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职高专管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
2018-02-15熊灿
熊灿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201)
很多高职院校为了顺应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纷纷在其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了管理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管理学的教学内容涉及到很多管理概念和理论,而且其学科交叉性和包容性非常强,这就导致教学工作量大,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远,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大,在进入社会之前缺乏学以致用的机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课堂沉闷乏味,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的改进。
1 高职高专管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管理学是一门表面上简单,实际上高深的课程,其中包含了很多中外的管理理论和概念,这些理论纵横交织,各有千秋,且容易相互混淆,很多学生往往是越学越糊涂,加上一些教师本身授课水平欠佳,不会运用案例教学,或者所使用的案例本身也非常枯燥乏味,学生极度缺乏上课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极大的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2)课程的实践机会少,无法培养学生的能力。管理学课程的知识理论,往往都是管理学专家面向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涉及到管理的职能如分析、计划、领导、协调、控制等,通过大量调查、探讨与思考总结出的研究成果,这些理论概念离在校学生较为遥远,并不贴近日常生活,也无法让学生进行运用和验证,学生缺乏实践机会无法学以致用。学生所学基本上都是一些非常呆板的模型和文字论述,不能直接操作和训练,所以学生无法从中锻炼出实践应用能力,以致于很多学生学完之后觉得毫无所获,转眼即忘。
(3)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沉闷无聊。当前很多高职管理学教师由于教学理念或者教学水平的原因,还是沿用过去的讲授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甚至是照本宣科,毫无新意。很多更为有效的新型教学方法,如案例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情景展示教学法、数字媒体教学法、项目引领教学法等都不能得到妥善运用。在课堂上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从属,学生被动接收教师的知识灌输,课堂上极度缺乏互动和学生的参与,压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高高在上的学科体系,无法具体落实和内化到学生的专业素养当中,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是一种痛苦和浪费时间。我们发现很多高职的管理学课堂都沉闷无聊,学生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教师教学也丧失了激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4)考核手段片面,无法检验学生的能力素质。由于在很多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管理学都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过去长时间形成的习惯和思维定势,很多高职院校都是以期末考试(60%)+平时成绩(40%)为考核手段,众所周知,对于管理学这样的能力培养课程而言,以考试试卷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情况是非常片面甚至是无效的,而平时成绩大多就根据上课出勤和完成作业情况来综合评定,同样具有片面性,因此这样的考核方式是无法检验学生学习后的真实能力水平的。
2 高职高专管理学教学的改进对策
(1)重构管理学教学内容体系。当前国内大部分管理学教材的教学内容体系和多年前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虽然部分教材在模块安排时将原来的章节设置转变成项目任务,但具体内容却是换汤不换药。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在制作教学PPT和实际上课内容时,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升华和重新安排,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尽可能的加入实践性内容和生动有趣的案例进行辅助教学,并且还要根据时代和学科的新动态新变化加入最新的内容,保证前沿性和前瞻性。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在专业和文化基础、学习兴趣有的放矢,使教学内容个性化、区别化、融通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到与其专业密切相关,有一脉相承联系的知识和技能,也才能让他们取得真正有用的学习收获。
(2)灵活运用多种新型教学方法。过去呆板的讲授式教学不能占据课堂的全部。管理学教师应该主动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新教学方法的运用,将案例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情景展示教学法、数字媒体教学法、项目引领教学法等融会贯通,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科学恰当地在课堂上进行运用,将学生提升到主体位置,教师进行辅助和引导,强化课堂交流和互动,形成热烈、积极、兴趣高涨的浓厚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这些教学方法的推动和引领下,自觉主动地接受知识和训练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分析调研的能力、撰写企划书的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控制反馈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观念、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长期受益。
(3)考核手段多元化,评测范围全面化。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管理学课程的考核也应与这一目标相一致。要打破过去60%+40%的陈旧考核方式,不再将知识理论的识记作为考核的全部,也不能单凭一张期末考试试卷认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采取40%理论+40%项目实操+20%平时表现来进行综合考评,强调能力与素质的评价,通过理实一体来拓宽测评范围,使课程考核更加科学合理,也可以反过来促进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