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山区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探索与实践
2018-02-17黄艳碧
黄艳碧
(南宁市国土测绘地理信息中心 广西南宁市 530021)
前言
村土地利用规划是原国土资源部2017年年度重点工作之一,要求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适宜地区率先开展。自2008年起,就有学者对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进行过尝试和研讨,从编制方法、内容深度、规划实施管理、公众参与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但没有推广并形成工作要求。
在广西,山区占比高,面积大,如何结合山区农村特点,深入挖掘山区资源优势,探索一条适合山区村庄生产发展的道路,有序推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要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充分统筹山区资源优势,科学定位,以村域内全部土地为对象,合理制定各土地利用单元的利用结构和布局,保证最基本的土地资源为山区村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这就要求首先做好乡村土地规划编制工作。作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市,依据该市2017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全市土地总面积为3678387亩,其中林地面积176405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8%,耕地面积619897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7%,园地面积70619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其他地类面积588245亩,占比16%左右。该市生态脆弱、环境敏感,山区土地利用复杂多样;建设用地存在着布局散乱、利用粗放、公共设施缺乏等问题。该市是广西壮自治区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重点区域,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工作,都迫切需要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通过细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安排,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1 现行规划存在的问题
1.1 现行规划重城轻村,导致资源配置扭曲
现行各类规划更多关注的是城镇,无论从编制理念,还是约束指标、规划管理等都以倾向城镇发展为主,导致各类资源要素不断向城镇聚集。如何统筹安排村庄各类土地资源,优化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强村庄建设的引导和管控等,目前存在规划缺位。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如何实现,村庄发展的意愿与民众的心声如何表达,保障发展和保护生态如何协调,耕地资源、自然人文景观、历史与地质遗迹如何有机融合等问题,都需要通过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来引导落实。
1.2 现行规划精度难以适应村庄发展的微观需求
现行土地利用规划最低一级到乡镇,规划图件采用1:1万比例尺,最小图斑的上图面积为400m2,图上反映的信息不是非常全面。该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地形破碎,小于400m2的地块较多。目前的管控尺度很难适应村庄发展的微观管控需要。通过1:2000数据与1:1万数据叠加分析,各地类的面积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较大的主要有耕地、园地和林地,林地产生的破碎小班最多,需要结合高清影像,对小班边界进行修正。
1.3 现行规划用地分类难以满足村庄规划需求
现行的用地分类难以满足村土地利用规划需求,进而导致规划编制规程、数据库标准等难以满足村土地利用规划需要,制约着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为例,现行规划对于农村建设用地分类不细,只有农村居民点用地一类,入市的经营性建设用地难以在规划中体现,从而给细化分类管理、盘活不同利用方式带来困难。
1.4 相关规划衔接不到位,村级层面难以落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设施规划等各成体系,管控型规划、预期型规划之间存在差异,各类红线管控相互交叉制约,需要通过“多规合一”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明确各个规划的目标任务,自上而下统一“多规合一”的思路,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由于不同部门的规划目标、规划任务各不相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存在冲突、矛盾的地方,需要从长远出发,为了便于今后工作的开展,统一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库。
2 思路与做法
2.1 以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理念为统领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将打造特色桂东南新农村,依托“四在农家”的旅居农家模式,配套建设乡村度假、生态旅游、健康养生等一体的中国生态型美丽乡村,做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促进社会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的居住舒适感和幸福感。以乡村综合发展为目标,以上位规划为依据,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通过规划编制体现发展理念,通过规划实施谋求最适宜发展路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2 采用大比例尺编制规划,用地安排精细化
采用大比例尺进行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确保规划村庄内各地块合理体现。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运用了遥感影像、信息化、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采用农业部门提供的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高清航拍图,在进行外业补调后,绘制成1:2000现状图,以此来提高规划成果的精度。
2.3 完善村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分类和编制技术
村土地利用规划要保障各类公益、民生、基础设施等村庄用地需求,在现行用地分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更好地体现规划对发展的指引。规划用地分类,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为基础,综合了农业用地、村庄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需求进行确定。考虑到林地分类和管控的差异,将林地分为商品林和生态林,商品林纳入农业用地范畴,生态林纳入生态用地范围;农村居民点即村庄建设用地分解到经营性建设用地、景观绿化用地和村内交通用地等;把交通用地分为对外交通和村内交通,村内交通用地指服务于村庄内部的道路。
2.4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分析引导布局优化
山区村落最大的问题在于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力分析尤为重要。村级土地规划中,编制小组综合考虑生态红线、地面沉降、地质构造、岩溶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区域特征,并与坡度、用地类型、交通通达性、基础设施覆盖度、粮食安全等结合,构建了综合评价体系,完成了村级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基于评价结果,提出对全村生产、生态、生活的优化布局指引。
2.5 村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从规划体系看,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属于控制性规划和详细性规划范畴。由于原国土部门能够在数据和管理体系上提供支撑,可以牵头做村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但需要融合国土、村镇、产业、交通、生态、文化、历史等要素,落实“多规合一”。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由国土部门牵头,与住建部门编制的村庄规划进行了无缝对接,在规划中实现各部门规划内容的叠加与融合,确保村庄发展一张蓝图干到底。
2.6 公众深度融合参与
村土地利用规划是最接地气、与村民息息相关的规划。规划编制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切实反映村庄需求,能否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解决衣食住行、安居乐业等问题。为此,村级土地利用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积极开展调查,走访了解多户村民意愿与需求,普及基本规划法律常识。同时,多次召开村民大会讨论阶段性成果,通过“个人动议、村民参与、民主决议”的方式,确保规划成果符合乡村需求。最终成果邀请村民代表、国土规划专家、相关领导参与评审,实现规划编制与村民需求的深度融合。
3 思考与建议
3.1 完善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地位
当前执行的《土地管理法》中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并不包括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法律上存在缺位。目前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仅是依靠行政命令编制的规划,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更类似村规民约范畴,法律属性相对薄弱。无论是从完善规划体系,还是依法管理土地,都应尽快完善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地位。
3.2 注重区域特征,兼顾一般性问题
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既要考虑用地布局优化、耕地保护、土地整治等一般性问题,更应凸显规划区域的特征,特别是从地形、地灾、资源禀赋、文化习俗等角度综合审视村庄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在规划上做到“一村一品”。
3.3 注重乡村设计,在总体布局基础上做好详细性规划
与乡镇及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村土地利用规划尺度更大,颗粒度更细,与生产生活更加密切相关,是总体规划如何落实到用地上的详细性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是“多规融合”的细胞单元,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更要体现乡村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与人类生活的有机融合。因此在编制中,要更加注重乡村设计,以详细性规划的方式推动农村的转型发展和升级提质。
4 结语
综上所述,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是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完善和深化,可填补中国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缺位空间,其意义不仅在于夯实基层土地利用规划,同时,对实施土地管理法中规定的土地调查制度、土地统计制度、土地登记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制度均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必须落实于土地上,确定每块地的土地用途,应用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严格遵循图、数、实地三者一致的原则,并对规划实施适时跟踪监督与管理,保证各业用地的规模与布局稳定,集约利用土地,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既受上级规划的制约,同时,通过落实规划控制指标又对上级规划起反馈作用,可真实反映基层的自然、经济和生态状况,充分发挥公众意愿,提高规划的公众参与程度。
[1]徐忠国,华元春,倪永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探索——以浙江省为例[J].上海国土资源,2014,35(01):55~59+63.
[2]赵宁.土地利用规划权力正当性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3.
[3]唐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
[4]王晓军,梅傲雪,周洋.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4(09):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