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产业如何旺起来

2018-02-14乔金亮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枸杞体系农业

乔金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乡村振兴如何实现?如何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要求?本文逐一进行剖析。

一元复始话农桑。当日历翻至2018年元月时,山东的小麦正分蘖越冬,重庆的油菜已现蕾抽薹,东北的黑土地仍一片静谧,海南的瓜菜却已五色斑斓。斗转星移,第一产业的发展步伐从未停歇。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要求中,产业兴旺居第一位。不过,业内对我国农业产业的现状却如此描述:产业大而不强,农产品多而不优,一二三产融合不深;农业生产基础依然薄弱,现代设施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仍然不强;农业经营规模偏小、主体素质偏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

如何实现产业兴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陈锡文说,农业强起来需要体系支撑。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他认为,三大体系彼此联结、相生相伴,共同构成现代农业的体系支撑。

产业体系拓展 接二连三

这两天,山东省诸城市发展改革局副局长丁瑞英很是兴奋。让她高兴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等七部门公布了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诸城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列其中。“过去我们主要关注生产发展,现在要关注产业发展及产业融合,这为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提出了新要求。文件提出,要完善示范园用地保障机制,加强产业融合公共服务供给。可以说,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

产业体系拓展的压力来自农业效益倒逼。近年来,受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下行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同时,农机作业费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人工费用、土地租金上升。很多农民感受到,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的双向挤压越来越重,大路货不好销了,通过产业体系拓展来提高农业效益的需求十分迫切。

目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有良好开局。供过于求的籽粒玉米累计调减5000万亩,南方水网地区的生猪养殖减少、持续向北转移,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提高到56%,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5%。尽管如此,专家们认为,调整离“调好调优”还有很大差距,市场供需不匹配、产业链条不长、区域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

宁夏是枸杞之乡。“如果仅停留在从枸杞到枸杞的低层次产业形态上,那么枸杞就只是宁夏特产;只有将其吃干榨净,向精深加工要附加值,向产业延伸要效益,才能有大发展。”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育种专家曹有龙深有感触,“我们将宁夏枸杞保健功能作为重点,检测分析它的理化指标,以此推动枸杞育种和深加工”。目前,宁夏以枸杞干果、果汁、籽油、芽茶等产品为主的各类加工、销售企业达200余家,其中规模加工流通企业超过60家。

保供给、保生态、保收入,农业的功能在转变。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说,要顺应农业功能转变要求,夯实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产业体系聚焦农村各产业的产业布局和总体架构,主要涉及“生产哪些产品”和“承载哪些功能”。当前要农牧渔结合、种养加循环,一二三产融合,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推动农业由平面扩张向立体拓展,形成资源有效利用、功能充分发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生产体系调优 双新双创

初次走进黑龙江农垦的人们,往往都会叹服于它的大: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沟渠相连,万亩耕地上大农机纵横穿梭。在大农机的背后还有精准农业的身影。收获时节,站在七星农场精准农业中心的大楼远望,稻田中用彩色水稻种出的“中华大粮仓”几个字很抢眼,这是由电脑设计后精准播种而成。而在鹤山农场农机管理中心调度室的大屏上,显示着所有农机的实时状态,被监控地点反馈的数据清晰可见。

把牧场建在饲料场里,把加工厂建在牧场里,用来保障牛奶的鲜活做法,被业内称为“零距离一体化”模式。在现代牧业公司蚌埠牧场,成群的奶牛在自动化挤奶转盘上挤奶,原奶通过管道运送到另一侧,直接杀菌消毒,2小时内就会被灌装。国家奶牛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说,牛奶加工的黄金时间就是原奶被挤出的2个小时内,微生物基本不会繁殖,活性物质也保留得非常好。这是可以对抗远渡重洋而来的洋牛奶的核心竞争力。

上述两个场景显示出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生产体系在急速变化。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说,当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依然不高,我国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27%,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却已降到9%以下,27%的人口创造9%的产值,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生产体系聚焦于产品及生产能力,主要涉及“生产条件如何”,是产业兴旺的物质基础。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就是要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改变农业“靠天吃飯”的局面。

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农村电商……在不少乡村,“互联网+”农业的神奇之笔配以农村创业创新的飘香之墨,不仅拉回了本村的年轻人,还吸引着外地农民来发展。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书写着改造农村的全新篇章。诸多新业态、新模式渗透到农村全产业链,让人们看到更精彩更智慧的农业演绎。

经营体系放活 小农转型

长期以来,农业效益低被认为与经营分散密切相关。一是规模小。我国2亿多农业经营户,户均耕地七八亩,农机使用不经济,规模效益不高。二是经营主体能力不强。新型经营主体缺乏管理营销人才,小农户会产不会卖,有产量没效益。如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自2016年起,国家着力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经营体系聚焦于主体及其经营方式,事关“谁来生产”和“怎么组织生产”,是产业兴旺的组织支撑。

小农经济的农业经营方式在发生变化,家家种地、户户养猪正成为历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截至目前,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量超过300万个,新型职业农民总数超过1400万人。其中,家庭农场达到87.7万家,种植业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170亩左右,逐渐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新生力量。

不久前,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李潮岗村65岁的李兰田拿到了土地分红。他的分红源自滨城区推广“433大田托管”模式。托管村将土地集中连片后,以户为单位,交由供销社进行托管种植玉米和小麦。供销社负责耕种管收一条龙服务。每季农作物收获后,除了给农户保底产量1000斤粮食外,增收部分按农户、集体、供销社三方进行4∶3∶3的分红。李潮岗村有耕地880亩,2017年5月份,村里与供销社签订托管合同,200亩农田实行了保姆式托管。目前,滨城区建成为农服务中心4处,全区托管1.5万亩,实现3000余户农民增收。

“要特别把握好农民共享问题。”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张红宇说,工商资本下乡、新型主体务农,不能代替和排挤老乡,要带动老乡一块干,尤其是发展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一定不能搞成工商资本下乡圈地占有资源、老板坐地收钱,“农家乐不能光让老板乐”,关键还得让农民乐。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采用合作社、入股等方式,包括政府补贴量化折股到户,让广大农民共享农业发展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枸杞体系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是酸是碱?黑枸杞知道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采枸杞
枸杞到底是怎么养生的?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