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落实 创新发展

2018-02-14杨军昌

北京档案 2018年1期
关键词:海淀全区精神

杨军昌

海淀区档案局认真抓好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在制定和落实《海淀区档案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的基础上,要求全体档案干部结合区政府第32次常务会、区委第49次常委会精神和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长利、区政协主席傅首清、区政府主管副区长陈双调研局馆工作时的指示要求来抓落实,聚焦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中关村科学城等全区重点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区域档案安全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档案培训,不断推进海淀档案工作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发展,充分发挥海淀档案优势,挖掘海淀档案特色,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点放在做好做实和创新发展档案业务工作上。

一、推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创新发展海淀档案工作深入融合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淀档案多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开创性成果,“创新、发展、实践”成为推动海淀档案事业发展的依据和支撑。局(馆)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工作根本遵循,以十九大报告为主要内容,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特色、全员覆蓋;以领导带头学习贯彻、两级党支部上下联动、对外联系资源共享为基本思路,广泛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自觉将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度融入工作实践,结合新出台的《海淀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中长期海淀档案工作做出重要战略部署。特别是在深化档案三个体系建设方面,不断加强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有效推进全区档案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在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方面,以服务为导向,在档案接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新进展,提升招工、仲裁、保险、婚姻及收养等涉民档案的接收力度和比重,扩大接收范围,将代表海淀区特色的部分学校和医疗机构的档案纳入“十三五”接收计划,并以“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等为重点,开展特色档案征集,保存珍贵文化遗产、传播优秀文化成果,以上举措有效提升了档案的社会服务能力。

在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方面,以即将上线的新馆机房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撑,加快推进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建设,积极探索“一站式”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构建“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模式。全年接待参观团体70余批次、9933人次,平均每周接待2~3次,创我馆历史新高。以“海淀档案”公众微信号开设的“海淀三镇·寻踪”专栏为预热宣传平台,推出全新专题展览《海淀三镇》,并与区教委联合编制和印刷《海淀三镇·寻踪》知识读本,下发全区中小学生。

在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方面,以新馆启用为契机,完善档案馆工作各项制度,加强档案安全监督检查,重点推进档案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档案馆库房“八防”综合智能监控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二、推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抓好年度工作谋划深入融合

局(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立足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区域定位,准确把握新时代海淀肩负的使命担当,对2018年全区档案工作进行了全新的谋划布局。

一是以《实施意见》的出台,作为提升全区档案工作水平的关键。作为海淀档案工作的顶层设计,《实施意见》明确了新形势下全区档案工作的目标要求,从24个方面提出了创新举措。我局将督促各单位认真领会档案工作的各项新内容新要求,指导各单位对照自身情况完成整改,并以机关档案工作测评和档案综合行政执法检查来检验《实施意见》的落实成效。二是继续以机关档案测评工作为抓手,持续推进和全面落实“档案提升年(2016年—2018年)”的决策部署,力争优秀单位达到全区机关数量的90%,同时紧抓测评复查工作,确保新常态下全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三是以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行电子档案,形成海淀特色”的指示为导向,在全市率先尝试开展原生电子文件在线归档,强化档案的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使档案工作提前介入文件形成之初,确保档案收集齐全完整、档案管理安全规范、档案利用高效有序;四是以中关村孕育发展四十周年等全区重大活动为着眼点,讲好海淀故事。配合牵头单位制作高质量的展览,结合馆藏电脑节资料以联合编研的形式推出档案文化作品,通过采访在中关村生活、工作的不同社会群体,制作“追忆中关村”口述档案专题片等。

三、推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深化基层党建工作深入融合

党的十九大对党章进行了修订,明确了党组在党建工作中的职责和作用,必须加强党建统领,坚定初心信仰,全面从严治党。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过程中,局(馆)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工作组织领导的新举措,从要求立档单位指定档案工作分管领导、把档案工作纳入发展规划、纳入考核内容、定期听取汇报、定期督促检查、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人财物保障等几方面入手,确保了档案工作有序开展;科学合理核定档案工作经费,加大档案事业投入力度;强调“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宣传档案工作”,确立了对档案宣传工作的新导向。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落地见效。这既是档案工作的工作原则,也是工作目标,更是政治责任。局(馆)党组要求党组成员和各科室科长必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的理念,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落实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既要挂帅,又要出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不当甩手掌柜,经常自我警醒。坚持选配高素质党组织负责人,努力把两级党组织班子建成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努力锻造一支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地位相匹配的档案系统党员队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同一切破坏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行为作斗争。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共同推动海淀区档案事业再上新台阶。

四、推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狠抓档案人才培养深入融合

人才培养尽管是“水到渠方成”,但如何“引水”“造渠”是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档案文化也是一种文化,局(馆)领导充分意识到档案系统急需培养和储备一批多层次、多学科、多样性的档案人才,不仅仅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更需要一批综合型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档案人才的培养必须立足青年人才的前瞻性培养,将适用型、技能型档案人才培养和基层档案干部培训工作作为重点,培养出更多更好更实用的档案事业接班人,把愿意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充实到档案工作岗位上来。endprint

局(馆)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规定,依托区域内设有档案专业高校的资源优势,通过校政合作平台,就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共同研讨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启动的“北京记忆——构建北京文化资源大型数字平台”项目,与其共同承担我馆申报的《以知识管理提升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课题研究,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合作撰写的《“海淀档案”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与思考》被收入第三屆档案社交媒体圆桌会议论文集,锻炼了队伍,提高了研究能力。

档案工作者既要“走出去”切身体验优秀文化,又要“迎进来”宣扬先进文化,更要“传承好”优秀历史文化,做好时代发展的忠实记录者。我局多次走进区委党校,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配套法规,扩大档案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派出3名科级领导和1名业务干部到区委相关单位工作;选派三批人员到江苏、陕西、浙江学习考察。同时,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培训中心开展全区档案干部培训,邀请档案界资深专家、学者授课,全区档案干部受益匪浅。

五、推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强化档案系统正风肃纪工作深入融合

局(馆)党组采取集中学、个人自学、座谈交流和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习十九大报告。班子成员一致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正风肃纪和反腐败的论述为抓好当前和今后的正风肃纪工作指明了方向。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要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坚决纠正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化“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专项治理,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营造政治上的青山绿水。

局(馆)党组在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整治“四风”问题,坚持做到“三个一”即抓实一项工作,对照要求及时修订规定要求,着重对改进工作、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内容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完善,为深化改进作风提供了清晰遵循;树牢一种精神,以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抓节点、抓“小事”、抓具体,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把握一个基调,坚持做到“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做好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协同推进,防止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反弹。

局(馆)党组坚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从讲政治、讲大局、讲党性的高度,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纪律意识,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作风切实履行档案职责和任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把十九大精神转化到推动档案工作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淀全区精神
海淀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虎虎生威见精神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海淀青少年们,欢迎回家!”
停课不停学 海淀青少展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