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在六盘水市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
2018-02-14伍献能
伍献能 余 婷 何 帅 付 刚 刘 明
六盘水市虽然是因三线建设而兴建的一个新兴工业移民城市,但地域条件及民族组成较为复杂。在当今城乡一体化大发展的今天,六盘水市和我国大多数城市一样,也受到全球化思潮的影响,城市建设千篇一律,各式各样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使城市丧失了生命力和活力,大部分城市景观的设计也都是从国外景观设计中建立基础和寻求灵感,本土地域传统文化严重缺失,我们引以自豪的民族文化村寨、建筑、风俗、手艺等,却到了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实际上,融合了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农耕文明一直都是构成我国景观设计体系的重要元素,现代景观设计师更应该转变观念,在景观规划和实践中回归自然,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充分发挥农耕文化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
因此,农耕文化应该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景观设计的灵魂要素之一,如何大力挖掘农耕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进行继承和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1 六盘水农耕文化的历史沿革及景观应用现状
早在我们的祖先学会使用石器来生产最原始的农具开始,农耕文化便开始形成和发展。先秦时期中国民间流传的《击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农耕文化作为我国存在最为广泛的一种文化形式,代表着我国传统农学思想、农学典籍、耕作制度、生产结构和生产技术,代表着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是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幅员广袤、民族众多,各自的农耕文化都有着独特的精神理念和地域特色,包括北麦南稻、梯田平川、沙漠水田及相应的生产方式、耕作周期为代表的各种农事形态和过程,以及与农业相关的各类语言戏剧、传统节日、祭祀信仰和民俗习惯等。
六盘水市是贵州省内发现早期智人的地区,“盘州市大洞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制品及工具,水城硝灰洞的“水城人”以及六枝的“桃花洞人”等这些发现,标志着六盘水地区很早以前就有了人类农耕生产活动。六盘水在春秋时期为牂牁国的地域,战国时期为夜郎国属地,金属工具产生与使用使得六盘水地区的农耕文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汉朝时期中央政权在六盘水境内设立郡县,并推行了屯田政策,东汉后屯田制又逐渐瓦解。后又随着流官制度的推行,六盘水境内农业生产方式大为改进,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现如今六盘水境内农耕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械化的运作,多样化的作物培养技术使得粮食产量大大提升,“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正逐渐被时代所淘汰。
近年来,六盘水市作为曾经的资源型城市正朝着旅游型城市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多民族聚居、多民族文化注入、民俗活动百家齐放、山地农业观光与体验都成为六盘水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如历史悠久的古人类遗址文化、妥乐古银杏文化、凉都·月亮河夜郎布依生态园文化、长角苗文化、哒啦仙谷农业观光文化等。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的不足,包括农耕文化资源保护不到位、开发力度不高、景区文化特色不鲜明、基础设施薄弱等等。如哒啦仙谷是一个以生态农业观光园为主的4A级农耕文化体验区,却也存在较多问题。①民族文化特色的缺失,哒啦仙谷所处的脚村,作为一个彝族、汉族为主的聚居地,民族文化作为地域农耕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景区缺少相关民族文化体验区,景观小品雕塑缺乏生命力,大量使用国外的小天使雕塑、摩天轮、花架或飞机作为背景,而忽略了本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②园区农耕文化资源单一,整个园区仅以花卉和其它少数农作物品种种植为主,而忽略其它农作物的季节性,导致园区3~7月观光性较强,而其他季节则是游人寥寥无几,一片荒凉景象;③景观雕塑小品的设置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认同感,大量使用水土不服的西方景观要素。
2 六盘水农耕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
2.1 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文化景观的定义最早是由美国文化地理学家索尔(C.O.Sauer)提出来的,他将其定义为“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1]。我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奠基人李旭旦教授认为“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2]。根据目前主流的定义,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可分为物质(行为、建筑、空间、结构、环境)和价值(人居文化、产业文化、历史文化、精神文化)两大系统[3]。而农耕文化从我们的祖先学会使用工具开始,便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到至今,形成了一套以农民农业生产、生活为主,农民自身娱乐活动和文化习俗为中心的有别于其它文化景观的独特类型。
2.2 乡土植物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
农耕文化在植物造景中的应用则以农作物或乡土植物的种植作为其基本特征,据《西湖游览志》记载:"南山胜迹中有宋藉田,在天龙寺下,中阜规圆,环以沟塍,作八卦状,俗称九宫八卦田,至今不紊",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正月,宋高宗赵构为表示对农事的尊重和对丰收的祈祷,采纳了礼部官员的提议,开辟籍田于国都南郊(即目前的八卦田遗址处),并种植籼稻、糯稻、大豆、茄子、绿豆、粟、红辣椒、四季豆等农作物。由此可见宋朝即出现了农作物在景观中的应用。
农作物在景观功能塑造中具有与花草树木大体相同的作用,可满足人们对植物体量、姿态、色彩、质感和芳香的需求,可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植;同时,还具备一些其他植物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在景观空间氛围营造中农作物更能使人感到朴实、清新、亲切和自然,对于长期处在喧闹的城市的人来说,青青禾苗、油菜花海、金色麦田,更具吸引力。除了能给城市的人们提供一个亲近自然的机会,还能使城市的孩子们零距离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增长和丰富自身知识储备。
由于植物具有很明确的地域性,它在景观中一直作为一个反应自然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存在,植物景观设计的特色和区别成为了现代景观优劣的重要辨析内容之一。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一般地区海拔在1400~1900m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貌景观以山地、丘陵为主,还有盆地、山原、高原、台地等地貌类型,受低纬度高海拔的影响,以玉米、马铃薯、荞、水稻、花生、油菜等农作物种植为代表,还有银杏、刺梨、猕猴桃、山楂、樱桃、批把、杨梅等特色经济作物,并且诞生了以农作物为名片的多个民俗村寨,如“古银杏之乡—妥乐村”、“杨梅之乡—发耳”等。
2.3 地域建筑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农耕元素赋予不同地域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包括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等特有民族,不同的民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造了独有的建筑文化特色,如苗族的吊脚楼建筑、布依族的半楼房或平房建筑、侗族的鼓楼建筑、土家族的茅草屋、土砖瓦屋建筑和彝族的土掌房或方型碉楼建筑等。
六盘水春秋时期为牂牁国属地,战国时期,市境内为夜郎国属地,由于当地海拔高、木材少,当地山区居民多“砌石为墙”,屋顶铺石片或瓦片,做成屯堡式的建筑,石墙、瓦顶、木穿斗、石碉楼、石围墙、石城墙等,构成六盘水市独特的屯堡文化景观。还有当地彝族将信仰神物鹰立于屋脊正中,牛角置于檐角(地域不同,放置位置亦不同),寓意镇守四方,勤劳勇敢。同时,在位于盘州市的妥乐村,当地气候湿润温暖,生长着大量的木材,出现了大量的木质建筑,建筑多采用穿斗式建造,房屋以两层三开间较为常见,木质色的屋身,黑色瓦片的屋面,整个村落依山傍水,错落布局,村中清澈透明的小溪、溪上的小石桥还有遍地金黄的银杏叶将整个村庄点缀得美轮美奂,置身其中仿佛忘记了整个城市的喧闹声。房屋周边放置有许多锄头、铁犁、箩筐、扁担和簸箕等农用工具;当地居民多会在自家屋前或屋后用篱笆围一小块地,篱笆里种植农业作物,边上种植小银杏树或灌木等观赏性植物,一幅充满诗意的田园山水画卷屹立眼前。妥乐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正是当地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真实写照。
农耕建筑较城市建筑最大的不同在与建筑材料与规模的差异性,农耕建筑多用石块、木材、泥土、茅草、砖瓦等自然材料,整个建筑朴素淡雅,规模较城市建筑小巧精致。在城市景观的应用中可以将传统工艺建造的篱笆、亭子、花架、瓜棚、竹屋等用于小品建筑;在小型功能性建筑中可以用石块或木头建造基础和屋身,用茅草或竹竿加以装饰屋面。
除建筑本身样式外,还应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融合,以妥乐村为例,应注意保留前庭后院的空间布局形式,可在前庭里用篱笆围一小块地,地里种植相关农耕经济作物,农耕建筑周边辅以种植花草树木等绿化景观植物,使其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境界;同时,在后院将农耕场景重现在现代城市景观中,将相关农具、生产和生活用品布置在后院的适当位置上即能获得较好的景观效果,如:水缸、织布机、石磨、水缸、鸡笼、猪槽,锯子等,值得注意的是,最好使用破旧的或以前使用过的农耕情景器具,而不要使用崭新的器具,相比新的器具沾上泥土和汗珠气息的旧的东西更能引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共鸣,也可在建筑的石墙或木墙墙面上悬挂玉米、辣椒、大蒜或稻谷等收获的农作物,表达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农耕场景的表达建立在以上各物质表达之上,包括农耕生产场景和农耕生活场景,是农耕文化景观物质元素中与人最为相关的一部分[4]。通过设置相关农耕情景雕塑小品,如:牛耕地、田间劳作、小孩玩乐、妇女织布等农耕场景,烘托出浓郁的农耕田园文化气息。除此在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农民生活植入当代城市农耕文化景观中,让他们成为景观的一部分,让城市中的游人体验原滋原味的农耕文化生活。
2.4 地域文化习俗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
风俗习惯要素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三大方面内容,城市农耕文化景观中风俗习惯元素可以通过景观表现或者活动来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可视性元素的引导[4]。贵州省是全国较为落后的内陆省份,六盘水作为贵州西部城市,受六盘水市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影响,过去交通极为不便,大山把六盘水市隔绝在中原文化圈外,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六盘水这片土地上得以保存了30万年以前的古智人遗迹,得以诞生璀璨的夜郎文明;得以延续和传承了明、清江南民族文明;得以创造出乌蒙山腹地凉都文化品牌[5]。截止2016年,六盘水少数民族人口89.27万人,全市共有少数民族44个,其中以彝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回族、仡佬族、水族等7个民族为主,不同民族保存了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习俗。六盘水市传统文化习俗资源详见表1。
3 小结
经过调查分析,建筑、饮食、民风、民俗、工艺、语言、文字、音乐、服饰等都可以成为城市农耕文化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景观设计时将其中蕴含的民族元素加以抽离、解构和整合等处理,使之成为新的景观要素,直接运用到铺装、小品、雕塑、浮雕和建筑装饰中来,在继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升华了城市景观文化的内涵。例如将长角苗的石砌建筑、彝族的土掌房和碉楼建筑、回族的清真建筑、妥乐传统穿斗式民居建筑等用到城市农耕文化景观中来,并将其民族符号做成建筑外部装饰,如彝族虎的图腾和苗族鸟的图腾,可以充分体现地域文化景观特色。在节日习俗中的表达方式有景观表达和活动表达两种方式,可以将传统民族节日做成景墙、壁画或者浮雕,例如将彝族的婚嫁习俗和火把节做成景观壁画或浮雕直接展现给人们,或将地域突出的节日习俗体现在情景小品中,小品的设计也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将苗族芦笙比例放大,加以现在的工艺将其作为休憩的凳子;将民族服饰的花纹加以结构分析,做成公交站台;将民族的图腾做成景观雕塑小品;也可以将民间的剪纸工艺作为农耕建筑的门窗花纹图案;还可以彝族火把节的火把加以抽象和放大做成一个景观柱、柱上雕刻彝族的民族文字或节日场景的柱画。对于不突出的节日习俗则通过相关具体活动表演向人们展示,让人亲自体验民族习俗的魅力和精彩。传统礼仪的表达则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节日活动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宣传,或者通过文化长廊、景墙、铺装、壁画等方式进行景观表达,在文化长廊中用相关照片和壁画向人们展示礼仪传统,在景墙上生动地刻画农耕时期传统礼仪,并可辅以民族特有的文字加以描述,在铺装上可用相关民族图案纹样或图腾加以对传统礼仪的理解,烘托强烈的地域农耕文化景观氛围。
本研究通过对六盘水市农耕文化历史沿革、现状、类型和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意见,可以为六盘水地区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以及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1]查别林.景观概念和景观学的一般问题[C].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李树华.“天地人三才之道”在风景园林建设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探解——基于“天地人三才之道”的风景园林设计论研究(一)[J].中国园林,2011(06):33~37.
[3]汤茂林.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0,19(01):70~79.
[4]赵书艺.农耕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与表达[D].南京林业大学,2016.
[5]肖波.人文城市建设研究—以六盘水建设为例[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