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文献综述
2018-02-15陈安玲
陈安玲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1 引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小额信贷的产生是微型金融的起源,自此开始,微型金融机构和业务逐渐发展成熟。世界银行扶贫咨询小组(CGAP,2004)将微型金融机构(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MFIs)定义为穷人提供储蓄、贷款、保险和货币支付等金融服务,以帮助其实现收入增长、财富积累和外部冲击抵御的金融机构。我国从1993年开始发展微型金融,以非政府组织、正规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小额信贷公司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为代表的微型金融机构被赋予消除金融抑制、纾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和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使命。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理论界主要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界定微型金融可持续涵义。立足于微型金融服务供给方,Sharma和Nepal(1997)提出微型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即在提供微型金融服务时全部收入高于总经营成本时的状态。立足于需求方,只有为中低收入者提供利益并促使其可持续发展的微型金融机构才实现了机构的可持续(Ledgerwood,1998)。
2.1 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衡量指标与绩效评价。当前,对微型金融机构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大多是基于小企业教育促进会(SEEP)财务分析比率和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财务分析比率建立的,不同研究者基于机构特征和样本数据对基础指标加以完善。Cull et al(2007)从盈利能力、财务管理、资产组合质量和生产效率等方面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并对全球MFIs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50%以上的MFIs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Rosenberg(2009)开创性地选择了资产收益率、股权回报率、调整资产收益率、微型金融机构财务和业务上的自足率、补贴依赖指数等指标来衡量微型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Mersland(2013)的研究认为平均贷款规模能反映微型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并利用理论模型证明降低机构操作成本能显著提高微型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从而保障机构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仍能发挥社会扶贫功能。熊芳等(2013)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设置平均贷款余额为微型金融机构社会扶贫功能的代理指标,构建固定时点效应模型对国内多家微型金融机构的多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提出微型金融机构持续经营离不开资产规模扩张、风险和人员管理加强以及成本效率控制。
2.2 微型金融机构财务效率影响因素研究。Caudill et al.(2009)以欧洲和亚洲部分国家的微型金融机构为样本证明半数MFIs的经营年限越长、成本效率越高,且资产规模大、补贴依赖少、吸收存款的机构成本效率更高。Hermes&Meesters(2011)认为微型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与地区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正向相关的关系。卢亚娟,孟德峰(2014)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江苏省56家小额贷款公司的技术效率,并讨论支农目标、资产规模等效率影响因素的显著性,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支农广度与小额贷款公司效率正相关,支农深度与小额贷款公司效率负相关,且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存在规模经济,但资本结构、经营时间等变量对小额贷款公司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熊芳,马志峰(2014)对湖北省恩施农村信用社在2005—2011年间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农信社已接近经营可持续,但离财务可持续尚有较大距离,发现贷款总额、资产费用率和不良贷款率与可持续发展存在显著负相关,而存贷款比率、资产利润率和贷款收益率与可持续发展存在显著正相关。
2.3 提高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Vetrivel & Kumarmangalam(2010)提出实现微型金融机构财务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有:微型金融机构以市场原则为基础,实现自负盈亏;创新微型金融服务,提供多样化的信贷模式,缓解成本压力;加强培育微型金融服务需求者的素质,提高低收入人群信誉,扩大微型金融服务的范围和目标群。Hamada(2010)从财务角度上提出了微型金融机构要实现可持续必须进行商业化改革,而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微型金融机构持续发展的核心。
3 研究评述
国外的微型金融机构研究起步早且较为成熟,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具有开创性和全面性,在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上积累了全球大量国家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微型金融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目前国内关于微型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多停留在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和经验的阶段,且定性研究占多数,对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缺乏量化研究,另外对于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