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湖景区“景中村”在乡村振兴规划中的借鉴意义

2018-02-16王群英施碧锋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7期
关键词:西湖资源发展

王群英 施碧锋

(1.台州学院 浙江台州 318000 2.杭州市园林建设处 浙江杭州 310013)

1 前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提出的,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的理论基础。景中村是由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托管,与西湖风景名胜区融为一体的自然村庄(社区)。其以农业人口为主,土地归集体所有,保留村落的风俗风貌,但呈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农村生活方式逐步城镇化的特征。景中村这些年随着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不仅在生态、文明方面成为了标杆,更是在产业发展,带领村民致富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通过分析总结其发展历程,为乡村振兴提供可资借鉴的发展经验。

2 景中村发展历程分析

分析景中村近十几年的发展脉络,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茶资源+休闲旅游的一三产业混合模式、自然资源+民宿集群的三产模式、区位优势+产业导入整体开发融合体模式。

2.1 景中村发展1.0版本——茶资源+休闲旅游的一三产业混合模式

自2002年开始的西湖西进为西湖打开了新的空间,随着旅游西进,四面群山环抱,以“茶乡第一村”“西湖龙井”而闻名于世的龙井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借西湖综保工程,在尊重自然景观和原有村庄文脉的前提下,对建筑及景观空间进行了梳理,弥补基础设施、环境、文化保护的不足。充分发挥龙井茶文化的特色优势,以茶资源为主导,吸引市民及游客在欣赏自然文化风光的同时可以品茶、畅谈、休憩,形成了以茶叶种植业为基础,风光旅游、茶叶经销、茶馆休闲等多种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的格局,形成了农旅融合的一三产业混合模式,既发展经济又保护文化、生态。为更好的开发茶文化这一资源,引入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与龙井村原有的茶文化基因形成共振,在推广茶文化的同时给龙井村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借由经济的发展反哺文化传统的传承。

2.2 景中村发展2.0版本——自然资源+民宿集群的三产模式

西湖旅游业自西湖申遗成功之后跃升到新的高度,大量游客的涌入推动西湖周边旅游配套产业的蓬勃发展,景中村产业也从第一阶段对茶资源开发为重点,逐步的转向以自然风光资源为基础,为游客提供高质量旅游体验服务的第三产业。而民宿是体验式旅游极好的切入点。白乐桥抓住这一契机,扬长避短,摆脱原有的1.0模式,与龙井村、梅家坞形成错位发展,充分发挥自己位于灵隐景区且与市区若即若离的比较优势,借自然文化景观资源这一独特资源,充分发展民宿产业,逐步形成了民宿集群,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业态特色,真正实现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3 景中村发展3.0版本——区位优势+产业导入整体开发融合体模式

相比景中村发展1.0版本依靠的是茶资源,2.0版本发挥地缘及自然景观优势打造独特旅游体验,景中村发展3.0版本则是对茶资源匮乏、无突出景观资源村庄发展的突破,摸索如何利用区位优势、依托风景名胜区的整体优势,通过整体规划,产业集中导入的方式寻找景中村发展的新路。净寺社区阔石板区块属于这一方面的领跑者,面对村庄整体环境较差,违章建筑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现状。借杭州市城中村改造五年攻坚行动的春风,花大力气对此地块进行整治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完善景观绿化,梳理村庄空间次序,打造丝路花街的中轴线,重塑整个村庄的空间序列。同时将产业引导前置,摆脱过去先建设后招商的思路,在设计阶段就将产业规划引入,依托周边景观文化资源、金融产业资源优势,通过科技运营创新的方式打造风景名胜区的融合体,彻底摆脱虽紧邻西湖,发展却差强人意的局面。

3 景中村发展趋势的分析

通过对景中村发展3个阶段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以下的发展脉络:

3.1 资源使用效率不断提升,由表面化的利用转向更深层次的整合

无论是由1.0版本发展升级到3.0版本,还是对1.0版本、2.0版本的再深化都体现了这一趋势。1.0版本直接由第一产业带动第三产业,由龙井茶文化带动休闲旅游的发展,2.0版本产业集群对周边人文、自然景观的发掘利用,到3.0版本对周边产业、人文、自然景观资源的深入整合,形成特有的融合体模式。还是对1.0版本茶文化的深入发掘和延伸,整合中国茶叶博物馆这一流量IP,做大做强茶文化产业,都体现了这一趋势。

3.2 发展理念由粗放转向精细,对环境更加友好

发展理念从粗放、直接转向精细、间接的方式,最大的体现是对环境更加友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轻环境的负担。通过强化龙井茶原产地保护,提升龙井茶品质的同时带来超额的经济回报,避免过分追求产量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在产业引入方面,注重高附加值的服务行业,疏导对环境负担较大的餐饮等行业。通过这些措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让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

3.3 注重政府的规划引导,注重差异发展,避免低效、重复竞争

政府对景中村的管理从注重后期监管转变为注重前期的规划引导,增强对产业的服务能力。做到整个景区景中村发展一盘棋,在注重自由发展的同时适当的进行引导,形成各个村落差异化发展,各有特色的良好局面。避免内部低效、重复的竞争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只有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才能促进服务质量、环境保护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一城山水半城湖,西湖与城市水乳交融,在规划产业引入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利用西湖周边已有的新兴业态,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

4 景中村发展经验对实现乡村振兴的借鉴意义

4.1 注重前期政府的引导和规划,避免一哄而上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因此政策上的支持是巨大的,百姓也迫切期盼,越是在这样的局面下,越是需要做到合理的克制,避免一哄而上。慢就是快,宁可前期慢一点,做好扎实的调研工作,统筹布局,做好产业规划,避免低效的重复建设。

4.2 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强调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振兴的第一步是产业的振兴,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是第一步的大前提,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资源,包括但不仅限于土地、矿藏等,还有人文、景观、区位等等,需要综合考虑,多层次有序的开发建设。强调可持续和绿色发展的理念,避免引入污染产业,要强调和环境的契合度,要为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4.3 振兴不仅需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人气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的振兴,更需要人文的振兴,在产业和资本支持下,打造亮点、品牌引入流量、人气才能反哺产业,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乡村文化的发掘和保护,而这反过来会进一步提升IP的价值,进一步的吸引流量,真正做到产业、文化、经济的三轮驱动。

5 结论

乡村振兴就是产业的振兴、人的振兴、文化的振兴,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立足当下,充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由产业带动,最终实现经济、文化、生态的振兴。景中村的发展历程充分的证明了这一方式是可行的,有效的,为乡村振兴这一国家大计提供了西湖方案。

猜你喜欢

西湖资源发展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当西湖遇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