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类型

2018-02-15肖凤瑞

读天下 2018年24期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探究”已经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种教与学的方式坚持“以生为本”,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地理教学的实践中,笔者探索出以下几种小组合作探究的类型:讨论式、互助式、辩论式。

关键词:讨论式;互助式;辩论式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努力践行地理新课程标准,以具体的教情和学情为基础,以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为突破口,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并探索出了讨论式、互助式、辩论式的小组合作探究类型。

一、 小组讨论式合作探究,活跃了课堂气氛

通过实际教学,我们知道,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性教学,势必要为学生准备一个有意义的、具备探究性的“话题”,而地理学科跨学科的特点本身就为学生提供了许多讨论话题,这使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成为可能。

如“季风”是一个“与生活有关的”地理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笔者采用的是讲授式的方式,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师教得“无趣”,学生学得“无聊”。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这次在教学之前,笔者组织学生们到相关部门搜集了冠县多年的风向、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资料,在冬夏两季的风向、气温和降水的月变化图的绘制过程中开展了小组合作讨论,最后,学生们总结出了什么是季风,以及季风气候的特点,并讨论了季风气候对冠县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各种影响。这次讨论,笔者采用了“头脑风暴法”,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互相启发中习得了知识,建立了自己新的知识体系。

二、 小组互助式合作探究,效果上事半功倍

学生们的地理知识基础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对地理非常感兴趣,他们的地理知识就非常丰富,而有的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地理知识比较贫瘠、学习地理的方法也比较少。针对这一差异性,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通过地理课堂获得成长,笔者采取了“互助式”合作探究的方法展开教与学。

开展“互助式”的合作探究,在分组时,必须要特别注意小组间的“同质”性和小组内部的“异质”性。在小组内部,各成员知识基础不同,各自的特长不同,这是开展“互助式”合作探究的基础。在教授“气候复杂季风显著”的内容之前,学生们发现这一节课的地图中存在多地理要素,通过师生讨论,最后决定针对涉及多地理要素的环节采取小组“互助式”的合作探究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温度带的划分、降水量的分布、干湿地区等问题时,涉及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温度带的划分图、降水量的分布图、干湿地区图等多地理要素,这个时候,地理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生就可以组织小组内成员展开“互助式”的合作探究,比如要求成员分别打开不同的地图,对于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的成员,还可以用多媒体来呈现这些地图,通过比较以及热烈地讨论,学生们很容易就发现“秦岭——淮河”这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是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区,是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从而使其他相关问题迎刃而解。在“互助式”的合作探究中,学生们各展所长,这不仅调动了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一举两得。

三、 小组辩论式合作探究,有利于人文教育

由于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因此它就具备了开展人文教育的先决条件。对于含有人文因素的地理知识,教师完全可以采用“辩论式”的合作探究方式,在辩论中,使地理区域的特征更加鲜明,让学生对其特征的理解更加深刻。

冠县马颊河生态文化度假区位于聊城城区西25千米马颊河东岸,是冠县主要旅游景点之一。在教授有关“自然环境保护”的内容时,笔者以马颊河生态公益性林场为例,提出了辩题“在生态公益性林场开展旅游,环境破坏能否避免”,正方同学认为“在生态公益性林场开展旅游,环境破坏不可避免”,反方同学则认为“生态公益性林场开展旅游,环境破坏可以避免”。在这场辩论中,教师要求学生围绕主题用自己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运用地理思维进行辩论。辩论结束后,很多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旅游的开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对马颊河度假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把旅游开发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当然,适合采用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的地理内容还有很多,教师要积极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为“辩论式”合作探究教学的展开服务,为学生们人文地理素养的形成服务。

此外,对于单纯需要识记的地理知识,由于背诵时非常枯燥乏味,针对初中生喜欢竞争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竞赛式”的合作探究教学,由于这一类型比较常见,很多一线同仁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在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地理学科是所有学科唯一一个跨越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两个领域的学科,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其话题非常丰富,为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先决条件,是转变教学方式很好的一个切入点。此外,适宜的探究类型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从而使“三维”目标得以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谭雯.初中地理课堂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方式的研究与实践[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2]林云,徐學福.探究—研讨:从经验到概念——兰本达的科学教育思想述评[J].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03):83-86.

作者简介:

肖凤瑞,山东省聊城市,山东省冠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