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死亡率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018-02-14张信
张信
(石家庄市平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两河分站,石家庄 050400)
1 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分析
1.1 压死冻死
在母猪产子之后,可能会因为环境而导致脾气暴躁这时就很容易误伤仔猪,而仔猪始终身形较小,不能及时躲开,或者是仔猪在母猪身体下取暖的时候没有注意就容易被压死或者踩死了[1]。仔猪出生之后,由于自身的免疫力并不是特别的强大,身上的被毛比较少,皮下脂肪储存也不足导致体温调节能力较差,这时如果外部环境温度急剧的变化的话,仔猪就会因患病导致仔猪的受寒而冻死。
1.2 饿死病死
在母猪生下仔猪之后,可能会有无奶或者少奶的现象出现,如果饲养员处理措施不当,没有正确的进行催奶很容易引起母猪乳头的损伤,食欲不振从而导致营养不良。很多母猪的年龄偏大,会有很多乳房性的疾病,也引起了产后的泌乳能力功能的发挥,对于仔猪寄养没有成功的话,所产的仔猪没有得到很好的营养补充导致体质下降,因此而导致被饿死[2]。有的仔猪的先天免疫性较差,在没有很好的预防措施工作下容易得病。在仔猪间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有猪白痢、传染性肠胃炎、腹泻等等其中引起腹泻的原因,主要是仔猪的肠胃功能发育不健全,消化功能也不完善,很容易就受到外界影响而产生腹泻。本身在仔猪之间的很多疾病是传染性的,得病之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理,也容易导致仔猪的直接死亡或者日渐消瘦而死亡。
1.3 意外死亡
包括咬死溺死等等,其中咬死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仔猪在一些外界条件的刺激之下,就比如空气质量不佳、饲养场所太过拥挤、光线过强的情况下会出现咬尾巴咬耳朵等自残现象,然后之后又导致细菌感染,严重的就死亡。二是一些母猪在产子之后营养不足,脾气暴躁饲养员又没有及时的处理就出现了咬仔猪的现象。
2 仔猪死亡的防治措施
了解仔猪的死亡原因之后,我们就应就根据这些原因展开防治措施从而增加其存活率了。
2.1 加强对妊辰母猪产前的管理
对于怀孕的母猪,要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保证它们在产子之前的身体状况良好健康。要加强其营养的供给,饲养时宜采用前低后高的方式,前期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其饲养量,后期则要提高营养水平,增加饲养量,保证营养的补充,但是怀孕母猪过肥或胖过瘦都会影响奶水的质量。从而引起日后影响日后对仔猪的哺育,因此在产前的2~3 d,要开始进行减料。同时生产前期要提前对母猪做好相关免疫驱虫防护工作,就比如在妊辰期时根据相关的免疫计划规定进行疾病的免疫接种工作注射相关疫苗等等。
2.2 加强对新生仔猪的保护管理
首先在生产时就要做好仔猪的保温工作。当仔猪一离开母体之后,气温环境发生突变,它们的适应能力又比较差的话,如果没有参与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就很容易死亡,因此就制作保温箱或者采用红外线升温等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参考温度为产后1~3 d,30~32℃,4~7 d为28~30℃,15 d之后就调整到22~25℃。
再者要让仔猪尽早吃足初乳。在生产之后,要立刻去仔猪身上的胎衣,以防止窒息,同同时要尽快让其吃足初乳,初乳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以及相应的免疫抗体,对于仔猪的生长发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然在仔猪吃乳前也要注意进行一些相关处理,应对整个乳房区进行消毒[3],并挤掉前几滴奶,前几天喂养要进行人工固定乳头并根据体重进行喂养,体重较小的放在前面,较大的放在后面。
在出生24 h之内作为畜牧兽医工作者我们就要对其进行剪牙、称重、断尾、打耳号等处理并且设立单独的育仔箱将母猪与仔猪分开,除了吃奶的时间,减少它们之间的接触防止仔猪母猪给压死。对于产子过多的母猪出现无奶的情况必须进行及时寄养。
最后要及时补充新生仔猪的营养。出生之后,有的仔猪会有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就必须对仔猪进行补铁、补料。大量的实践证明在仔猪生产出生之后,进行人工补铁,100~150 mg,不但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并且断奶后仔猪的存活数可以增加一到两头。而对于补料来说,可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增强体质,从而提高其生存力。仔猪出生之后的7 d左右,就可以让其自由采食。为了让他们尽快吃饲料,前几天可将它们赶到相应的补料槽旁边。
3 结论
通过对仔猪死亡原因的分析之后,为了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对于仔猪的饲养首要的任务还是要为仔猪提供相应的适宜的环境,以及及时补充营养和加强管理,而身为畜牧兽医工作者就要做好仔猪的相关防疫工作。相信通过这些预防措施后仔猪的存活率可以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Markku Johansen,Jan Dahl,Poul Baekbo,林亦孝.寄养对哺乳仔猪死亡率的影响[J]猪业科学,2016(10):28.
[2] 尤海俊.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及防控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23):31-32.
[3] 李琳,钟雯,尹荣兰,等.规模化猪场影响哺乳仔猪成活因素的分析[J].中国猪业,2015(8):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