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2018-02-17赵新涛

西部探矿工程 2018年7期
关键词:安全工程卓越应用型

赵新涛

(河南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1 概述

现在社会大量需求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则本科教育要实用化,减少理论性强的不实用的教学模块,对课程设置、课程考试方式、教材、实践教学等进行大幅度改革,也就是对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改革。针对于此,便产生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1-3]。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河南工程学院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安全工程是河南工程学院最早设立的本科专业之一,代表着河南工程学院的特色。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使其成为应用型本科专业,这对学校整体转型发展以及学生的发展、就业至关重要。本文对现有安全工程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指出改革方向,针对实施改革存在的不足之处与解决方法进行研究,以期为同类院校工科专业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2 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及改革方向

安全工程现有的2017培养方案将安全工程分为消防安全和矿山安全2个方向,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25.6%,制定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措施。相比2015、2013培养方案专业方向设置更符合社会需求,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比例加大,更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2017培养方案存在一些不足: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仍较多,部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安排不合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措施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够等。

在现实教学中,授课教师基本上为校内教师,实践课程考核较简单,校外集中实习以听报告参观形式进行,且时间较短。这些原因导致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论课程上,忽略实践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有限。

2017的培养模式虽进行了一些改革,但还是传统教育模式,不实用化,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培养出的毕业生不符合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与专业无关的工作,这使教育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与意义,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

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便应运而生,“卓越计划”是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重大改革项目。“卓越计划”的特色是将行业与高校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按照企业工程人才需求标准培养学生,尤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与传统教育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 实施“卓越计划”的不足

安全工程专业涉及多个行业的安全,涉及矿山、消防、交通、建筑、化工等行业安全生产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不同于其他专业有着自己的特点,故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难度较其他专业更大。如何克服困难,顺利实施“卓越计划”是我们从事安全工程专业教育者需要深思和研究的课题。

依据“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若实施此计划存在以下不足。

3.1 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按照教育部“卓越计划”要求,采取“3+1”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3年时间在校内进行理论课学习和实践环节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剩下的1年在相关企业进行实际操作和技术学习,从而将理论学习和实操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4-5]。但目前的状况是:人才培养基本在校内完成,最后1年没到校外企业实践;实践课程考核标准低,课程实验多以验证性项目为主,综合性、创新性项目较少;学生在校外企业实习环节中,多以参观听报告为主,动手操作机会少,并且时间短。这种状况难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3.2 与企业合作的问题

要实现专业人才应用型培养,必须与不同的行业联合建立有效可用的实践教学基地[6],但目前限于较多实际因素,企业参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积极性较低。

在企业对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关键,要实施此计划需要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目前,很多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缘故,只专注于自己的发展壮大及提高利润,不愿意和高校合作,在和学校一起培养专业人才方面企业普遍存在淡薄的社会意识,在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的制定与修订过程中企业人员的参与度较低。

3.3 课程体系设置的问题

课程体系制定沿用了传统教育模式,企业给的建议太少,这样制定的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部分课程不实用;部分课程只是泛泛而谈,缺乏深入度;部分课程之间出现不同程度的重复。

3.4 教师重科研、轻实践动手能力的问题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引领,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是高校工程类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评优体系、职称晋升体系均以论文质量和数量、项目质量和数量、专著数量、获奖等级等为主要标准,这就使大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重科研,不愿去企业锻炼,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教师不懂如何动手,动手能力不如学生,那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怎么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我校安全工程专业虽然聘请了一些有能力的企业工程师,但这些工程师基本上是挂名,很少到学校工作,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也很少到现场,故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起不到作用。

4 解决方法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具有建设性的方法。

(1)与企业合作是首先要解决的难题,若不能和企业进行真正深入的合作,则一切都是空谈。政策方面,当地政府应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比如:给与深入参与“卓越计划”的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设置用于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专项资金,让学生签订协议,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工作若干年限等。通过这些政策引导鼓励企业真正深入参与“卓越计划”,与高校进行紧密、深度合作。具体到高校,高校相关人员应深入企业进行详细调研,熟悉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和企业技术负责人员一起研究、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卓越工程师的标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在根本上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大大增加企业的投入度。根据社会发展要求,企业有义务与高校一起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同时有权力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要求。

(2)在和企业合作的基础上,保证学生最后1年在企业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在这1年内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和毕业设计环节。学生毕业设计课题应与企业的实际技术结合,选择企业在安全技术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联合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养成严谨的学习与工作态度,促使学生将安全生产技术与安全管理融为一体形成系统安全意识,并深深根植于脑海。

(3)从一年级开始,就按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等安全类职业资格的要求和标准培养学生,到毕业时使学生具备安全类职业资格人员基本的执业能力。

(4)师资队伍对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在师资方面,调整现有师资结构,从企业聘请一些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规定企业工程师每年真正到校工作一段时间,具体指导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校外实践必须亲自动手指导学生进行实操练习。安排年轻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对锻炼效果进行严格考核,改革完善工程类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强调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作为教师晋升的评价条件,使教师明白只有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发展。

5 结论

(1)河南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目前培养模式仍是传统教育模式,不实用化,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有限,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依据“卓越计划”改革现有培养模式。

(2)安全工程专业涉及多个行业的安全,不同于其他专业有着自己的特点,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难度较其他专业更大。河南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实施“卓越计划”,在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合作、课程体系设置、教师实践能力这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3)针对不足之处,从政策、培养模式、培养标准、师资结构这四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法。

[1]陈锋.关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16-20.

[2]马庆栋.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内涵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J].职教论坛,2015(4):35-38.

[3]胡天佑.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逻辑与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3(5):26-31.

[4]周定文,谢明元,何晋.实施专业综合改革探索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3(22):17-19.

[5]李爱玲,申少华,胡忠于,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广东化工,2014(10):160-161.

[6]吴文江.工程训练中心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1):127-129.

猜你喜欢

安全工程卓越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大作为 走向卓越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卓越之梦
我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前期决策阶段的建设需求分析研究——基于满足率/缺口率分析方法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