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仁市发展全域旅游的做法及思考

2018-02-14刘过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4期
关键词:梵净山铜仁市全域

刘过

(铜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贵州铜仁 554300)

2016年,铜仁市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后,铜仁市就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明确“市级抓龙头品牌、区县抓精品景区、乡镇抓特色亮点”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创建工作,全域旅游保持了较快发展态势。目前,全市拥有世界自然遗产1处,风景名胜区10处(国家级3处、省级7处),自然保护区5处(国家级3处、省级2处),湿地公园10处(国家级9处、省级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2处,省级森林公园7处,A级景区25个(其中:4A级11个,3A级景区14个)。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同比增长45.1%,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9.1%。尤其是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成功,景区游客量“井喷”式增长。

1 主要做法

(1)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全域旅游发展。①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并调整充实了以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四家班子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的市旅游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②加强规划布局。开展了《铜仁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铜仁市“一带双核”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及重要节点控制性规划》等编制工作。目前,全市有6个区县已完成全域旅游规划编制。③加大政策支持。在全省率先出台《铜仁市全域旅游改革发展工作实施方案》。2017年,修订出台了《铜仁市促进旅游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试行)》。

(2)加强融合发展,夯实全域旅游载体。①推进农业与旅游融合。坚持“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碧江瓦屋、玉屏亚鱼郭家湾被评为“贵州省十大最美油菜花农事景观点”,石阡寻茶之旅被评为全省十大茶旅精品旅游线路[1]。②推进旅游与城镇化融合。启动铜仁古城“乡愁故园”建设,万山朱砂古镇入选最具魅力旅游小镇。全市修建了一批人行步道、自行车道,丰富了市民休闲游览场所。③推进旅游与大健康融合。大力推进医养结合等大健康产业,申报设立了贵州梵净山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梵净山景区成功申报“中国天然氧吧”,又荣获一块养生旅游金字招牌。

(3)加强设施建设,改善全域旅游环境。①交通网络便捷畅达。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完成了铜仁凤凰机场改扩建工程,开通了至泰国直飞,以及至北京、上海、广州等27个重点客源地航班,实现游客进出通道快捷化。②持续开展“厕所革命”。大力推进农业园区、城市休闲区、乡村旅游点旅游厕所改扩建,被国家旅游局表彰为“全国旅游厕所革命先进市”。③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改善。新建和改造游客服务中心14座,新增停车位3000多个。实现了4A级景区免费WIFI全覆盖,以及景区视频、门禁系统接入全省一站式服务平台。

2 存在问题

(1)全域旅游合力不够。①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全域旅游的内涵和发展认识模糊,部分区县仍停留在号召动员、一般任务布置阶段[2]。②统筹协调不够。部分地方旅游主管部门当参谋、谋大局、抓大事、统协调的力量较弱,对景区景点规划建设、服务质量等方面缺乏有效统筹。如:九龙洞洞口升级改造项目完成了主体工程,并已开园试运营,但至今未办理规划许可及用地等前期立项相关手续,导致后继工作无法开展。③管理体制不顺。除了碧江、万山旅游局改旅发委,以及江口旅游局单列外,其他县都是文化部门二级机构,旅游主管部门“小马拉大车”现象较突出。旅游资源开发权、管理权和经营权比较混乱,掌控在政府手中的旅游资源较少,且缺失旅游成果利益分享机制和景区景点利益连接机制。如:针对梵净山景区“天天小长假、周周黄金周”现状,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低,游客投诉增多[3]。

(2)服务配套设施不足。①公共配套设施缺乏。大部分景区景点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停车场、交通标识、公共厕所、垃圾处理等建设滞后。没有建立市级游客集散中心,重要交通节点(如铜仁凤凰机场、高铁南站)游客服务中心也形同虚设。②交通配套设施不匹配。部分地方城区与景区之间,景区与景区之间通达条件较差,缺乏旅游专线车辆,景区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较为突出。如:市中心城区至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只有18km,通达条件较差,至今未开通专线或公交车。③智慧旅游推进较慢。作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智慧旅游工作推进缓慢,旅游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偏低,难以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

(3)旅游产品供给短缺。①区域发展失衡。资源富集、交通区位优势好的区县抓旅游力度大,资源相对较弱的区县抓旅游工作进展动力不足。②旅游产品供给单一。景区景点门票经济占比较大,新业态旅游产品开发严重滞后,尤其是高质量高效益的旅游精品供给严重不足,满足不了市场需求。③旅游产业链短缺。旅游老六要素和新六要素功能布局不合理,尤其是旅游商品、旅行社、导游的供给严重不足,导致游客停不下、留不住、待不久、消费拉动上不去[4]。

3 意见建议

(1)强化高点站位,高标准谋划好全域旅游发展。①在总体谋划上强化全域理念。突显全域旅游“六全”发展理念,实现从部门管理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严格按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狠抓落实,制定《铜仁市全域旅游发展考核办法》,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②在推进实施中强化融合理念。要产业统筹,进一步做实“多规合一、部门联动、产业融合”的一体化机制[6]。要城乡统筹,重点改善城乡旅游公共交通,完善旅游标识标牌、旅游集散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要区域统筹,加强区县之间、区域内外的深度合作。③在宣传推介上强化核心理念。以“梵天净土·桃源铜仁”为总体旅游品牌形象,树立全域旅游一盘棋思想,突出地方特色优势,深化政府主导、行业联动、企业主体、媒体跟进的“四位一体”营销机制。

(2)彰显龙头效应,高起点打造旅游产业新热点。①着力抓好龙头品牌建设。强势推进“一带双核”建设,强化细化铜仁古城和梵净山大景区建设,切实抓好项目谋划和编制工作,尽快实施一批精品景区项目和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实现区域协调、城乡融合、产城一体、景城互动的大格局[7]。加快推进“一带”建设,统筹推进项目规划布局,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真正把“一带”建设成为一个没有边界、没有门票、主客共享、旅居相宜、记得住乡愁的山水田园大景区。②着力抓好精品景区建设。坚持各具特色、各塑精品景区,按照“点上先行、线上联动、面上推进、整体提升”的工作措施,强化7个区县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工作。③着力抓好特色亮点建设。着重选择资源禀赋丰富、自然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交通便利的乡村,有梯度、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3)突出区域特色,高质量加快多业态融合发展。①统筹做好“旅游+”这篇文章。制定出台《铜仁市“旅游+”工作实施方案》,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医疗、交通等领域深度融合发展,插上“全域旅游”的翅膀,将其业态延伸到一二三产业,实现旅游产业全域辐射带动。②统筹做实旅游后备箱工程。依托良好的生态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创新研发注册一批如“梵净山珍·健康养生”“梵净山水·泡茶好水”“梵净山绣·千年苗绣”等系列特色旅游商品,培育建设一批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及展销基地。③统筹做活智慧旅游城市。组建铜仁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重点建设好以导航、导览、导游、导购为主要内容的智慧旅游体系,打造“指尖上的服务”。④统筹做强法治保障。深入贯彻实施《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和《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

(4)化工作举措,高要求推进全域旅游助脱贫。①整合各类资源抓建设。认真落实省、市发展旅游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整合“美丽乡村”“组组通”“六绿工程”等资源,着力提升和改善旅游村寨基础设施。②加强规范管理促扶贫。健全乡村旅游星级标准体系,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休闲度假。抓好14个重点景区提质增效,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旅游路、发上旅游财。③开发乡村旅游商品助致富。结合梵净山珍系列品牌定位,打造梵净山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推动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和促销,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4 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析,铜仁市在全域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要结合具体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更好的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强化高点站位,高标准谋划好全域旅游发展;彰显龙头效应,高起点打造旅游产业新热点;突出区域特色,高质量加快多业态融合发展;完善设施配套,高水平优化旅游全过程服务;强化工作举措,高要求推进全域旅游助脱贫。

猜你喜欢

梵净山铜仁市全域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逸群小学
贵州铜仁市思南县第三小学
梵净山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我与梵净山茶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看雪——铜仁梵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