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视角下城市边缘区域景观美学设计研究
2018-02-15李慧
李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710055)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的人口数量、规模、分布、经济结构、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急剧变化,从而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农村性状态到城市性状态的改变,对城市的空间、交通、环境、治安等各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城市边缘区域作为城市与乡村的一个双向门户,既是城市空间和景观生态重要的过渡空间,同时也是城市潜在的旅游发展空间。以此解决好城市边缘区域景观美学问题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的。共生理论的在景观的引入,是解决城市边缘区域景观美学的重要手段和办法。
1 发展现状研究
城市边缘区域这一概念自1989年顾朝林提出之后,就城市边缘区域的范围及定义众说纷纭,一般分为广义的范畴又分为城市郊区、市辖区、影响区三个层次。其中城市郊区是紧邻城市建成区的行政建设区,它是城市建成区外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受城市经济辐射,社会意识和城市生态效应的影响,又将其分为近、中、远郊带3个圈集层。其中近郊带与中心城连接,被城市交通外环线、环城绿带与中郊来分割,其生活方式及景观以城市为主,是城区外延扩张的目标对象。本文重点研究城市边缘区域近郊——城市外环线沿线景观。
共生最早来源于生物学领域,黑川纪章先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将共生理念引入到建筑领域。又基于“生命原理”提出了“共生城市”的理念,并提出21世纪的城市将是功能相互组合的共生,多种用途和功能复合的城市在未来将越来越重要。仇保兴先生从城市与自然的共生入手,认为“共生城市”是可以分成三个相互作用的协同集,这三个协同集自身的共生性能以及相互之问的共生性就能影响城市生态脚印的大小,也就是要造就有共生理念的生态城市。就城市边缘区域而言,共生理念就是要达到生态共生、城乡的共生。
2 城市边缘区域景观美学存在的问题
2.1 竖向景观美感的缺失
在城市边缘区域中人口众多、由于土地侵占现象严重景观用地少之又少,对于边缘区景观来说,利用微地形、自然的坡度设计出丰富的竖向设计,是体现城市边缘区域景观美学的重要途径。但往往人们在开发利用城市边缘区域时忽视地形对于景观的重要影响和体现景观美学的重要性,而直接将原地形填平或是直接将土地裸露在外,造成城市边缘区域竖向景观的空白,竖向景观美感的缺失的问题。
2.2 景观视觉层次单调
城市边缘区域地形在不同程度上会因不同的功能需要,而产生半自然的地表形态。同时对这些“凹陷”和“凸起”竖向景观美的重视力度不够,使得在单一地形所形成的空间中,视线层次单一,给人的视觉感受更是单调、无趣。
2.3 植物景观缺少配置导致景观形态美缺失
城市边缘区域由于部分地区景观与城市基础设施之间并没有保持一致,使得一些主干道上植物种类较少,乔木类植物矮小、稀疏、参差不齐;灌木类植物形态凌乱。不仅是植物景观形态美的大大缺失,也造成了植物景观的时态美的丧失,同时也降低了城市边缘区域的街道面貌的美观度。除去一些色叶植物但在城市边缘区域植物景观种植缺少配置,植物配置形式模式化,造成植物景观形态美层次单一,这也是景观美学中重要的问题之一。
2.4 铺装材料单一色彩单调
城市边缘区域由于开发周期短对于景观铺装材料和铺装色彩要求不高,目前城市边缘区域景观的铺装形式在较为平坦的区域大都简单化、统一化,对于转角或是园路交界处铺装形式杂乱。园路铺装材料多以青石为主,其他则以水泥直接较大面积铺面,颜色较为暗沉、单调。这也成为城市边缘区域景观美学中重要的问题之一。
3 从共生视角下城市边缘区域景观美学的设计策略
3.1 城乡共生——结合乡土植物打造植物配置多样化
在保证植物种类的多样化基础上,应优先选用乡土植物。由于它们在本地区土生、土长,因而对本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适应,也更容易和当地的其他生物构成一个和谐完美的生态系统。利用地形从横向、竖向更加立体的形态上,综合考虑植物大小和形状、色彩与质地、光影与声音、芳香与姿态,将各具特色的植物树种合理地予以配置,以达到满足不同感官欣赏要求的需要。
3.2 生态共生——结合透水铺装材料缓解热岛效应
从生态共生角度出发,铺装材料尽量避免整块的水泥或花岗岩等而是选用透水性较好的铺装材质。雨过天晴以后,透水性铺装下垫层土壤中丰富的毛细水通过太阳辐射作用下的自然蒸发蒸腾作用,吸收大量的显热和潜热,使其地表温度降低,从而有效地缓解了“热岛现象”。另外减少铺装面积和使用植草砖同样也可以缓解热岛效应,还有利于水分的小循环,保持地下水位的高度,利于植物生长。
[1]马学广.城市边缘区域空间与土地利用冲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4.
[2]代迅.城市景观美学:理论架构与发展前景[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4):173~180.
[3]顾朝林.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39.
[4]黑川纪章[日],著.覃 力,等译.新共生思[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胡守钩.走向共生[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6]冯敏敏.园林植物景观美感度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6.
[7]孙全治.自然景观的审美感受层次分析[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1,0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