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魏氏梭菌病的症状和防治

2018-02-14陈芝鹏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魏氏梭公猪种猪

陈芝鹏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八庙镇畜牧兽医站,广元 628483)

1 发病情况

1.1 流行病学

猪魏氏梭菌病是一种常见的流行病,冬天是这个病发病的高峰期,尤其是当气候异常的时候,这种病就开始流行起来,并且不管什么年龄或者品种的猪都可能患病,而且仔猪和公猪发病率较高,再猪的死亡率也较高。成年猪发病死亡率低于仔猪,这种病发病突然,而且病程迅速,对于仔猪来说是致命的威胁,因为仔猪患该病的死亡率极高,尤其是一周龄内的仔猪。

1.2 病原学

魏氏梭菌可产生多种毒素,根据所分泌的主要毒素,我们可以将其分成A、B、C、D、E不同的类型,但是往往A型比较容易人,而B、C、D型更易感染到动物,因为它与动物的肠胃关系密切,该菌的形态是粗大杆菌并且两端钝圆,没有鞭毛。它属于一种厌氧菌,对于营养要求以及氧气要求都不高。

1.3 发病案例

四川某猪场有多窝仔猪突然发病,甚至有一头突然倒地,病情较急且病程较短,甚至会让人误以为是中毒所致,而且同时伴有腹泻的症状,有的病情严重的出现了死亡,有的病情较轻的经过卡那霉素以及泰乐菌素的治疗,并且稍微稳定了一些,但是效果也不显著,病死率仍然接近50%。

2 临床症状

患病的仔猪体温会升高到大概39~40.5℃,呼吸也会加快平均60~80次每分钟,它的病程短发病时间快,且死亡率非常高,有的甚至在几分钟或者几十分钟内出现死亡,表现为腹部肿胀、食欲减少、且精神状态不佳、有时甚至会口吐白沫、乱闯乱撞、转圈倒地、全身肌肉抽搐、呻吟、乱叫、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且患病的仔猪粪便呈现的是深绿色和褐色,有时甚至会有血便的现象,并且伴有恶臭味,如果与大肠杆菌一起感染了甚至会出现脱水消瘦,呕吐不止的现象,可能导致猪的体质变弱。

不同的猪其临床表现不一样,种公猪发病会出现精神不振、口吐白沫、肌肉颤抖、呻吟、甚至呼吸困难的症状,第2天死亡后的腹部明显肿胀。仔猪如果发病的话首先其体温会明显上升到40~40.5℃左右,然后其粪便以黄红色和褐色居多,并且伴有恶臭,严重的甚至倒地身亡,病程大概是1~3 d。发病的肉猪的表现是体温升高到40.3~40.5℃左右,粪便的颜色呈褐色,并且也伴有恶臭,且其食欲不振,精神萎靡[1]。

通过对死亡的死猪剖检我们可以发现其大部分是以肠道出血为特征,病变的肠壁为深红色,胃表面的浆膜充血,胃黏膜甚至会脱落,胸腔和腹腔的积液呈浅红色。肺中充血和出血,气管与支气管中会含有白色泡沫[2],空肠中充满血液和其体以及一些组织碎片,对单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可以发现其革兰氏呈阳性、且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

3 如何防治

(1)可以在全场的猪饲料中添加药物:例如可以在每吨的饲料中加入500 g的电解多维以及200 g的泰乐菌素,连续使用7 d,然后间隔1周再连续使用7 d,就可以达到预防的作用。

(2)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对猪场要及时清理,保持猪舍的凉爽,通风以及干燥,饲料也应该要营养科学,夏天要保持猪舍凉爽、冬天要保持猪舍温暖,定时对猪舍进行杀毒消菌,同时也应该降低饲养的密度,将患病的猪以及健康的猪要进行及时的分离,确保疫情不在猪群中传染[3]。

(3)对于种猪要采取接种疫苗的方式来预防:可以使用魏氏梭菌的接种疫苗对母猪进行接种,临产前30 d接种1次,2周后再加强1次,这样母猪就能产生免疫,仔猪出生后就能从母乳中获得免疫,这样就保证了仔猪安全渡过免疫区。如果是种公猪的话应该每半年接受1次免疫的接种。

(4)加强产房管理:对猪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杀毒,接生前对母猪的奶头进行杀毒处理,避免仔猪从母乳中吸收到病菌,胎衣及尸体也应该进行及时的杀毒处理,这样可以明显的减少该病的传播。

(5)药物治疗:对于一些在临床中分离出来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将有效的药物混入饲料中作为一个基础治疗,对于一些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6)及时处理病猪,当发现有疫情的时候应该立刻隔离,对死猪或者病猪进行处理,严禁对尸体进行乱扔乱处理,必须做到彻底的消毒才能防止疫情传播。

(7)以防治为重点:对于一些易患该病的种猪进行疫苗紧急接种,间隔2~4周注射2次,加强免疫注射,可以防止疫情加重,也能够明显提高免疫能力,也可采用本地分离的菌株,经甲醛灭活以后加入AL(OH)3制成灭活菌。

4 总结

魏氏梭菌病发病突然,病情突然且周期较短,死亡率也较高,同时不分季节不分年龄的猪都可能发病,因此许多种猪发病都因为来不及治疗而死亡了,如果等到其表现出临床症状,那么往往会来不及进行治疗,另外这种病也给猪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该病如果较严重则没有治疗价值,可以放弃治疗,直接进行无害化的处理,如果想要改善这种情况就只能以防范为主,给种猪提供接种的防范疫苗,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药物治疗,改善饲养管理,加强产房的建设以及猪舍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处理,提高猪的免疫抵抗力,防止该病在猪群中进行蔓延,但是目前对于不同类型的魏氏梭菌病的发病率还有待探讨,以及不同年龄段的种猪其易患魏氏梭菌病的类型也还不确定。

参考文献

[1] 张雪梅.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治疗[J].现代畜牧科技,2016(1):66.

[2] 唐景山.猪魏氏梭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6(10):141.

[3] 朱云章,康乐安.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治体会[J].吉林畜牧兽医,2018,39(1):27.

猜你喜欢

魏氏梭公猪种猪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