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开展针灸学通识教育初探
——以《针灸机理科学探秘》课程为例*
2018-02-14张汝祁何俊喜张永臣
张 晶 ,张汝祁 ,何俊喜 ,孙 岩 ,张永臣 ,卢 岩 △
1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3黑龙江大庆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4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刺灸技术和治疗方法,探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阐明针灸作用机理的一门学科[1]。针灸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该课程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交融的产物,针灸学的学科特点与通识教育理念不谋而合,适合作为通识课程在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开设。现以《针灸机理科学探秘》课程为例,探讨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开展针灸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建设与实践。
1 通识教育的理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又名”博雅教育“或”文雅教育“,源自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由教育既不立足于实用,也不立足于需求,而是为了心灵的自由。通过发展理性、提升智慧和道德水平,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共同内容的教育,其目的是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与心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2]。通识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通达、全面的教育,是个人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它是一种立足于平衡发展,坚持自由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
2 针灸学的学科特点
针灸学是传统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又有自身独特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内容博大精深,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法及针灸治疗等部分。其中经络、腧穴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经脉的循环规律和分布特点等理论基础知识比较抽象,通过取象比类法和思辨法阐释机理。如果没有中医学系统知识背景,初学者对这些理论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同时也对针灸学的推广应用带来一定阻碍。
3 《针灸机理科学探秘》课程简介
《针灸机理科学探秘》通识教育课程是介绍针灸专业课程的基础教育课程,该课程通过对针灸科学机理的阐释和讲解,引导学生在掌握传统针灸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应用现代人较易理解的现代科学语言去解读经典针灸理论知识和针灸机理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使学生拓宽视野、避免偏狭思想,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做出贡献。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医药院校的通识课程教育教学建设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切实提高学校通识课程教育教学质量。
4 开展针灸学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通识教育起步较晚,但在许多综合性大学已开展过积极的探索实践。目前地方高校在通识教育方面相对落后[4]。我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是具有五千年璀璨文化的文明古国,但在近年市场经济建设发展中,我们的一些传统美德及文化逐渐被冲淡;中医药作为我国的国粹,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通识教育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是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中势在必行的趋势[5]。针灸学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非常丰富,近年来不论在国际社会还是在国内,针灸疗法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使用,但是人们对针灸的传统理论和针灸机理不甚熟悉,这对针灸疗法的临床推广带来一定阻碍,因此在全社会推广普及正确的针灸科学机理相关知识显得十分必要,《针灸机理科学探秘》这门课程融汇了传统哲学辩证思想和现代生命科学的精准论述,对在校大学生而言,经过该课程的学习体验既能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掌握现代研究进展,因此,在大学开设《针灸机理科学探秘》,符合通识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是中医药高等院校比较适合推广的通识教育课程之一。
5 《针灸机理科学探秘》通识教育的教学实施过程
5.1 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 通识教育课程属于非专业基础教育课程,针对这一定位,制定针灸科学机理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掌握针灸学的基础理论、针灸科学机理和针灸效应客观规律的相关知识,熟悉作为患者应如何更好地配合治疗,以最大限度保证临床疗效,了解针灸为什么能治病。
5.2 精选教学内容,设置专题授课 围绕揭示针灸科学机理这一主题,从针灸作用理论的科学基础、针灸作用效应的科学基础、针灸作用效应的科学规律3方面开展教学工作,即是宣传针灸学的基础理论、针灸科学机理和针灸效应客观规律等一系列科学问题的研究成果,传播有关针灸科学尊重生命、注重养生保健的思想,传授有关针灸科学机理和针灸效应客观规律的相关知识,解读患者应该如何更好地配合治疗以最大限度保证临床疗效,了解针灸为什么能治病。通过该课程的教授,使学生领会应用现代科学语言解读针灸机理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本课程选取教学内容,系列讲座的题目分别为:第一讲:序言部分,介绍针灸机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历史历程;第二讲:对经络的科学认识;第三讲:对腧穴的科学认识;第四讲:针灸镇痛、针刺麻醉的作用效应与机理;第五讲:不同艾灸方法温度曲线变化特点;第六讲:针灸疗法作用效应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5.3 实践与理论结合,多措并举组织教学 教学实施中,采用理论授课与亲身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其中,理论课中采取传统的课堂传授的形式,教授传统理论知识;同时,为了将抽象的书本知识生活化而设置了实验体验课,将针灸学刺法、灸法技术中操作性较强的部分,如艾灸方法,通过“教师讲授-教师示范-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教师再示范-学生再动手操作”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亲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通识教育教学效果。《针灸机理科学探秘》系列讲座开设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关注,听课人数逐步增加,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手段,既给学生展示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又给学生介绍经典传统的针灸基础理论,使抽象、深奥、枯燥的知识变得直观化、形象化,并且提高效率,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教学信息量。
6 推广针灸学通识教育的反思
开展《针灸机理科学探秘》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体会如下:
6.1 明确通识教育目标 高校应重视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在整个大学课程结构中的重要地位[6]。通识教育不是公共选修课,不是某个专业的附属,也不是为理科学生有点文学艺术修养,文科学生懂点自然科学知识而设[7]。通识教育立足于全面均衡发展,注重自由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与专业教育共同构成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识教育中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将系统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领域内的知识沟通融合,融会贯通,提高大学生的思考能力、思维创造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竞争力。
6.2 提升通识教育品质 提升教育品质是保证教育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从《针灸机理科学探秘》课程教学中暴露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完善教学的各个程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授课师资、学习要求等方面精心设计,严格管理,完成更加规范的针灸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提升针灸学通识教育品质。
6.3 建设通识教育网络平台 从文化推广与传承的角度看,《针灸机理科学探秘》通识教育课程是对针灸学科学机理的科普和祖国传统医药文化的推广,而在互联网时代以网络教育作为推广平台是最高效的传播途径。教师可以与计算机技术专业人员合作,制作交互性较强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依托校园网络资源和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展示和管理《针灸机理科学探秘》的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互动,提升教学影响力,增加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途径,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大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能力,使更大范围的人们学习针灸科学机理相关知识,从中获益。
[1]王华,杜元灏.针灸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2012:1.
[2]吕有云.台北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其意义[J].教师教育学报,2016,3(2):47-54.
[3]甫玉龙,王同奇,李博,等.中美大学通识教育研究评述[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0-95.
[4]龙大为,何兰英.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评价[J].中国高等教育,2006(8):62-63.
[5]白鑫刚.新时期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教育探索,2008(2):14-16.
[6]李雪晶,周小江,谢辉.通识教育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实施的必要性及途径[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6):28-29.
[7]孙华.通识教育的理想类型[J].教育学术月刊,2015(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