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生态水利规划打造优质的水文环境

2018-02-14宁黛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5期
关键词:恢复能力水文水域

宁黛

在当前生态水利工程开展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规划作为正确开展的最基础条件,也是生态水利工程正常发挥作用重要保证。在实际规划过程中,需要与实际的水文资源环境相结合,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确保水利工程建设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水文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

1.1 科学合理的生态水利规划能够保护水文环境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开展生态水利规划,这是实现水文环境保护的最为基本的保障条件,同时也能够使水文环境能够更好的维持自身的整体性,减少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水文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实际生态水利规划过程中,地区的水文环境是生态水利规划的重要依据,针对于实际的水文环境进行考虑,尽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对水文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对水文环境的有效保护。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贯彻环保意识,同时不宁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确保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1.2 生态水利规划会减少水利工程对环境的破坏

普遍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对水文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但通过开展生态不利规划,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水利工程施工中对水文环境的影响。即在保护水文环境的基础上开展具体的水利工程施工,并通过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来降低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水文环境的破坏。通过合理的生态水利规划来解决水文环境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同时还要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针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判,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对应对,最大限度的降低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对水文环境的有效保护。

2 开展生态水利规划的原则

2.1 保护水域整体性

由于地区水利工程项目会对当地水域的水文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如会改变河流流向和水每亩结构,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时,需要重视对水域整体性的维护即要保证水域环境和周边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并合理安排工程要素,确保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 维护水域自我恢复能力

人们兴建水利工程项目的根本目的是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节,以便于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但自然流域的水域本身就具有自动调节和恢复的能力,不能因为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而破坏这种原始调节和恢复功能,否则必将对水域内及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生态水利规划必须充分考虑自然流域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在充分尊重水域自我恢复能力的基础上进行。

2.3 保证工程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通过开展生态水利规划,不仅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需求,同时还要保证水利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在实际生态水利规划过程中,要满足水利工程项目设计和建设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要兼顾到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各项要求。即在水利工程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保证水利工程规划方案要与工程质量标准要求相符,同时还要与生态学理论相结合,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保证水域环境稳定的基础上,确保能够实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2.4 保证水域的空间异质性

现实中,水域内部的生态环境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由许多小规模的生态环境组成,这些小环境之间既具有异质性,又能通过彼此之间的联系来确保整个水域的生态平衡,而这就要求生态水利规划必须保障水域环境内的这种空间异质性,不能对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造成较大破坏。

3 开展生态水利规划打造优质水文环境的具体措施

3.1 强化水利工程整体建设效益

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包含着很多的内容,除要满足供水、防洪以及灌溉和发电等要求,还要对周围的水域植被以及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构建,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生态水利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合理性、安全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水利工程项目规划建设的整体效益。

3.2 提高生态系统自身的恢复能力

生态系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会存在较多的因素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针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为干预问题的存在,会对生态系统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重视提高生态系统自身的恢复能力,这样可能有效的维持生物群落的正常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3.3 景观、生态之间的整体性管控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对河流等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或者破坏,所以应当对河流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恢复,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应当确保其根据大景观尺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操作,而非在短时间或者小景观尺度范围内开展各项工作,即在生态水利规划过程中,应当做好景观与生态的整体性管控。

4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开展生态规划,可以为水文环境带来积极的作用,而且在保证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还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即通过开展生态规划,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对生态环境和水文环境的有效保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水利工程生态规划给予充分的重视,并运用科学的规划方法来推进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确保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符合,全面提升水利工程设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路文斌,平措卓玛.基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江西建材,2016(01).

[2]李长生.论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18).

[3]颜迅.论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5(27).

猜你喜欢

恢复能力水文水域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
城市水域生态景观设计探讨
不同小麦品种苗期抗旱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评价
容灾备份系统灾难恢复能力评估指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