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问题

2018-02-15

西部探矿工程 2018年4期
关键词:塔里木河节水水库

崔 健

(新疆天合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63)

1 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

1.1 新疆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是干旱缺水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中心,是全世界距离海洋最远的地区,气候干燥,多年平均降水量100~230mm,多年平均年蒸发量2000~3000mm。在新疆160×104km2国土面积中,难以利用的沙漠、戈壁面积约占总面积80%以上,干旱缺水是该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大制约因素。新疆水资源总量约1000×108m3,但干旱气候和三山夹两盆地形特征,决定了这一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的极不均匀性,夏秋来水占全年的50%~70%,春季来水仅占全年的20%左右,而春季农业灌溉需水要占全年需水的35%,这些特点都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新疆的开发必须把解决水资源的问题放在首位,应严格遵循自然和科学规律,以水求发展,以水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

1.2 新疆的发展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要求

21世纪新疆将面临生态保护、区域脱贫和发展经济的3大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要求:一是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二是加快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配置和节约保护要放在首位。重点在以下4个方面:①全面推行节约用水;②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③加快中小型、微型水利和乡镇供水工程建设;④积极兴建调蓄工程。

1.3 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还需解决的问题

新疆具有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土地辽阔、水资源缺乏的基本特征,既构成了这一地区极为脆弱的生态环境基础,又使水资源成为该地区最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要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必须充分认识水资源分布的自然特点,正确把握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才可能实现该地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在以下5个方面:①水资源与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②水资源与生态环境;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④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关系。

2 新疆水资源开发及水利建设大有可为

近年来,新疆的水利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从建设克孜尔大型水库起步,拉开了山区水库的建设序幕,截至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山区大型水库:塔河上游乌鲁瓦提水库、下板地水库、公格尔水利枢纽;伊河吉林台水库、恰普其海水库,额河“635”水库、喀腊塑克水库、布尔津山口水库等。引水工程以建成千余公里的大型戈壁沙漠明渠的长距离输水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创造了我国水利史上同类工程建设前所未有的奇迹。

按照总体规划,依据新疆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西多东少。而经济发展较快的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带,水资源又很短缺,因此,从当前和长远的需要看,必须首先实施北疆水资源的区域优化配置及其相关的骨干工程建设。在南疆地区主要是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各流域的水资源问题,因此,首先应对现有水利工程进行配套和技术改造;其次,为解决人畜饮水和农村燃料,建设一批中小型水电站工程,杜绝对胡杨林的继续大量砍伐;再次,为挽救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危机,必须抓紧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应急工程建设,使塔里木河下游已经断流多年的河道及胡杨林逐步恢复生机。

2.1 天山北坡水资源综合开发工程

根据额河流域规划和区域水资源配置规划,在满足本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用水的前提下,可以向乌鲁木齐经济区和克拉玛依石油工业区提供25×108m3水量。

天山北坡水资源综合开发工程的总体布局是:利用额河中游已建成的“635”及喀腊塑克水利枢纽和西水东引一期工程,自流引水至乌鲁木齐经济区;嗣后,在实施西水东引二期工程,以补充额河流域中游河段水量。

艾比湖流域,由于资源性缺水和农田灌溉过度用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盐漠风尘对天山北坡一带人群及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灾害。从长远讲,向艾比湖流域补水还应由伊河流域调水解决。当前应急的措施是:抓紧调整本流域的产业结构,全面推行工农业节水措施,通过灌区节水改造,减少渗漏损失和湖水大量蒸发。采取这些措施,可以初步遏制艾比湖和甘家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

玛纳斯河流域是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和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地区之一。为增强对河川径流的调控能力,规划在玛纳斯河上游山区建设肯斯瓦特水利枢纽正在建设当中。建成后,可替代部分平原水库,减少水量蒸发渗漏损失,实现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2.2 伊犁河水资源综合开发工程

根据伊犁河流域规划和新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在满足本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用水的前提下,可以向北疆提供15×108m3水量。

伊犁河水资源综合开发工程的总体布局是:近期建成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和吉林台水电站,新建干流引水枢纽及南岸总干渠、北岸总干渠等工程,向艾比湖流域补充部分水源,主要解决艾比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奎屯、乌苏、独山子金三角经济区的缺水问题。

2.3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1)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后,使渠系水利用系数由1998年的0.4提高到目前的0.6以上。

(2)平原水库节水改造工程,可节约水量3.4×108m3。

(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5.7×108m3。

(4)实施河道治理工程,防止水量在上、中游无效散失,控制干流上、中游灌区无序引水。

(5)修建博斯腾湖东泵站和博斯腾湖至塔里木河干流的输水工程,增加输水能力2.0×108m3。

(6)遏制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环境恶化,杜绝毁林开荒,在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除和田河乌鲁瓦提水库灌区近期可发展45万亩节水灌溉生态农业外,其它源流不再扩大灌溉面积,并大力压缩水稻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完成33万亩农田的退耕休牧自然封育任务;在塔里木河干流恢复荒漠林和乔灌林封育280万亩,实施草地改良和保护面积104万亩。

(7)近期建设的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建成后,可为农业春旱补水5.3×108m3,废弃平原水库16座,还可多开采地下水置换河水,有利于实现叶尔羌河向塔里木河干流的输水目标,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叶尔羌河的洪水灾害。

(8)布仑口—公格尔水利枢纽是盖孜河的龙头水库,具有多年调节性能,主要任务是灌溉、发电和防洪,水库库容6.4×108m3,水电站装机容量200MW,近期正在建设。

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正在实施之中。工程建成后,“四源一干”流域可以节约用水量28×108m3,开采地下水量近6×108m3。届时,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开都—孔雀河多年平均向塔里木河干流的下泄水量可达到46.5×108m3,大西海子下泄生态用水3.5×108m3,这些下泄流量可以流到台特马湖,塔里木河绿色走廊将重现生机,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2.4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新疆农业生产基本依赖灌溉,据1998年统计,灌溉面积在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总灌溉面积为3827万亩,是新疆的主要粮棉产区。根据新疆灌区发展规划,2005年大型灌区总灌溉面积发展到4095.73万亩,2015年大型灌区总灌溉面积发展到4274.86万亩。新疆大型灌区农业结构调整后,种植业灌溉面积可减少76万亩,林业灌溉面积可增加351万亩,草场灌溉面积可增加173万亩,灌区农业结构趋于合理。通过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到2015年将全疆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38~0.42分别提高到0.59~0.64,届时每年可分别节水93×108m3和130×108m3。

2.5 牧区水利工程

根据新疆牧区草原生态建设水资源保障规划,新疆现有草地面积7.9亿亩,其中可利用的草地面积为6.6亿亩。长期以来,由于牧区水利建设滞后,草原超载过牧严重,以及人为破坏草原等,目前已经沙化和退化的草地面积达4.5亿亩,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88%,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根据新疆牧区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达小康的总体要求,结合草原生态现状、草原类型分布,生物气候分布带和水土资源条件,牧区水利建设的重点是:北疆牧区水资源开发条件较好,对准噶尔盆地荒漠实行禁牧,作为生态草原;对天山北坡、阿尔泰山山地草原实行季节性放牧。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是开发北疆主要河流的水资源,建设饲草料基地,达到草畜平衡,改善修复草原生态。南疆牧区荒漠化草原生态严重恶化,水土资源条件较差,对山地草场实行季节性放牧;塔里木盆地荒漠草场实行禁牧,河谷草地补充灌溉,重点是加大对平原水库和灌区节水改造的力度,建设中小水利工程,在绿洲滩地适度开发浅层地下水,建设饲草料基地,达到草畜平衡,保护绿洲生态;对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高寒山区的牧民,实施生态移民工程。

按照上述总体布局和建设重点规划,计划2010年灌溉草场节水改造面积达到239万亩,新增灌溉饲草料地面积830万亩(其中新建饲草料地499万亩,生态移民与产业结构调整158万亩,改良天然草场173万亩)。上述工程需水量48×108m3。工程实施后,年产草量可达到129×108kg,基本达到草畜平衡,为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创造良好条件。

3 今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建议

3.1 水资源合理配置应与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相适应

新疆石油、天然气及矿产资源等极为丰富,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中国西部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但新疆地处内陆腹地,干旱少雨,气候条件恶劣,由于多年来在发展绿洲农业经济的同时,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塔里木河流域和艾比湖流域等一些地区,加之水利工程存在的粗放建设,管理水平低,以及粗放型农业用水过度与不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式,造成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虽然与总量不足、分布极不均匀等先天性因素有关,但也与灌溉面积增长过快、水利工程配套差、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等后天性失控因素有关。因此,当务之急,要抓紧对现有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从总体上控制灌溉用水量的增长幅度,尽可能满足生态用水要求,遏制和改善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

3.2 加快跨界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要在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当务之急,必须加快北疆跨界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3.3 加快塔里木河综合治理恢复河道下游及其尾闾的水面

塔里木河是南疆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和社会安定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近年来,为了尽快改变塔里木河水量减少、河道淤积、萎缩、下游断流、地下水位下降、胡杨林大面积枯死、沙尘暴日数增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威胁的状况,在国家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已多次由博斯腾湖调水给塔里木河干流并输水到台特马湖。

3.4 东疆地区要以节水为中心安排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吐鲁番和哈密地区的资源性缺水问题突出,应以节水为中心,调整产业结构,以供定需,统筹安排经济和人民生活用水;远期可以研究由天山北坡水资源综合开发工程补充水源的可行性。

3.5 加快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新疆绿洲农业灌溉面积大,耕作粗放,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38~0.42。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应加大渠系配套工程建设投入,以节水改造为中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合理灌排,治理盐碱地和改造低产田,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业收入。

3.6 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新疆现有荒漠河岸林面积约1123万亩,主要分布在各大河流的河谷。规划全疆需要建设生态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约12560万亩,预测需水量约197×108m3。当前,应采取非工程应急措施,挽救艾比湖和甘家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危机,积极促进阿拉山口工业及生态供水工程建设,减少沙尘暴天气,改善生态环境。

3.7 要防止地下水开采中的盲目性

天山南北坡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重复,由于以往对地下水可开采量估计偏大以及开采中的盲目性,造成过量开采,特别是有相当部分地区地下水漏斗不断扩大,已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今后,随着灌溉渠道防渗衬砌率的不断提高,渠道两侧的树木和草地将可能出现新的生态问题,对于这些属于新疆特有的技术和生态问题,建议组织多学科开展专题研究。

3.8 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是实现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保证

新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多年来分别由地方和生产建设兵团的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近年来,虽在逐步强化地方各级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责任,但各自为政的现象时有发生,以至一些河流上、下游之间争水,用水大量浪费,给国民经济和生态用水带来严重影响。实践证明,在新疆特殊的“二龙”治水管理体制下,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结合体制改革研究健全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机制及相关法规。

3.9 认真做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好用好有限的水资源

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水资源的特殊分布规律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未来水资源开发和水利建设任重道远。为了实现新时期新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水的需求,必须充分认识新疆水利建设的特殊性和长期性,以及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自然环境演变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复杂性,认真做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重大工程项目决策的技术水平,把有限的水资源管好、用好。

猜你喜欢

塔里木河节水水库
漳河有一水库群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节水公益广告
出山店水库
永远的塔里木河
塔河生态输水 胡杨风景更美
致敬,塔里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