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018-02-15刘伟昌
刘伟昌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要求不断提升,而混凝土技术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工程质量,只有充分解决混凝土技术问题,才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1 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因素
混凝土的强度与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与原材料种类、比例有较大关系,在进行原材料混合时,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才能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1.1 水泥与石灰比例
在混凝土建造过程中,水泥与石灰混合比例十分重要,为提高工程质量,就需要严格控制水泥与石灰的比例,按照工程标准去调配,在材料调配完后不能立马投入使用,而是需要经过专人检测,确保不会出现比例失调问题才可以投入使用,运用这种方法能够确保混凝土结构不会出现质量问题,也能够避免建筑工程由于混凝土结构出现问题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才能保障整体工程质量。
1.2 砂石材料选择
除了水泥与石灰之外,砂石也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有的砂石中会含有一定有毒物质,将这种砂石运用在建筑中,会造成一定安全隐患。因此在购买砂石时,首先需要检测砂石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质,确定砂石无质量问题再投入到工程中使用。砂石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利用一定外加剂提高砂石强度,外加剂选择也是十分重要,效果较差的外加剂是无法使用到工程建设中去的。
除了上述这些问题之外,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混凝土浇筑时出现裂缝、后期保养不当等都是影响混凝土技术的重要原因,为提高工程建筑质量,就需要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
2 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技术主要可以分为浇筑技术、裂缝控制技术与温控技术。
2.1 浇筑技术分析
(1)墙体混凝土浇筑技术。墙体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提高墙体质量的重要措施就是利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先在墙体模板的最低端浇筑上砂浆,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浇筑高度,尽量控制在45cm左右,在浇筑后需要对墙体进行适当散热,具体散热时间需要根据建筑情况而定,如果散热时间过短,就会造成墙体混凝土在工程后期使用中易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2)顶板混凝土浇筑技术。在进行混凝土顶板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的厚度需要进行把握,还需要利用一定仪器对混凝土浇筑进行振捣,将顶板结构中的气泡充分排除,避免顶板在后期使用中出现质量问题。如果浇筑的混凝土厚度过大,则需要采取另外一种振捣器进行工作,普通振捣器无法将厚度过大的混凝土结构中的气泡完全排除,插入式的振捣器则可以在结构内部进行工作,具有一定优势,适用于厚度过大的混凝土结构。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振捣后,还需要充足时间使混凝土凝结,确保充分凝结后,就可以进行收面处理了。
(3)基础筏板浇筑技术。基础筏板作用是保障地基沉落,对建筑物起到承重作用。在进行基础筏板浇筑时,对基础筏板的厚度有一定要求,基础筏板的厚度越大,承重能力也就越强。但在浇筑的过程中,温度是影响基础筏板质量的重要因素,温差过大就会导致结构开裂,因此在基础筏板浇筑时,工人需要充分控制温差问题。同时浇筑过程中的水泥与石灰的比例也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要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水泥与石灰的混合,从而保障工程质量。
(4)装配式混凝土。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多优势,在建筑施工中使用装配式混凝土能够有效提高施工精度,并且装配式混凝土施工简单,因此能够有效节约成本。装配式混凝土还具有抗氧化、耐久性等特征,因此被广泛运用在施工中,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在进行装配式混凝土灌浆之前,需要将填充部分的异物清扫干净,并保持填充部分的湿润,在填充过程中,保障内部的通透性,避免发生堵塞情况,并确保填充部位被混凝土填实,不能出现遗漏现象。
(5)大体积混凝土的分块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度较大,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结构较厚,因此在建筑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温度应力,必须采取合理的分块措施,如果不采取分块措施,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合理的施工分块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将大体积混凝土分为30cm左右的块状进行施工,保障施工质量,避免裂缝产生。
2.2 裂缝控制技术分析
(1)材料选择。为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就需要在施工时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与工程建筑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例如工程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要求较高,在施工过程中就需要选择53MPa的水泥,不仅可以节约材料使用量,还能够防止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出现。
(2)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先搭建出建筑结构的模板,在搭建模板时需要保证模板间的严密性,保障在混凝土浇筑时不会出现漏浆现象。还需要注意模板搭建的稳定性,模板搭建不稳定就有可能导致模板错位,产生混凝土结构裂缝,因此必须要保证在搭建过程中的稳定性。
(3)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结构模板进行拆除前需要进行相应检查,确保混凝土结构已经完全凝结才可拆除,不能为缩短工期而将模板强行拆除。在模板拆除后,需安排专人进行养护,避免由于一些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影响工程建筑质量。修补工作需要根据裂缝大小与深度,合理选择修补材料,如果裂缝较小,就可以将水泥与砂石混合,对裂缝进行修补,如果裂缝较大较深,就需要在清除灰尘之后,采用更高强度材料进行修补。
2.3 温度控制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必须在进行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为把控好混凝土温度,首先需要在材料使用上做出改变,改变原材料配比实现对温度合理把控。其次在浇筑过程中,水泥与石灰使用量可以适当进行减少,也可以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适量煤灰粉,从而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保障混凝土质量。最后天气选择也十分重要,尽量选择在天气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浇筑工作,混凝土浇筑厚度改变也能起到温度调节作用,如果温度较低情况下施工,需要做好相应保温工作,避免在塑化过程中,混凝土结冰,影响整体工程建设质量。
3 提高混凝土技术具体措施
(1)控制混凝土浇筑裂缝。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后,容易出现一定程度裂缝。裂缝控制主要可以采取两种方法:①在进行混凝土搅拌工作时,可以添加一定程度的添加剂与强化剂,使混凝土强度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裂缝产生;②对原材料比例进行适当调整,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裂缝,但这个比例并不是随意更改的,而是需要经过技术人员相应计算,得出最佳比例,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2)改善养护技术。混凝土养护技术是保障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手段,首先需要控制原材料使用比例,适当增加一系列添加剂,提高混凝土强度。除此之外,必须要提高施工人员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混凝土质量对整个工程的作用,改善混凝土养护工作,养护工作进行适当监督,避免温度与湿度不够造成混凝土质量下降。
(3)重视前期规划。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根据工程情况制定科学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制定必须要选择相关技术人员,确保施工方案可行之后再进行施工,避免不合理施工造成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4 总结
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合理混凝土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工程质量。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易出现裂缝,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就必须要不断提高混凝土技术,合理把控温度与材料使用比例,完善后期养护工作,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1]曹树勇.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探讨[J].门窗,2017(12):71.
[2]滕江.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0):42~43.
[3]李旗.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17(04):168.
[4]蒋秋生.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07):10~11.
[5]成守涛.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6(04):204.
[6]陈舒曼.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建设科技,2016(03):64~66.
[7]程宏宇.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13):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