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禽发生痛风病的原因分析与综合防治

2018-02-15李永强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痛风病家禽痛风

李永强

(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 长治 046500)

根据相关的家禽痛风疾病的报道可知,肉仔鸡在50~120日龄具有超过40%的发病率,病死率也能达到10%,在很大程度上给饲养场造成损失。

1 病因分析

原发性。实际生产中家禽出现原发性痛风的主要原因是体内生成的尿酸过多。主要是日常采食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和缺乏维生素A,尤其是核蛋白的动物性蛋白质在饲料中比例过高。通常高蛋白的动物性饲料主要是动物内脏、肉屑、肉骨粉、鱼粉;植物性蛋白饲料主要有大豆、碗豆、莴苣、开花的甘蓝和蘑菇等。因为饲养者的饲养水平存在差异,一些饲养者并没有掌握科学性的饲养知识,认为供给家禽高质量的饲料,就可以保证家禽快速的生长,还会擅自将一些高蛋白饲料添加在购买回的饲料中,肉仔鸡采食非常容易导致发生痛风。此外,如果提供给家禽的日粮中缺乏蛋白质饲料,将尿素掺在鱼粉、豆饼及配合饲料中加以饲喂,也易导致家禽出现痛风,尤其是幼禽受到的危害性最大,如果尿素掺入的量过大,严重时会造成家禽出现尿素中毒。

继发性。临床中家禽表现继发性痛风的主要原因是肾脏受到损害之后造成了尿酸排泄障碍。家禽体内钙过多或者是出现了慢性铅中毒而造成肾脏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家禽体内摄入的维生素A量不足,从而造成肾小管、输尿管上皮细胞萎缩、角化和脱落的现象出现;磺胺类药物的中毒情况,导致家禽出现结晶尿和肾脏的损害,从而导致排泄尿酸的功能受到阻碍,最终出现痛风的表现;黄曲霉毒素中毒、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感染的情况存在时,都会导致家禽的肾脏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以上情况的发生都可能继发引起痛风。

其他因素。家禽的饲养生产过程中,如果供给家禽的水和维生素B不足,或是家禽舍饲养密度过大、环境潮湿阴冷、接受的阳光照射不足及患有白痢杆菌病等情况,都会在不同的程度上促使家禽的痛风病。

2 发病机理

核蛋白在发生水解的时候会产生蛋白质及核酸,继而核酸还可以水解为磷酸、糖及嘌呤或嘧啶的碱基化合物。动物体内的嘌呤经嘌呤氧化酶水解而为尿酸,如果家禽饲料中有尿素,会造成体内的尿酸生成量增加,将体内的肝脏和血液中尿酸水平提高超过血液中恒定水平。当维生素A缺乏及其他导致肾功能障碍的因素存在时,会使尿酸的排泄受阻,这都将导致血液尿酸的浓度急剧升高,超出最大限度时,过多的尿酸呈饱和或过饱和,以其盐的形式在关节、软骨、内脏表面沉积,引起局部发炎,从而会导致家禽在临床生产中表现出相应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

3 患病表现

一般病禽表现为食欲降低,精神低沉,羽毛松乱,消瘦,贫血,冠苍白;病禽的体温会呈现周期性的升高表现,多见病禽不自主的排泄呈现水样的稀便,并且是白色的黏状粪。患病症状表现明显的病禽运动器官症状更加突出,病禽运动迟缓,腿和翅的关节增大,如果将其切开则可见有灰白色沉着物的积聚,有的患禽可见其关节面糜烂,这种类型通常被称为关节型痛风。还有一些痛风病禽运动障碍表现不明显,对病死禽进行剖检可以发现,肾脏和输尿管肿大、变硬,将其切开之后可见都有含有白色尿酸盐的沉着物,生产中将此类型称之为内脏型痛风。

4 综合防治

家禽发生痛风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营养供应不合理而造成的,所以生产中应该重点做好日常的预防措施。实际饲养生产中各种营养物质的量和比例应该保证科学合理,确保家禽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和足量的青绿饲料及草粉。注意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保证禽舍可以接受充足的光照,家禽舍的饲养密度合理。磺胺类药物不可过量的给家禽投喂,并且投喂的时间必须合理。要严格的避免家禽影响肾功能出现障碍的因素,控制疾病的发生。

一旦饲养场内出现痛风的家禽,首先要将其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相应的降低,尤其要控制动物性蛋白质的供给,并且在合理的范围内相应的增加维生素A,同时供应给家禽充足的饮用水。患病鸡可口服阿托品,每只成年鸡用量为0.2~0.5 g,每天2次,以提高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但是要避免长期使用,否则会对家禽的肝、肾产生副作用。

猜你喜欢

痛风病家禽痛风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痛风的治疗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秋季谨防家禽蠕虫病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豆腐
——痛风
鸭痛风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