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空间再设计

2018-02-15刘香凝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0期
关键词:街巷风貌历史

刘香凝 刁 艳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省鞍山市 114051)

近年来城市更新换代的脚步不断加快,现代城市中的历史街巷及其建筑的保护与完善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经过历史的沉淀,辽宁省鞍山市的台町地区留下了一片日本殖民时期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不仅集中展示了日本殖民时期的文化风貌,更见证了鞍山的历史。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具有很高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的建筑,在其周边的多年无指导乱建设的作用下,本身的历史街区风貌,建筑空间肌理及高度已经被破坏。这种历史文件建筑与周边区域和时代不相互融合的现象,让我们明确是时候对历史街区建筑进行保护与再设计。

1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1.1 历史街区的保护概述

指在城市规划的建设中,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地区和建筑群体,甚至整座城镇。同时历史文化街巷周围的开发既要保留历史风貌,又要符合现代化发展,二者的关系要使得呈现出历史文化建筑的旧貌的同时,又能将现代城市的新颜展现。

1.2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原则

在市政协的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72号中,确定了辽宁省鞍山市台町地区东至园林大道,西至中华南路,北至千山中路,南至文化街的保护范围。在保护规划中确定了保护原则,其中包括四个保护要点:历史真实性原则,整体保护性原则,文化内涵与特色导向原则和保护与利用相互促进的原则。

1.3 历史文化街区内部与周边空间的关系

台町历史文化街区现状是完整保留了137处历史建筑及“扇形街路”的空间特色。应在延续台町“扇形格局”的基础上,控制调节街区的空间内部肌理和周边的景观风貌。至于周边的空间环境,在城市不断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必然发生的在历史文化街区周围的新建,扩建的建筑。与整个台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格渐渐格格不入。所以在今后的现代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协调发展原则,新建筑的形式风格也要对每一处历史文化保留尊重的态度,充分考虑现代元素怎样与历史文脉相融合,在展现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提升历史建筑的地位,促进新旧建筑的和谐共存。

2 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再设计

2.1 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再设计原则

在保证台町的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的基础上,空间设计通过对台町整体文化经济的更新,来进一步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活力。考虑到对鞍山台町旅游产业的升级,可将地块中与旅游业相关的功能区域逐个分解出来。

2.2 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再设计存在的问题

2.2.1 历史遗存不断被破坏

台町的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日本殖民时期的历史见证,更是承载着这么多年来城市发展的印记。然而在现代城市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这些历史的见证在大背景下不断地被翻新,甚至被取代,古树已经渐渐没有了,古街的重新铺装,使得台町历史文化街巷逐渐丧失了原街巷的风貌。这是历史文化的缺失,也是建筑文化的遗憾。

2.2.2 历史街区再设计过度注重商业发展

很多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在进行再设计的过程之中,由于对商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过度注重,往往对原有街巷进行很大尺度的空间设计,对传统街巷的保护造成了阻碍,也很大程度上的破坏了原有的文化风貌。甚至有些商家为了招揽客户,将硕大的广告牌遮挡住传统街巷的立面。还有很大部分的居住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再设计时,居民们已经是新时代的主人,大量的先进思想促使改造翻修的装饰风格和立面造型,已经背离传统的历史风貌很远很远了。种种复杂而又多样的现象,致使在商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再设计已经渐渐背离了最初的愿想。

2.2.3 规划设计人员的考虑不周

虽说历史文化街区是每座城市的文脉传承的象征,但是居住质量和环境,生活的基础设施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被超越。质量不高的居住环境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严重并且不可避免的问题。加上不断发展的城市中新居住区的出现,导致生活中历史文化街巷中的居民会集体向政府部门提出重新规划,再设计的要求。然而在鞍山这样,三线发展的城市中,设计人员的水平往往无法和一线城市相比较,设计中纸上谈兵的现象便大幅度提升。很多情况,设计人员并没有切实考虑到当地居民的需要,没有深入的调研,在如何将新旧相结合的设计上又欠佳考虑。同时,台町历史文化街巷的风貌以开敞式交通路网为主,但在建筑与街巷的合理设计上一直有待改进。所以最终,几次的尝试性设计不仅对原有街区造成了破坏,最关键的是居民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有所提高。

2.3 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再设计的建议

2.3.1 利用区域优势

鞍山台町像很多历史文化街区一样,处于城市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中心地带。本身原拥有优质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至今都有明显突出优势的商业资源。而且台町的容积率相比现代城市的新居较低,稍微改建就会拥有较大的开发空间,这是可以为此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政府部门及规划人员应该最大程度的利用这里的区域优势,结合现代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方向,在保证保护原有历史文化街巷风貌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可能空间。以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来传承弘扬历史文化,进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2.3.2 保留地域特色

在对历史文化街巷的保护中应严禁照搬模仿的设计手段,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与特色是绝对不可以忽略的。不然,一旦传统街巷的多样性和地域固有的特点丧失了,无论怎样再设计,历史文化街巷都将会被破坏。所以,在对台町的再设计中,以鞍山历史为基础,深入研究其发展文化特色与发展脉络是非常重要的。这包括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街巷的功能属性,空间的演变形式以及在这当中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和生活过的历史人物等方方面面的调研。当然也必须对台町的现状进行详细的调研。这里包括历史文化街巷的留存情况和现今居民的生活需求,对街区的历史记忆等。

2.3.3 有效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保护传统的街巷格局与特色是对历史文化街巷再设计的前提。把握街巷中建筑群体形式,控制街巷内或外的新建的建筑高度,同时要对现有的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工作。而在保留原有的商业模式方面,对新型商业产业的引进一定要精心考虑,不能因现代城市的发展,让历史旧貌的痕迹随风而逝。市政部门也要对设施的完善与修补加大保护力度。同时台町街巷周围的空间形式,也要加以保护,尽可能开发公共绿地空间,减小周围高楼建筑对其的围和。

3 结语

对历史文化街巷的保护是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选择。首先要把握好保护的基本原则,延续原有历史文化风貌的同时,要能够保留地域特色。其次要充分考虑历史街区与周围环境和整个时代的关系,对历史和现状进行调研。最后要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将历史融进时代,认真研究出有效的再设计方案。最终达到新旧和谐共存的状态。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2016FRPY12);鞍山市社科联项目(as20173027)。

参考文献

[1]李匡,王路.城市旧区更新与复兴设计研究.2004,05.

[2]张磊,汤道烈.城市历史地段复兴中的城市设计研究.2010,04.

[3]郑利军,杨昌鸣.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研究.2004,06.

猜你喜欢

街巷风貌历史
《武汉街巷回忆》手绘板插画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包裹的一切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雨中的街巷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新历史
库车城市风貌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