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与生活的关系

2018-02-15袁晓丽

读天下 2018年24期
关键词:色调个性化森林

摘 要:艺术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但这绝不意味着照搬生活,即使是那些特别强调真实的,甚至追求自然主义的艺术作品,也都对现实生活做了不同程度的提炼和加工。分毫不差的真实不是艺术创作的目的,这样的作品也是缺乏生命的活力。所以艺术需要提炼和概括。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过程中,色彩始终焕发着神奇的魅力。本文浅谈色彩与生活中的关系。

关键词:色彩;室内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色彩与生活的关系

一、 什么是色彩

有形就有色,色彩是重要的视觉语言,它传递信息、蕴神寓意,所以色彩是消费者确认设计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实验证明:人类觉察外部信息有80%是通过眼睛获得的。在常态下,人们观察物体时,首先引起视觉反映的是色彩。色彩作为人类“第一视觉”,是最易震撼心灵和传达情感的。所谓理性色彩,就是借助人所独具的判断、推理、演绎等抽象思维能力,将从大自然中直接感受到的纷繁复杂的色彩印象予以规律性的揭示,从而形成色彩的理论和法则,并运用于色彩实践。但是我认为将色彩升华到理性之后,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到感性。

色彩的基础知识,让我对颜色的认识从主观的印象变成了客观的分析。即使没有达到很高的境界,我也能够对各种颜色的色相、明度、纯度进行基本的判断。闻一多先生曾说过一段令人心潮澎湃的话,更能让人体会到色彩具有的神奇魅力:“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再完成这帧彩图,黑还要加我以死。”的确,色彩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热爱色彩,便是热爱生活。

二、 色彩与生活的关系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一种事物是一成不变的,色彩也是如此。就像大家耳熟能详的顺口溜:红配黄丑得狂;红配绿丑得哭……已经彻底被推翻了。那么现代社会的色彩与生活的关系是什么呢?

(一) 个性化色彩的朴素化

中国古代很早就注意到了颜色,有“正色”与“间色”之分,历代王朝也都有崇尚的颜色。色彩的运用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就以服装为例。孔子曾宣称“恶紫之夺朱也。”(《论语阳货》)因为朱是正色,紫是间色。历史上“白衣”“苞头”“皂隶”“绯紫”“黄袍”“乌纱帽”“红顶子”等都是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颜色附丽于某种服饰而获得了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的例子。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社会在不断发展,如今“礼”与色彩的关系已经不是很大。与古代色彩运用的一致性相反,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处处都在追求着一种个性化,这样的个性化当然也体现在色彩运用的个性化上。

个性化,就是非一般大众化的东西。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增加独特、拥有自己特质的需要,独具一格的一种说法。色彩的个性化运用正在向着一个朴素化的方向发展。这样的个性化不再是一味地为了引人注目而进行各种搞怪,而是基于一定审美观念的一种色彩的解放以及旧色彩的新运用。现如今“森林色”的流行便是如此。“森林色”最初源于“森林系”的流行,“森林系”是指像森林一样清新、像大自然一样自然的装扮,这样装扮的女生气质感觉像从森林里出来一样。在“森林色系”中,天然的棉麻的色彩,浅浅的清新的色彩是主色。这是关于服装设计的色彩运用。这样的色彩的运用会给人一种很舒服同时又眼前一亮的感觉,是一种更加朴素自然的个性化。

(二) 产品色彩的多彩化

在传统的产品设计中,产品的功能与造型是作为首要因素的,而色彩的运用是处于次要地位,并且色彩运用上比较单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色彩生理和色彩心理的需求和满足也在不断地变化。陈旧、单调的色彩运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产品色彩运用的多彩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消费层次对色彩的需求。例如,松下产的吸尘器系列产品,运用多彩的艳丽色与底部的黑色或灰色形成对比和调和的视觉效应,既活泼又时尚,有强烈的生活氛围,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 理性色彩的人性化

我们生活的这个空间可以说是色彩的空间,色彩在人们眼里并不是呆板的、平面的,而是运动的、立体的,有冷暖、轻重、进退、艳素之别。不同于过去的追求色彩与环境的统一,人们在越来越关注人对色彩的要求,也就是色彩理性运用的人性化。

以室内设計为例,空间较小的地方常使用浅色,因为浅淡色调在视觉上有明朗、宁静、轻松、扩大空间的感觉。且房间顶面采用浅淡色调,可以避免产生顶面下沉的压抑感,同时可以有效地利用光照,使室内有较好的照度。面积较大的空间中多使用中性灰的色调,因为中性灰度的色调有较明确的色相,有一定的收缩作用,可以减缓空间过大产生的心理上的空旷感。餐厅一般以浅浅的暖色为主色调,室内设计中色彩的人性化运用,既能表现使用者和设计者的个性和喜好,也能促进个性的情感表达,使室内空间效果得以最完美的表现。

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颇具魔力。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冷暖感、轻重感、软硬感、明快感与忧郁感、兴奋感与沉静感、华丽感与朴素感、膨胀感与收缩感。色彩心理的反应与变化是极为复杂的,但在生产生活中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渐变成对色彩的惯性感受和心理规范。根据色彩心理学的观点,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而产生色感时,必然导致人产生某种带有情感的心理活动。色彩生理和色彩心理过程是同时交叉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作者简介:

袁晓丽,四川省德阳市,德阳通用电子科技学校。

猜你喜欢

色调个性化森林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ROMANTIC PARTY
马拉喀什记忆
肆意融合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In Spring!春之色调
哈Q森林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