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狂蝇幼虫驱除效果研究
2018-02-14
(青海省黄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黄南 811599)
0 引言
羊狂蝇幼虫病是羊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症类型,其严重的影响到了羊的生长和休息,造成经济效益降低,因此,如何有效进行羊狂蝇幼虫病防治和驱除是羊养殖中的重点。
1 羊狂蝇幼虫病概述
1.1 羊狂蝇幼虫病论述
羊狂蝇幼虫病又被称羊狂蝇蛆病,病原羊狂蝇其体表呈现出一种淡灰且具有金属光泽的颜色,体形和蜜蜂比较相似,头部比较大且呈黄色,触突短小其如同球状,头胸有大量的凹凸小结,其腹部具有银灰色和黑绿色的斑块。对于羊狂蝇幼虫来说,其具有2个黑色的后气孔,第1期的幼虫呈现出一种淡黄白色,体表长有大量的小刺,第2期的幼虫体长一般比较长,有2O~25 mm,第3期的幼虫呈现出一种棕褐色,其前端长有2个黑色的口钩,后背隆起,并且各节都有深棕色的横带,各节的前列都有数列刺。羊狂蝇在温度12℃的环境下开始活动,其幼虫一般沿鼻粘膜进行移行,主要定居在其鼻旁窦进行生长。
1.2 羊狂蝇幼虫病症状
在羊狂蝇幼虫病发病的初期,其鼻孔一般会出现流清亮的鼻液现象,羊会出现经常摩擦鼻部的情况,还会伴有咳嗽,体温在39~40℃的范围内,在发病的中后期,羊的鼻孔会间断性的流脓性的鼻液,并且鼻孔还会有鼻垢形成,出现一定的呼吸困难,并伴有咳嗽,面部增温和浮肿比较严重,另外,羊的内眼角下方的面骨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圆形隆突,其产生的针头容易刺人,如果用注射器进行回抽,则可以抽出一定的白色混浊或者脓性的液体,通过检查羊的鼻腔,会发现粘膜发生了红肿、增生或者破溃的情况,偶尔还可以见到幼虫,一旦幼虫移行进行到羊的颅腔或者脑部,羊就会出现转圈、麻痹 或者痉挛的症状。
1.3 羊狂蝇幼虫病的发病机理
羊狂蝇的幼虫一旦寄生于羊的鼻腔,其幼虫就会在羊的口钩以及体刺部位沿着鼻腔的粘膜进行移行,然后移至羊的鼻旁窦,进而就会造成其部位的粘膜损伤,如果这种病原微生物在这些部位经过伤口而侵入到粘膜下,则就会引起更加严重的炎症,主要表现相互流鼻液、腔道狭窄、粘膜红肿、窦腔堵塞 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炎症长期受到虫体侵害,则羊的鼻腔以及鼻旁窦的粘膜就会发生增生或者坏死,严重的话骨胳还会发生坏死或者穿孔,其炎症如果发生蔓延还可能引起脑膜炎症,对脑部产生刺激。由于羊的鼻腔长期处在一种狭窄的状态下,还可能引起羊的呼吸困难,进而造成其肺的舒缩,甚至会导致羊的肺气肿、褐变[1]。
2 羊狂蝇幼虫驱除试验
本试验的试验羊选择河南县6户羊养殖户的品种,进而选择那些疑似具有羊狂蝇蛆病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羊进行试验,然后以每一个自然户来作为一个试验组,进而从每一户羊群中挑选出相应的疑似患有羊狂蝇蛆病羊作为试验羊,对第1组羊使用阿维菌素透皮溶液按照0.5 mg/kg体重给剂量,并沿着其背中线的皮肤来进行浇泼给药,对第2组的羊使用伊维菌素注射液按照0.2 mg/kg体重给剂量,并用相应的无针头注射器来进行灌服,对第3组的羊是使用伊维菌素片0.2 mg/kg体重给剂量,然后进行灌服,对第 4组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从第5 d开始试验羊流鼻等症状减轻,但从投药后30~40 d剖检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驱虫效果均达标,透皮组阳性率、驱净率、注射液口服组阳性率、驱净率、片剂口服组阳性率、驱净率均为100%。[2]
3 羊狂蝇幼虫病的诊治
对于羊狂蝇幼虫病的早期治疗来说,一般选择使用1%的伊维菌素按照0.2~0.3 mg/kg体重进行皮下注射,或者使用20%的敌百虫水溶液按照0.15 g/kg体重进行喂服,用药1次,对其每侧的鼻腔用20%的敌百虫水溶液20 ml进行冲洗,然后再用一定的板蓝根注射液进行冲洗,一般每日或隔日进行1次,连续使用3~5次,对于羊狂蝇幼虫病的中晚期病羊来说,尽快采取手术治疗。另外,还需要对羊狂蝇幼虫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选择在3月、6月和11月来用 1%的伊维菌素按照0.2 mg/kg体重进行皮下注射或者使用20%的敌百虫水溶液按照0.15~0.2 mg/kg体重进行喂服;也可以使用20%的敌百虫水溶液5 d来进行1次喷鼻,或者还可以使用40%的敌敌畏水溶液按照1 ml/m³进行羊舍喷雾,将羊群放置于此雾气中15 min后进行放出[3]。
4 结语
综上所述,羊狂蝇幼虫病对羊生长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实现对羊狂蝇幼虫病的控制和处理,就需要严格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这也是保证羊养殖的必要途径。
[1] 彭毛.贵德县羊狂蝇幼虫驱除效果比较及示范应用[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4,44(4):20-21.
[2] 伍有才,李建荣,段银河,等.羊狂蝇幼虫病的诊治与预防[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27(1):88-89.
[3] 蔡进忠.伊维菌素干混悬剂对羊狂蝇蛆的驱杀效果试验[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6(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