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行为在校园交流空间构建中的应用

2018-02-15杨淑华陈果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9期
关键词:步行师生校园

杨淑华 陈果

(仙桃职业学院 湖北省仙桃市)

1 校园开放空间活动的多样化及意义

空间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空间的功能、空间形式以及配置的多样化上面。在空间的中交通、交往、运动等体现了空间功能的多样化;而形状、材质、色彩对比、构图选择体现了空间形式上的多样化,草坪,建筑物、山水等自然景观体现出配置的多样化。

校园空间需要多样化,学生运动、集会、交通等多种开放空间,一个开放的空间环境能赋予多种不同的功能,但它的适应性还是会受到一定限制,而多样化的空间环境能满足师生们不同的心理活动,有些心理专家说过多样化的生活环境更有利于人的身心发展,反之,单一封闭式的生活环境会导致人思维缓慢,智力也会随之下降。所以说学校校园环境的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强化教学氛围,校园中丰富的自然景观,多样化的自然环境会受到广大师生得到喜爱。多样化是打破单一的教条式的形式主义的环境。我国从古到今有着许多优秀的造园手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多样化的校园环境,符合众多数人的审美,也更容易受广大师生喜爱和接受。

2 环境行为学基本理论

2.1 基本框架

环境行为学(Environment-behavior studies),也称为环境设计研(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主要是研究周围各种物质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着眼于物质环境系统与人的系统之间的依存关系,同时将周边环境的因素和人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决定物质环境性质的因素,并弄清其对生活的品质所产生的影响,是环境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我们将通过对校园环、整体规划、景观设计、教育等手段来改善我们生活品质。

2.2 大学校园活动与空间影响因素研究

2.2.1 环境因素

步行网络可分为三个层次:宏观网络、中观网络和微观网络。步行于交通干道的称为宏观网络,它是保证人们能到达校园的各个功能空间中,校园中某一个区域内部的步行网络称为中观步行网络,它主要是指建筑内部的一个区域,也是用于连接主干道与建筑区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用于连接建筑内部各个区域之间的关系。校园中的步行小径则称为微观层次的步行网络,大多分布在校园景观中的各个角落,主要用于满足学生的课后休闲活动、步行要求。

2.2.2 行为因素

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提出:“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将校园中师生们的步行活动分为必要性的活动,如教室、宿舍等。自发性的活动如图书馆、足球场等。社会性活动如国旗广场、演播厅等。

3 受欢迎的高校户外公共空间

高校中最吸引人的公共空间依然是自然景观,如假山、水景、草坪、树林:开敞的草坪;较隐蔽性的空间;图书馆周边的室外空间;树下人们自成一体的空间。体育馆、运动场的周边的室外空间,因此:校园景观设计时应注重自然空间设计,在植物边界要保留部分位置用于师生休息。在校园公共空间的处理上和其他公共空间一样,座椅选择要有私密性,适宜小团体的聚会交流。避免因座椅太长,休息室时与陌生人一起而感到不适。

校园空间既需要充满活力的公共场合,用于学生聚会、组织活动。也需要利于沉思的安静场所,用于学生学习。学生们大部分活动空间是上课教学楼、食堂、宿舍、运动场、以及周边的公共空间。而教师则常在教室、办公室、图书馆之间。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属感。而我们把这种经常活动的区域称为"基地空间“,这个“基地空间”可以是隐密性的某一处走廊、庭院、或建筑入口,也可以是较大公共空间。

植物的选择也是校园空间中的重要部分,在植物的搭配上,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大不相同,根据当地气候环境选择植物,但必须坚持四季观景的原则。地面铺装的选择要与环境相统一,不同的不装材料用于不同的功能分区,校园的主干道上用板油类的硬质材料或混凝土的路面,教学楼中可用整洁大气的地砖,校园户外景观中的地面装饰材料应结合景观小品、种植等元素。校园照明设计上,主干道可选用交亮照明,而景观小径周边可采用地灯,灯带等。恰当的照明设计使校园空间更加丰富。

4 结语

现阶段高校大规模的发展为校园规划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在校园建设中,不可能将已有建筑全部拆除重建,对于已有的部分旧建筑需要保留,部分建筑需要重新建设,不能做到统一规划,而导致很多考虑不周的校园形态出现,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们需要将学生对于校园公共空间的使用模式以及使用者的心理需求纳入校园空间规划设计中,最终达到满足师生的需求,能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猜你喜欢

步行师生校园
魔方小区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步行回家
从步行到奔跑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