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工笔花鸟画中画面元素“重构”的表现方法特点探究
2018-02-15邱平
邱平
(广州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工笔花鸟画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独立的学术价值,是中国乃至世界绘画艺术之林中值得深究、探索和挖掘的绘画领域。精准客观的描绘自然物像一直是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天职,而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审美意趣和视觉感受,新的时代要求艺术创作新的图式,表现新的语境。当代画家逐渐开始表现个性化的时代精神与情感,画面元素“重构”的表现手法的运用也随时代的演变有了新的特点。通过对工笔花鸟画中画面元素“重构”的表现手法的特点进行总结,必将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多元化发展有所启示。
1 “重构”的概念
重构即重新构建,在本文中指艺术家们根据立意构图需要,无需考虑现实的合理性,打破时空、文化、观念界限,把画面中所需要的构成元素主观的进行重新构建。曹玉林在《当代中国画转型》中提到过对统中国画的语言体系和规范图式进行重构。丁一林.马小腾出版在岭南美术出版社的《解构与重构》与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陆杨张岩冰译出版在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重构美学》等对“重构”在中国画中的运用都有一些解释。
2 画面元素“重构”的表现方式特点
2.1 不分四时,超时间重构
超越时间的界限,不分四季、早晚,把不同时间下的元素重新构建在画面上,传统中国画中就有用到这种表现手法。清代恽寿平的《百花图卷》就是水仙、牡丹、百合、菊花、梅花等不同时间下的花卉重新构建在一个画面里。让世人都能领略到一年四季不同的花卉的美。唐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把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几个场面构建在一个画卷上,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富有想象力,把韩府一次完整的夜宴过程描写出来,对唐代的文化考古以及工笔人物画的研究发展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当代工笔花鸟画家雷苗的《百宝箱》把4月的蕙兰,7月的绣球花,8月的百合花重新构建在画面里。雷苗以专注的心境和艺术家的敏感捕捉花鸟的风姿,精致细微,虚实,简繁相映衬,用工笔表现花鸟不同的肌理与质感,回归其本初的美好,让身边平凡之物愈发真是感人,超出日常生活所见之常态。
2.2 错置异化,超空间重构
超越现实的可能性把不同空间的物像放置在一个画面里,出现错置异化的视觉效果,以物像观念化,赋予画面深刻的感情色彩,表现自我的价值观,反应个性的世界观。当代工笔花鸟画中有很多画家都在对画面元素进行超空间“重构”,如当代工笔花鸟画家高茜的《鱼石图系列》中把水里的鱼地上的太湖石放置在同一个画面里,在色调,图像,材料的选择上赋予传统在当代的意义。这种绘画在绘画风格上已经打破了传统工笔花鸟的绘画程式。徐累的《夜中昼》把草原奔驰的白马和房中的帷帐放置在一个画面里,表现闺房中微妙的性爱关系,徐累的绘画强调的不是去画,而是如何调弄图像之间的修辞关系和思维关系,他的很多画都是在利用现实物像存在的冲突表现画面里的隐喻关系。
2.3 中西融合,超文化重组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的文化交流越来越紧密,而我们的绘画在表达上也在受到中西间文化的相互融合的影响,当代工笔花鸟画中画面元素的选择也在超越文化的构建在一起。高茜作品《若屐若梨》《杯与梨花》中用一些西方元素咖啡杯,高跟鞋与极具复古意味的梨花进行重新构建,纯洁儒雅的传统审美与现代生活审美独特的搭配让人产生一系列的联想。不同的审美范畴确有微妙的依赖关联。
2.4 物像关联,超观念重组
画面元素“重构”的表达方式被当代工笔花鸟画家广泛运用,其特点除了上述总结的超时间重构,超空间重构,超文化重构,笔者认为超观念重构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重构方式,当代工笔花鸟画中很多的画面都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像为元素,而物像之间界定显得模糊的类似云朵,雾霾。细胞等超越物像观念存在的在画面中与现实存在物像之间的重构,也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重构方式。当代工笔花鸟画不再以对客观自然物像的自然美的深入刻画为初衷,而是通过对各种物像的重新构建,赋予其象征寓意,表达个人旨趣和审美理想,借以表达自我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