2015年全县谷子种植面积为52.4392万亩,2016年为52.7665万亩,其中2015年奎德素镇为63087亩,建平镇为31504亩;2016年奎德素镇为46145亩,建平镇为44107亩。谷子品种多以大红谷、黄金苗、张杂谷等为主,亩产均在1000斤左右,按现在市场最低收购价2.0元/斤计算,亩均收入2000元左右,远远高出玉米的收入。

1.3 杂粮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老百姓种植杂粮的热情高涨,杂粮加工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全县目前有杂粮加工购销户1000多家,投资超过500万元的企业30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5家,“建平小米”、“建平红小豆”已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大大提升了建平杂粮产业的档次和知名度。

1.4 杂粮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建平县是国家确定的 “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是辽宁省政府确定的“有机杂粮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2 发展优势

2.1 地理优势

建平地处燕山山脉向辽沈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于半农半牧丘陵地区,全年平均降水量487mm,平均气温7.6℃,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半温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无霜期短,适合杂粮生长。

2.2 自然优势

建平的土壤条件非常适合种植杂粮。农业部门经过常年跟踪土壤检测,得出结论,建平的土壤无重金属和其他化工污染,空气通透性好,病虫害轻,土壤多以砂壤土为主,土质疏松肥沃,土层厚度为2.5米以上,地力中上等,有机质平均在10-12g/kg,这种土壤能够使杂粮达到品质突出,营养丰富,口感纯正。

2.3 技术优势

近些年,农业部门密切同各大中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地膜覆盖、机械穴播、膜下滴灌、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生物农药防治、农业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已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杂粮逐渐实现了优质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

2.4 历史优势

建平人民有悠久的种植杂粮的历史。清朝乾隆年间,建平黄小米曾被御封为“宫廷贡米”。建平人民应该说都是吃杂粮长大的,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2.5 基础优势

建平农业基础条件日臻完善,高低产田改造、坡耕地治理、供水设施完善、膜下滴灌推广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仅近三年,全县就新打和改造机电井1980眼,治理坡耕地3.2万亩,整理土地8万亩,实施膜下滴灌工程45.5万亩,这为全县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杂粮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发展建议

3.1 强化组织领导

实行“政府引导、部门推动、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的发展模式,县政府成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和配合,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形成合力抓产业结构调整。

3.2 制定发展规划

建平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杂粮产业发展,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实际产加结合的长远发展规划,以规划来指导我们今后的结构调整步骤和具体工作内容。

3.3 实现合作经营

加强土地流转,实现合作经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产业规模化经营的主要方式,也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合作经营,优先进行结构调整,积极引进先进科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县委、县政府优先向其倾斜各种扶持政策,以点带面,逐渐推广。

4.4 实现民企对接

为了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保证农民种植的农作物销售出去,对实现合作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形成与企业的有效对接,签订订单,这也是政府对合作社考核的一个前提条件,避免老百姓种出作物无销路,造成积压,损害老百姓的利益。

4.5 建立商业协会

建议建平的杂粮加工企业,组建建平县杂粮商业协会,制定完善的章程和制度,协会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商议全县杂粮产业发展的方向、市场及科技引进等,努力实现共赢。

4.6 打造建平品牌

“建平小米”、“建平红小豆”已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下一步我们一定要紧紧把握这一有利条件,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包装检测,进行有机绿色认证,引进精深加工,不断塑造良好的品牌权威和市场形象。

猜你喜欢

建平县建平杂粮
建平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杂粮粉到底能不能吃?
建平县城区及重点村镇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
细粮VS杂粮
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助力建平县脱贫攻坚
杂粮小镇之歌
Ideology Manipulation Reflec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Selected Works of Mao Zedong
影像站等
建平县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