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现状及市场趋势
2018-02-15商盈
商盈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5)
前言
随着我国工业的较快发展,工业废水、大气污染物以及工业固废等,对土壤造成了较大的污染,给人们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并且土壤污染在较大程度上会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和农作物的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都造成影响,大大降低了人们生活质量。此外,国家为了恢复土壤的质量,颁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对土壤保护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与规划,土壤修复行业迎来了发展机遇期。
1 土壤修复的重要性
由于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各国面临着土壤修复的难题,较多国家都在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土壤修复工作,能够有效避免因土壤污染引起的连锁反应,以此避免污染物的转移。以重金属污染为例,我国土壤污染由最初的工业污染转移到目前的农业污染,城镇污染向农村转移,甚至于污染物是由地表向地下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的利用率随之上涨,土地资源相对比较稀缺,城市工业用地则被广泛用于商业发展及民居建设。但是在土地改造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特别是工业用地出现了污染超标的情况,在较大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统计显示,在农业方面约19%的耕地受工业污染转移和农药超量使用的影响,土地的污染助推了土壤修复产业快速崛起,将修复与治理后的污染土壤用于农业生产,这对于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由此可见,对污染土壤进行有效修复,不但能够提高土壤使用效率,而且对我国经济建设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发展意义重大[1]。
2 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土壤修复产业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我国对土壤修复资金的投入,2013年土壤修复总投资约为50亿元,2014约为200亿元。2007至2015年有29个省份实施了土壤修复项目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来看相对较少,其中主要集中在湖南省,有三百多个项目,广西、广东省的土壤修复项目超过了五十个项目,其他地区相对较少。由目前土壤污染程度来看,土壤污染与治理市场呈现出由重污染区域和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向中部、西部乃至全国发展的趋势[2]。
“十二五”是土壤环境保护开始受到重视,修复试点开始启动的时期;“十三五”是土壤修复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改善与遏制时期;“十四五”是土壤修复产业发展阶段,注重质量的提高,对重点污染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综合治理,以此提升关键技术与装备的时期[3]。通过对土壤污染区进行土壤污染综合防治试点区的设立,对污染土壤进行全面的修复工作,土壤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国家建立了土壤环境监控与信息管理体系平台。
在法律法规方面,国家对土壤污染整理写进了法律条文中,并标明了土壤防治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标准与技术工作的制定,2014年2月,环保部发布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等多项土壤修复标准,并于4月对《环境保护法》实施修订;201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土壤修复工作进行了大量的法律规定[4]。
3 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3.1 法律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关投融资机制,资金模式不清晰
国外土壤的修复标准与制度较为健全,修复技术已经相对较为完善,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的起步相对比较晚,相关制度还不完善,并且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随着我国土壤修复规模不断增加,目前已有300多家土壤修复企业,但是在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还缺乏相关融资机制,导致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阻碍[5]。
据相关报告显示:我国在土壤修复过程中投入的资金在整个环保产业中仅占1%,但是在一些环保产业较为成熟的国家,此比例在30%左右。此外,由于土壤修复过程中资金投入较少,导致土壤修复工作很难顺利实施,一些地区政府无法承担土壤修复时产生的费用,导致修复工作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7]。除此之外,我国土壤修复过程中的资金投入较为单一,面对较高的修复费用,企业更无力承担。
3.2 技术资金不足,专业人才缺乏
我国土壤修复企业主要是应用国外的技术,自主核心技术相对较为缺乏,一般情况下化工试剂在治理污染的同时面临二次化学污染,在此基础上进行绿色生态技术的发展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在土壤修复过程中资金的投入不足,并且土壤修复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导致投资方投资意愿不高。
3.3 土壤修复技术有待提高
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与其他环保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差异性,土壤污染治理相对比较隐蔽,具有恢复周期长、水土耦合以及潜伏隐藏等特点,这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土壤修复难度,最难以修复的是重金属污染,很难通过固化对其进行控制。
3.4 环保意识淡薄,缺乏修复动力
我国在土壤修复过程中,宣传力度不够,并且防治工作信息不透明,致使大众对土壤保护意识淡薄。土壤修复工作的周期相对比较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居民的正常收益,对土壤修复工作造成一定影响。此外,大众没有修复意识,缺乏必要的环境保护动力。
4 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发展中的对策分析
4.1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土壤修复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在国家宏观调控与法律法规基础之上,从目前形势来看,国家应对土壤修复工作进行更为详细的安排与规划,并且吸引资金雄厚与高修复水平的企业参与到修复工作中去。
4.2 完善投融资机制
在进行土壤修复时,国家需要增加土壤防治工作补贴,并在此基础上鼓励企业的参与,同时对相关制定进行必要的创新,以此构建科学的融资机制,不但能够提高土壤修复质量,而且对整个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3 提高土壤修复专业技术和能力
在进行土壤治理时应提高土壤的修复技术与装备,并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环境。
4.4 全面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
国家在进行土壤修复工作时,还应大力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土壤修复对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性,同时加大财政投入,从源头上整治环境污染工作[6]。此外,还应制定一些奖罚措施,对土壤修复有贡献者给予定的奖励措施,以此提升大众环境保护意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土壤修复工作中。
5 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市场趋势
5.1 土壤污染市场分析
2008年,环保部对我国土壤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就目前形势进行了管理方面的建议,指出我国一些地区土壤污染程度相对比较高,主要是工业密集地区,并且工业搬迁遗弃场地土壤污染程度较为严重。此外,由于土壤污染类型出现多样化,主要是以新旧并存的方式居多,并且无机有机符合污染程度比较严重,这就在较大程度上对农产品造成一定影响,由土壤污染问题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增加,对人们日常生活环境与质量造成较大威胁,极大影响了社会稳定。我国土壤污染原因较为复杂,并且在此基础上污染途径相对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不易进行有效控制,主要是因目前我国还没有较为完善的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同时大众对土壤防治没有全面的认识,这大大增加了土壤污染防治过程中的风险,也是目前问题的重点所在。
5.2 土壤修复市场预测
我国土壤修复产业自发展以来,市场中一些研究机构对土壤修复工作依然处于积极的状态,其中有中投顾问、中国产业信息网以及全球环保研究院等较多研究机构,均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市场进行了实时性预测。前瞻研究院指出我国土壤修复具有较大的市场,并且一些市场在修复过程中已经较为成熟,其中土壤利用类型区一般分为工业废弃场地、重污染企业用地以及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置场等。此外,有关机构对我国土壤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调查显示:我国需要修复的土壤中,待修复面积约为743万亩,由于土壤各地区污染程度有一定差异性,并且使用类型有所不同,单位修复成本在20000元/亩,或者150000元/亩。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待修复土壤市场容量达到6821亿元[8]。
6 结语
综上所述,对土壤进行实时性修复不但能够改善土壤质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较大积极作用。随着我国土壤修复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并实施,能够从政策高度来支持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为了土壤修复产业更快的发展,国家还应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对更多的金融筹集渠道进行完善。除此之外,在对土壤进行修复的过程中,还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有效治理方法,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因治理不当导致的修复风险,还应加大科研力度,以此降低修复成本,提高土壤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