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工业化预制装配式(PC)住宅建筑的设计
2018-02-17赵钦钦
赵钦钦
(重庆展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大成分公司 重庆 400000)
引言
预制装配式结构(Prefabricated Concrete简称PC结构)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构件,经装配、连接、部分现浇而成的混凝土结构,结合实际结构设计的类型和要求等,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明确工艺类型,做好工艺分析工作,提升稳定性。根据形式要求,必须掌握应用特点,提升稳定性。
1 工业化预制装配式(PC)住宅建筑背景
根据当前实际装置类型等,在整个装置管理的过程中明确实际流程和要求,在分析过程中掌握建筑设计的背景和流程。在构件掌握的阶段,明确混凝土的结构类型,现场工程管理和重要,需要掌握实际特点,实现稳定性。以下对住宅设计背景分析。
1.1 工业化预制装配式设计优势
在整个外墙维护管理的干锅菜中,结合韧性和整体性等因素,提前确定进度,根据劳动力变化和实际作业流程等,提前进行建筑设计形式掌握,根据墙体设计的注意事项和围护形式等,提前进行结构性能分析。结合进度流程和交叉作业的种类等,在整个过程中提前进行操作,此外每一道工序的落实都是关键,在检查的过程中确定精准度,保证质量。结构施工占地少,现场用料少,在整个分析过程中需要保证文明施工,减少干扰。根据模板形式和要求等,提前进行住宅设计和分析,只有提升稳定性,才能满足实际指标要求,促进进步。模板施工比较重要,在各个阶段需要进行精细分析,达到节能的优势。在标准化实施的阶段,明确生产管理的注意事项,在预制的过程中了解实际应用要求,在墙板管理中,做好构件分析工作,进入90年代后,由于预制构件技术自身原因及现浇混凝土技术的突飞猛进,预制梁、柱、墙板逐步被取代。到90年代中急转直下持续滑坡,构件指标的掌握很重要,房屋结构分析中,空间比较小,由于承重墙预设存在难度,在后续分析过程中,提前进行处理,预制构件加工精度和生产工艺的落后直接影响了建筑质量,必须掌握注意事项,实现和合理化设计[1]。
1.2 实现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符合要求,在现代化预制管理的阶段,对加工精度和质量等有严格的要求,如何进行技术分析是关键,在设计过程中明确认知强度,经过调研后,明确经验形式。在装配施工阶段,对设计流程和要求等有严格的要求,技术指导的过程中进行墙板维护和管理。节点设计很重要,在区域防水设计中提升密封性过,实现合理防水设计。此外结构和配筋率的分析也比较重要,需要掌握阳台板的设计要求,提升稳定性。
2 工业化预制装配式(PC)设计可行性和特点
住宅建筑设计规划形式比较重要,从选址、布局和朝向等方面入手,进行空间布局设计,只有做好稳定性分析工作,才能提升优势,促进整体进步。以下对工业化预制装配式(PC)设计可行性分析。
2.1 工业化预制装配式(PC)设计可行性
(1)满足整体布局要求
住宅建筑设计从建筑选址、布局和朝向等方面入手,太阳辐射和外部建设比较重要,在整个阶段必须明确结构布局的实际要求,提升稳定性。在封闭周边布局管理中,结合开口方向和位置等实施,在组合风能设计中,合理进行选择。尽量封闭居住小区的西北向,合理选择封闭或半封闭周边式布局的开口方向和位置,使得居住小区的组合避风节能,以形成优化微气候的良好界面,建立气候防护单元[2]。
朝向设计也是个重要的过程,在住宅设计中进行性能分析,为了对区域实际管理情况分析,需要明确建筑设计的要求,综合分析朝向和室内日照的呢更,明确气温特点,此外根据紫外线量和住宅朝向等分析,能满足稳定性要求。在实际测量和统计中,进行精细化设计。在节能设计中,明确空间设计要求,在外部空间环境方面,不应片面追求容积率,要确保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和相应楼宇间的间距,这样一方面可以形成良好的居住条件,使居民获得良好的心情和视觉感受,同时也改善了居住小区住宅的日照、通风条件。
(2)可控性明显
从理论性来说,如果只是考虑到能耗情况,则需要提前确定结构类型,根据系数和参数设定等,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对比,外表体积确定后符合实际要求。在整个分析中确定实际比例值。对于建筑系统设计来说,进一步证实后,能符合热参数要求,根据结构材料、结构形式和太阳辐射程度等,提前确定系数值。在推导管理中,明确最小的体型条件,在建筑长度和平均传热系统分析中,明确实际比例[3]。墙体是住宅外部保护系统的主体,在整个过程中了解资源的种类,一般情况下,240mm厚空心粘土砖墙可达370mm厚实心砖墙保温水平,370mm厚空心粘土砖墙可达490mm厚实心砖墙保温水平。因此,在粘土资源丰富的地区,应注重使用多孔砖,并按节能要求实施。在孔洞分析中,进行热工性能高掌握,一般情况下,绝缘参数设定很重要,在条件应力分析的过程中,确定节能设计的目标,明确要求,提升稳定性[4]。
在墙体性能分析中,对隔热设计有严格的要求,复合设计后比较稳定,在主流分析的阶段,提前确定承重墙,根据新型墙体和实际应用等,合理应用绝热材料,包括:岩棉、矿渣棉、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以及加气混凝土等。
2.2 工业化预制装配式(PC)设计特点
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核心是融合信息化技术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工业化管理在初步阶段,对产业链的应用有严格的要求,全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需要进行磨合和协调,因此需要了解区别和差异,总结设计特点。
(1)提升运营维护优势
建筑工业化程度低,结合设计以及建造速度等,建筑全寿命周期存在能耗大等问题,和传统的建设方式相比,新型建筑工业化建造管理能降低作业强度,提升质量。此外应用后能缩短工期,便于维护。
(2)可持续发展
节能设计很重要,在实施阶段确定外表面积,以实际比例和住宅设计的流程要求等,提前进行朝向确定,结构差异比较大,传热性能分析后,确定实际指标,在系数评价的阶段,对应的面积比较小,在操作管理中,对参数值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在0.3以下。性能分析是重点,在实施阶段明确传热系数以及墙面比例,严格控制后符合要求。
3 案例分析
本次研究中以“万科新里程”为研究案例,对住宅设计形式进行分析,如下:
3.1 工程案例分析
万科新里程工程设计属于试点工程,在整个设计中必须明确注意事项,合理进行控制,预制控制的阶段,掌握案例要求。在各个部位设计中了解性能方式,在围护管理的基础上,防护设计和隔热功能等是重点,通过多重设计后,进行保温处理,在外墙设计中,进行功能性分析,外墙厚度的设计很重要,考虑到构件制作以及运输等,提前确定厚度,一般情况下在160mm左右。围护设计比较重要,在案例分析中,明确流程要求。
3.2 防水处理
在拼接防水中,如何进行预制处理很重要,为了避免出现漏水和其他现象,合理应用防水材料,在密封处理中,确定防水层,在外侧处理中,提前设置。并在下块板的顶部即空腔下部设置排水槽,在排水槽的尽端垂直拼缝底部设置排水管。在预制墙板的拼接内侧设置空心橡胶止水条。此类设计形式符合要求,能避免建筑设计不稳定或者其他异常情况[5]。
4 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预制装配建筑设计形式需要满足采光、通风和间距设计等,在整个规划和设计中合理进行住宅设计和指导,结合安全性、经济指标等,完善组织流程。
此外预制构件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运至塔吊所覆盖的区域内进行吊装,因此在总平面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运输通道的设置,合理布置预制构件临时堆场的位置与面积。整个过程中需要进行精确控制,提升利用率,保证安全性。
5 结束语
在工业化布局设计中,提前进行装置和管理很重要,结合住宅设计流程和要求等,在后续管控基础上明确实际要求,根据性能和建筑设计要求等,明确注意事项,提升合理性和稳定性。在本次研究中对工业化预制设计进行严格的分析,在后续预制阶段,明确外墙设计指标和实际要求,在高精度管理的过程中,合理进行分析,在节能减排处理中了解建筑设计的流程要求,尽量满足要求,提升稳定性。
[1]扈礱喆,丁凡.生态文明指导高层住宅低碳节能设计——浅谈太阳能热水器系统与高层住宅建筑的一体化[J].建设科技,2011(06):76~77.
[2]张 洋.论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J].改革与开放,2010(12):110.
[3]乌买尔·乌守尔.谈多层住宅建筑给排水方案设计的问题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0,9(09):35~36.
[4]栗新.工业化预制装配式(PC)住宅建筑的设计研究与应用[J].建筑施工,2015(03):201~202+208.
[5]杨雪玲.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可控性[J].新型建筑材料,2013(05):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