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初探

2018-02-15张洁

读天下 2018年24期

摘 要:幼儿期是人的一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探索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方式,更新教育观念,发挥各领域的教育带动力,把握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全方位为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初探;全方位促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纲要》还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就幼儿健康教育,尤其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家庭的积极配合显得更为重要。当今的教育是师幼互动、亲子互动教育,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单单只是幼儿园的工作,如果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不相互配合这就必然使幼儿园教育力量明显减弱。作为家长来说,除了要保障孩子有足够的营养和有稳定的家庭生活外,还要引导孩子积极参与社会交往,懂得尊重别人,也懂得尊重自己,给孩子创设自由宽松的生活氛围,能让孩子在自由思考和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 全方位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有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首先我们要为幼儿创造一种健康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这种相对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良性发展。

(一) 树立以幼儿为本的理念

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应该是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儿童的权益,把他们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人来看待和教育。教师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观念,真正将幼儿的心理发展纳入教育管理,在活动和生活中做到尊重幼儿,关爱幼儿,能以幼儿为主体,努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设置不同层次的重难点,照顾到全体幼儿,能全面了解幼儿,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给予孩子均等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有成长进步的机会,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从而不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在温暖的宽松的环境氛围中自由地发展与提高。

(二) 家园携手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在幼儿园里给予幼儿适宜的爱,提供一个有爱和谐的心理环境,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充分沟通交流,统一教育方法和策略,更新与时俱进的心理健康理念,通过各种社交方式充分与家长交流心理健康内容收集与整理心理健康案例,充分將心理健康纳入教育体系中,平常的教育教学中细心观察与引导,如果发现幼儿有心理健康方面特征及时发现及时引导,与家长充分重视与沟通,真正利用家长资源分析心理健康案例,及时疏导,家园携手,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二、 多领域助力心理健康教育

其实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影响,多种行为活动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通过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协调发展才能形成有效的整体性。

(一) 五大领域学科融汇心理健康教育

在五大领域学科教学中仔细分析发现,各科教学都有其独特的教学特点和严格的培养目标,老师们在制订各活动目标时,要仔细分析教材,领会其内涵,不光要有知识技能,习惯养成方面的目标,还要努力挖掘其心理培养目标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当中。比如在户外游戏活动当中,搭建区是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对于孩子们来说,同伴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学会怎样与其他幼儿相处,也是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体现。两到五岁的幼儿是渴望与其他人交往的,可是现实生活中往往因为自我中心的年龄特点限制,导致他们很少会忽略别人的感受。户外游戏活动中,搭建区是混龄幼儿偏爱的区域,往往因为自主游戏的灵活性,使得搭建区很受欢迎,这个主题是《我爱我的幼儿园》,随着游戏音乐的开始,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搭建自己心目中最爱的幼儿的模样,还原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构建自己心中的幼儿园模样,小班的幼儿搭建水平有限,他们更加偏爱观看大班哥哥姐姐的作品,哥哥姐姐搭建了城堡和花园式的幼儿园,小班中班的小朋友也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搭建,但是自身的搭建能力不够,他们就会一边学习一边表述自己的搭建愿望,哥哥姐姐就会在旁边加以指导,孩子们相互交流与智慧碰撞。孩子们在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中巩固掌握搭建要领和知识,在这样的互动混龄活动中大班哥哥姐姐充分享受到当大哥哥姐姐的责任与担当,小班的弟弟妹妹感受到了做弟弟妹妹所获得的爱怜与照顾。在游戏的过程中还能慢慢发现年长的幼儿由于荣誉感、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的作用,他们在搭建过程中自觉性和坚持性都在慢慢增强,而且逐渐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认识,学会理解和帮助他人,孩子们的良好品质同时也还间接影响着较小年龄的幼儿,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榜样的作用,在温暖的温馨的游戏中获得快乐的体验。

(二) 寓心理健康教育于生活之中

在看似平常的生活中其实蕴含着许多丰富的心理教育机会。所以结合日常生活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在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时,培养幼儿的自主自理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在自由活动中,倡导幼儿之间的交往,以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三) 家庭生活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任何活动的展开如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健康心理的养成也不例外。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通过“家园联系群向家长介绍心理健康方面的有效途径以及积极地正能量案例,通过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通过家长早晚接送幼儿的间隙,与家长作简短交流、沟通思想、统一方法。在有效的沟通交流中,彼此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强化和延伸。

心理健康教育看似笼统,却是需要落实于现实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需要家园携手,共同根据幼儿特点设定教育观念,理清教育策略。日常活动时经常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和同伴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对幼儿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引导幼儿少与别人比,多与自己比,既指出他优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使幼儿能正确的自我评价,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益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为幼儿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家园携手,孩子一定会收获幸福灿烂的童年。

作者简介:

张洁,小学二级教师,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