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赛背景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以赛促教”教学改革探索
2018-02-16张荞
张荞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400000)
1 服装设计类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改革
为对接全国技能大赛,从2013年开始,我校开始指派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团队参加了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其中,2015年以及2017年,我们都入围了国赛。虽然入围国赛只取得了全国第三的最好成绩,但是每年入围国赛和全国其他院校的互相切磋也让我院在国赛中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让我们明白服装技能大赛不仅仅考验参赛选手在职业道德、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等方面的水平,更是能够考察到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能力。大赛应该融于我校专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而不应该是独立存在。因此在技能大赛的背景下,我校服装专业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不仅仅关系着技能大赛的成绩,更加关乎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成效。
2 服装技能大赛分析
1.高职类服装技能大赛对服装设计类专业课程在设置上的促进作用。技能大赛强调专业职业环境和就业环境的极高度接轨,反映出该专业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对接行业标准,改革课程体系,服装类专业教学的课程改革参照技能大赛“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的内容和标准,促进竞赛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
技能大赛能够有力推进、检验课程教学改革。在专业类课程设置上,改造教学内容,将专业课程设计与技能大赛紧密结合,补充完善项目教学。在内容上突出行业标准及相关岗位核心能力对接。
如《创意装方案与制作》课程,在课程开始前给学生分析市赛和国赛的考点和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及其知识点的层次来划分不同难度的项目和子任务。通过课程的多层次项目和任务设计,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训过程中掌握对知识和技能点的训练。
2.技能大赛促进校企合作。技能大赛具有极强的市场和就业导向性,职业院校往往可以通过各个技能大赛分赛项的各个考点来分析市场动向。服装专业教学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坚持与市场接轨,以就业为导向,采取校企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为企业量身培养人才。通过开展多层次办学,对“双师”培养、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也有明显促进。
3.技能大赛对创新教学方法的促进作用。以我校为例技能大赛对专业选手的选拔是从新生入学开始抓起。根据大赛要求设置出合理的多层级技能培训,通过层层筛选逐步形成梯队选手结构。针对因各种原因逐渐形成知识和技能水平分层的学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种方法灵活选用,关注这些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参赛选手的训练经验进行总结,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组织方法。规范训练细节、调整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计划实施与方案,教学团队分工合作以便对学生开展单项、多项、模块化等不同层次的技能教学及训练,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3 服装技能大赛“以赛促教”教学改革策略
3.1 课程设置
服装与服饰设计类技能大赛赛项对接服装产业前沿技术,促进设计制版和成衣工艺制作技术在高等职业院校服装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通过竞赛考察学生设计创造能力、制版制作能力、技术技能水平等方面的能力。引领我校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
3.2 设置课程竞赛
服装工艺与服装服饰设计类技能大赛不应该是独立存在的,应该是依托、融合于我校服装与服饰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新时期,教育部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提出的新的要求:“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已经让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趋向常规化。
运用“专业有大赛,课程有小赛”的竞赛模式,选择对对接课程开展技能小赛为技能大赛打基础,同时为服装技能大赛孵化人才,真正做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大赛获奖和入围国赛几率,赛融于教、赛教融合。设置课程中的小赛对接课程,服装款式设计、服装效果图、创意装设以及服装PS、服装CorelDRAW对接服装技能大赛设计赛项,服装工艺基础、服装立体裁剪、服装版型制作、西装工艺课程对接服装技能大赛工艺赛项。
3.3 设置服装大赛技能竞赛班
现在开设有服装专业类课程的各个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高职类全国服装技能大响到院校的初赛成绩从而对进入国赛起到决定性的重要作用。我专业将拟定设置服装技能大赛竞赛班。作为学生入校后选择的一个专业方向,将从课程小赛和已掌握一定技术水平的三校生中选拔出来。组织约15人左右的“服装技能大赛竞赛班”并制定详细、切合实际的针对这部分学生的赛前培训方案,专门备赛高职院校服装类技能大赛。
4 结语
本研究以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技能大赛作为视角,通过分析服装技能大赛的特点,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探讨如何我校如何进行“赛教融合,赛融于教”教学改革。希望对我学院服装专业的新一轮课改提供一定可参考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