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探讨
2018-02-16陈化民
陈化民
身份证号码:230107198502282319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前言
在各国的建筑领域当中,建筑的巨大耗能对环境以及能源方面产生的影响,这是如今面临的比较大的一个问题。建设发展越来越快,这就使得能源危机以及浪费问题日益突出,必须要积极的推进节能方面的工作,这样才可以有效缓解我国能源方面的紧张状况,从而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所以如何才能有效地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实现节能设计已经成为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1 节能建筑概述
在建筑能耗中主要是分为建造耗能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两部分。在建设的过程中多消耗的建筑材料、构件、设备的生产运输以及施工及安装过程中的能耗属于建造能耗;在投入使用后,在使用期限内的通风、采暖、照明、空调、家用电器、冷热水以及电梯等方面的消耗属于使用能耗。
在建筑设计中应用节能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主要可以体现在房屋本体的设计技术、采用的建筑材料、热暖设备等等。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要以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质量以及室内的环境情况作为一个首要的前提,然后再利用各种节能的措施技术,从而有效提高建筑能源的利用率[1]。
2 节能设计的原则
2.1 不可一味照搬照抄,要做到因地制宜
我国各地的气候环境、人文条件以及水文地质的差异性都比较大,所以在进行建筑的节能设计时,必须要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前提,从而制定出有效的节能方案。
2.2 对于新型的技能技术工艺要合理的引入使用
对于那些可以保证建筑的使用舒适性更高并且能耗很低的高科技的技术要充分应用到设计之中,新、旧技术之间的配合要加强,并且要使新技术可以完全融合进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3 对于节能设计方案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加强
节能建筑自身一个完整的整体,所以在进行设计时应该要将其生命的周期考虑进去,这样在建筑的正常服役过程中,要使各项指标包括维护费用、建设投资等等都处于一个平衡点上,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其他的大额费用[2]。
3 节能建筑设计现状分析
人们环保意识方面观念的转变,导致我们对于建筑节能设计越来越重视,对于节能设计方面的一些标准也在日益完善着。目前我们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现状却不算非常的乐观。现如今我国在建筑设计中的能源消耗还是比较多的,节能设计应用得不够彻底,还有些不能完全按照国家的相应准则去实施[3]。
4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具体措施
目前建筑节能设计主要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主动式,另一种是被动式。主动式建筑节能设计不适用于普通的建筑住宅,因为其设计的技术性较高而且很复杂,后期维护工程较为浩大,投资成本方面也更高。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优势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投资的成本更低些,对于建筑以及环境资源方面应用更加合理,属于高效、低污、低耗的建筑设计,所以这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的方式。所以下文主要是针对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进行应用的阐述。
4.1 引导自然通风
通过设置一定的节点从而来引导建筑进行自然通风,主要是通过室内空间以及总平面设计来实现的。
(1)建筑体型设计
主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扭曲平面、尖劈平面、通透空间、开放空间。通过体型设计、加设天窗来增大主导夏季风向的外表面,有效改善建筑吸风面的风环境,与扭曲平面相对应,通过“尖劈”的形体设计主导冬季风向,从而避免了与冬季主导风向形成垂直关系。
(2)室外环境设计
室外环境设计主要考虑如何开敞空间、利用自然空调、合理设置植被位置、利用构造物达到节能、低耗的效果。一般要将开敞空间设置在建筑的南向,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冬季的日照时间,在夏季的时候也会更加通风。将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合理的配置植被的种植位置,这样可以引导南侧的风吹到建筑的空间内,同时也可以对北侧形成屏障。
4.2 太阳能利用
在我们谈到建筑节能设计时,太阳能设计不可不提。通过巧妙的构造设计使太阳能直接被利用,在这一过程中做到低技术、低成本、低消耗,实现建筑节能、低耗。
一种是通过设置导光板以便可以将更多的光线反射到建筑的内部空间,增加采光以及采暖。还可以利用缓凝土、砖等制造蓄热墙体,这样白天的时候进行太阳能的储存,夜间的时候将这些能量释放,从而减少冬季供暖所需要的能耗;为了形成对流环路式系统,首先将构件维护部位设置成双层壁面,形成封闭的空气层,然后将各部分的空气层连成一种循环系统,使其在太阳能辐射产生的热力作用下,依靠“热虹吸”作用产生对流环路[4]。
5 结束语
在世界经济的影响下,我们会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绿色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上。充分研究绿色节能建筑设计也是目前建筑企业提升自身实力的一个有效的方式,这也是今后建筑的一个发展方向。所以对于建筑的节能设计我们必须要有深刻认识,以我国的自身情况出发,研究出适合我们实际生活的节能设计,尽最大可能将建筑能耗降低,同时增加能源的有效利用。
[1] 黄俊,谢建业,戴绍斌,等.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窗户可见光透过率对建筑照明能耗的影响研究[J].建筑节能,2015,(11):58-60.
[2] 叶青.绿色建筑GPR-CN综合性能评价标准与方法——中荷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整合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15.
[3] 桑恬.浅谈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探讨[J].建筑遗产,2013,(10):59.
[4] 陈洪波,储诚山,王新春,等.北方采暖地区居住建筑低碳标准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02):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