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及防控

2018-02-14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甲骨氏杆菌萎缩性

宋 薇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 鹤岗 154200)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慢性、渐进性传染病。以慢性鼻炎、鼻甲骨萎缩和颜面部变形为主要特征,病程长达2~3个月。病猪正常的呼吸道结构和功能逐渐受损,生长迟缓,成为僵猪。因其抗病能力下降,还易引发或合并其它感染,加重病情。本病几乎遍布全世界,我国近些年由国外引种传入,呈散发趋势流行,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之一。随着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本病的发病率略有增势,严重影响养猪企业的生产效益和成本运作。

1 病因及流行病学

病原体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I相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D型或A型)协同引起。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小杆菌或球杆菌,革兰氏阴性,病原性强,能产生坏死毒素。本菌通常在鼻腔可连续定植5个月以上,有时或长达一年之久。前者单独感染时,鼻腔病变程度较轻,如果两菌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时,则鼻腔结构和功能受损严重。这两种病原菌的抵抗力都不强,一般消毒药均可使其致死。

一般春秋两季多发,也可在猪场中终年存在。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性。环境应激和饲料应激等都可促使本病发生。各个品种及年龄段的猪均可感染,以2~5月龄仔猪较多。出生几天至几周的仔猪感染后才能发生鼻甲骨萎缩,5月龄以后的感染猪,一般只发生卡他性鼻炎和咽炎,成年猪感染后几乎不发病,但常成为带菌率极高的携带者。病原菌存于上呼吸道,从鼻腔伴分泌物排出,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而其他带菌动物也能作为传染来源使猪感染发病。现已证明犬、猫、鼠类、兔等是本病的自然贮存宿主,并能传播本病。特别是没有临床症状的带菌母猪,常能感染自己的仔猪。痊愈母猪长期带毒,可传染3~4胎。如果饲养不良、猪圈潮湿、拥挤,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2 临床症状

病猪首先发生断续性喷嚏、吸气困难和发鼾声。喷嚏之后,从鼻孔排出带血性的少量清液或粘脓液。鼻粘膜潮红充血。病猪表现不安,如摇头、拱地、搔扒或在饲糟边缘、墙角等处摩擦鼻部,常见不同程度的鼻衄。病猪鼻泪管阻塞,眼结粘发炎,流泪,眼角下呈黄灰或黑色斑块,称为泪斑。重症鼻甲骨萎缩,面部变形,形成短鼻猪或歪鼻猪。有的病例,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或邻近炎症的蔓延的感染,常继发脑炎或肺炎,或合并感染其它病菌,使病情恶化。病猪生长发育停滞,多数成为僵猪,严重影响育肥和繁殖。

3 诊断方法

如发现病猪打喷嚏、吸气困难,不断在周围器物上擦鼻,从鼻孔流出粘液性脓液,鼻衄;不断流泪,出现泪斑;颜面变形、呈歪鼻或短鼻状;病猪生长停滞等这类症状明显病例,容易确诊。对临床症状轻微或不明显的病例,可配合X透视进行确诊。也可以取病死猪的鼻盘部液体,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进一步确诊。

4 鉴别诊断

4.1 非传染性鼻炎 没有鼻和面部的变形,且容易治愈。

4.2 传染性鼻炎 病原菌由绿脓杆菌,有脓性、血性鼻炎,体温升高。当病理过程转移到软脑膜时,有神经症状,易死亡。剖检可见筛骨和蝶骨的骨膜上有出血灶。

4.3 传染性坏死性鼻炎 病原菌为坏死梭杆菌。鼻腔软组织、软骨有坏死,由内至外形成瘘管,流有腐败发臭的坏死性分泌物。

4.4 纤维性骨营养不良 与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一样见到呼吸困难,但无喷嚏。颜面骨疏松,硬腭膨大而突出于口中,使齿弓难以闭合,鼻甲骨不萎缩。

5 防控措施

5.1 治 疗 病情早期,选用磺胺剂药物和抗生素等敏感药物,并配合鼻腔冲洗等措施进行治疗,此方法可以减轻病状,停药后病情反复,要想彻底消除该菌,还需要联合使用金霉素或青霉素预防。病情晚期,可直接淘汰。

5.2 预 防 为预防本病发生,须采取如下措施:(1)严禁从疫区引进猪只,对必须引进的猪只要严格检疫,以保护健康猪群不受感染是防制本病的首要环节。(2)存在本病的猪场,应淘汰或隔离隐性带菌猪,特别是母猪,实行净化措施,切断传播途径。(3)应用磺胺剂、卡那霉菌、青霉素等,实行长期投与法(产前一个月,产后1~3个月),对本病有预防效果,可提高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4)妊娠母猪在预产期前2个月及1个月,皮下注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I相菌油佐剂灭活菌苗一次,下一胎在预产期前1个月加强免疫一次。也可使用二联灭活菌苗,控制感染。

猜你喜欢

甲骨氏杆菌萎缩性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说甲骨新缀所见的“南孟”与“奠子方”
甲骨释字四则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PCR检测方法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定种中的应用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