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于BIM技术的市政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

2018-02-14刘洋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5期
关键词:算量工程量准确性

刘洋

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美国及英国等发达国家,已将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市政工程造价行业,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在我国,市政造价管理行业正逐步推广应用BIM技术,使市政造价工作更趋向国际化与信息化,不仅大大提高了市政工程项目参与各方之间的沟通及文件传递等的工作效率,也能及时、准确地提供市场信息,使造价工作更为合理和精准。

1 BIM技术概述

1.1 BIM技术

BIM技术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建模技术的简写,是以工程项目的各项数据信息指标等为基础,建立可视化多维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将工程项目相关信息均写入模型中,并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可使市政工程参与各方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沟通与协调,实现工程成本、质量、安全及进度等工作的全过程信息管控。

1.2 BIM技术的特点及优势

1.2.1 可视化

使用BIM技术构建的模型,包含工程项目的各项信息数据,诸如建筑、结构、管线、设备等,并且其具备的三维显示功能,能更加清晰和直观地显示出工程各组成部分,乃至工程的细部构造,使项目展示方式更加友好,便于识图、修改、调试等,也使得工程项目参与各方在沟通中,基于可视化模型更加顺畅和便捷。

1.2.2 优化造价管理

(1)节约“算量”时间,提高“算量”准确性。目前,我国大部分市政工程的造价工作中,“算量”和“计价”为两大组成部分,其中“算量”占用大部分的时间,对于较为复杂的市政工程,“算量”所需时间更长。BIM技术拥有的自动算量功能,避免了重复建模或手工“算量”的繁琐,节约了大量时间,减少了人工对准确性的影响,所得工程量更加客观准确。

(2)协调市政工程各参与方的工作。一项市政工程的完成,往往需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造价评审单位之间相互沟通协调,而BIM技术就相当于给参与方提供了一个“公用平台”,将与市政工程相关的各项资料都存储在同一个“平台”上,有效减少了因各方沟通不畅造成的数据遗失和工程量计算失真,大大提高了造价的可控性和准确性。

2 BIM技术在市政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大多数市政工程,比如城市道路、地下管网、桥梁、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等,都具有造价高、难度大、施工复杂、质量要求高、工期短等特点,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大,传统市政工程的造价管理数据收集、工程量计算、组价耗时长、准确性较低;各部门协同性低;数据更新和存储不及时,常常事半功倍,将BIM技术应用在市政工程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中能有效规避传统造价方式的缺陷,大幅提高造价工作效率。

2.1 BIM技术在决策阶段的应用

市政工程决策阶段的经济效益比选基于项目投资估算,现阶段的项目投资估算主要采用指数估算法、系数估算法及概算指标估算法。但目前,因数据共享性较差,大部分投资估算使用的估算指标可靠性较低。将BIM技术应用于投资决策阶段,能充分发挥其大数据的优势,所得估算指标准确性高,计算速度快,有助于提高方案的经济效率比选效率,快速得到最优方案。

2.2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在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美观性的前提条件下,选取最为经济的设计方案对节省市政工程的总造价至关重要。通过使用BIM技术,工程设计方案写入模型中,能够自动输出相应的工程概算,与传统的设计完成后提取工程量再输入概算系统中的方式相比,更加快捷。进行设计方案的比选时,只需在软件中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工程概算值就随之改变,导出不同方案的概算进行横向对比,能够直观和快速地选出最经济的设计方案,为市政工程总造价的有效控制奠定基础。

2.3 BIM技术在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在市政工程招投标阶段,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可将各投标单位的投标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直接影响最终的施工合同价款,因此在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招标控制价编制方法是按照图纸,利用广联达等软件建立算量模型,得出工程量,对于某些细部结构的工程量还需辅以手工计算,然后编制工程量清单,将工程量输入清单中,最终得出总造价。建模、计算和清单编制的过程相对繁琐,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使用BIM技术,能够直接将工程量导入组价软件,避免重复建模和工程量计算,有效减少了工程量计算误差,降低了传统计算过程对各部门之间有效沟通的依赖性,极大地提高了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效率。

2.4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市政工程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而且工期时间跨度大、市场因素变化快,会产生工程变更、工程洽商、索赔等不可预知的因素,在变化发生时,往往建设单位和造价评审单位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的数据,使得过程控制时常存在偏差,加大了造价控制的难度。BIM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不可预知因素不能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的问题,能够将施工过程发生的变化及时输入BIM模型,得到造价变化,实现进度过程中的动态成本控制,同时也减少了数据失真、丢失的现象,为竣工阶段和使用阶段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2.5 BIM技术在竣工阶段的应用

市政工程竣工结算阶段,通常需要整理大量数据,包括施工图纸、竣工图纸、工程变更单、洽商单、签证单、发票、电子档案等,汇总并重新计算工程量,并对清单外的新增项目进行组价,工期较长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资料遗失和漏记的情况时有发生,使得造价编制及评审过程无从取证,准确性降低,也耗费大量时间。使用BIM技术,实现了工程全过程的数据跟踪,结算时检查和修改错误项,汇总计算即可,保证了竣工结算工程量和造价的准确性。

2.6 BIM技术在使用阶段的应用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只是工程建设完成的标志,而不是工程造价管理的终结。市政工程在投入使用阶段的项目后评价,能有效评判项目是否达到投资决策时确定的目标。BIM技术的应用,使得市政工程自决策阶段到使用阶段的所有资料形成了全面的数据库,实现了工程的全面数据统计、比对和分析,找到项目后评价和预期效益间的差距,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为后续类似的市政工程提供参考。

3 结语

将BIM技术应用到市政工程全寿命周期的造价管理中,有效提高了造价工作的效率、准确性和可靠性,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资源。目前,我国BIM技术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市政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积极配合,共同推进BIM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未来随着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逐步深化,必将带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实现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化、精确化及高效化。

[1]黄恒振.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9):56~59.

[2]张 勤.BIM 技术推动建筑行业变革[J].福建建筑,2011(6):119~120.

[3]宁 冉.探索市政工程的 BIM 之路[J].中国建设信息,2014,20(10):45~48.

[4]方后春.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

[5]贺灵童.BIM 在全球的应用现状[J].工程质量,2013(03):12~19.

猜你喜欢

算量工程量准确性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基于Revit模型的算量方式对比研究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算量软件中的应用
路基设计横断面复测公路工程量及中间分次计量工程量的计算
为桥梁领域的示值准确性护航
浅谈工程算量软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
铁路站场EBS工程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