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畜禽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

2018-02-14梁代清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粪污资源化废弃物

梁代清

(吉林省德惠市畜牧总站, 德惠 130300)

0 引言

现阶段,我国畜牧业正处于由传统小规模养殖向着现代绿色生态型转变,随着动物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程度不断提高,畜禽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粪便和污水,但我国关于畜禽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措施相对滞后,不能紧跟畜禽养殖现代化发展步伐。为了切实保障人类生存环境和养殖环境安全健康,畜禽养殖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行粪污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坚决走一条绿色生态,资源节约,安全优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 德惠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总体状况

首先,奶牛养殖场推广“奶牛养殖-养殖废弃物处理-种植基地消纳-秸秆综合利用-农副产品加工-奶牛养殖”的生态循环路线,突出“种养加零距离一体化”产业模式和“奶牛养殖-沼气-种植(菜、果、粮、饲)”三位一体"的生态模式,实现粪污资源化;其次,生猪养猪场采用“猪-沼-果”的模式,将污水排入沼气池中,通过厌氧菌发酵,降解粪污中颗粒状的无机、有机物,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用于发电、照明和燃料。沼渣和干粪用于生产初级有机肥,沼液和有机肥用于周边种植合作社和农田施肥;再次,部分中小型养猪场采用发酵床模式,最终实现粪污还田。部分小型养猪场粪污利用的方法是将粪便干清后放到防雨防渗防外溢的储粪场中,堆积发酵后种植农作物、果蔬、树木等;尿液、冲刷污水全部进入防雨防渗储液池,沉淀发酵后,通过污水运输车运输或用污水泵抽取或铺设污水管网到田间地头,浇灌农田、养鱼等;第四,禽类养殖场粪污利用的方法是将粪便干清后放到防雨防渗防外溢的储粪场中,堆积发酵后种植农作物、果蔬、树木等;最后,部分养牛场的粪污利用的主要方法是用牛粪养殖蚯蚓,通过生物对牛粪中的有机物进一步利用,将粪便转化为可再生资源,减少污染,实现变废为宝。

2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粪污处理设施的投入较少

部分的养殖业主受利益的驱动,片面追求养殖规模,把有限的资金全部投入到养殖生产中,对粪污处理设施的投入较少,给养殖污染治理带来困难。

2.2 养殖场粪污治理措施不到位

部分养殖场只建设一些面积小的沼气池、堆粪场等处理设施,处理方式不标准,导致粪污不能及时处理。

2.3 种植、养殖规模不匹配

部分养殖场周边无农田配套,养殖场消畜禽纳粪污能力有限;部分养殖场规模较小,满足不了当地的用肥需求。

3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对策

3.1 加强粪污处理设施的建设

对已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实行标准化改造。畜禽养殖场全部实现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的隔离。对粪尿排泄物按照干湿分离、雨污分离工艺进行改造,对畜禽粪尿的处理,可引进粪尿干湿分离机或在养殖场中建立起干湿分离自动化清粪系统,以此使畜禽粪尿能够有效分离,做到干湿分离、雨污分离、料水分离,在设施上和工艺上减少污水浓度和排放量。

3.2 种养结合,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以种植业为依托,以有机肥、沼气为纽带,以实施生态农业项目为契机,积极引导畜禽养殖业主和种植户建立紧密结合、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通过肥料化、能源化利用方式,实现区域的资源循环和生态平衡。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循环模式,以全面推广有机肥加工、“干清粪—污水沼气池发酵处理—还田利用”、生物发酵床零排放等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和“猪(牛、羊、禽)—沼—菜(蔬、果、粮、药材)”等种养结合模式。这种模式一是可彻底处理畜禽粪污问题,二是可有效根治农业化肥等过量施用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从而达到变废为宝、生态养殖、环境友好的目标。

4 畜禽粪污治理措施

4.1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任”要求,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既要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畜产品市场供给;又要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责任制,切实提高污染防治水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保部门要结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特点,建立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加大对畜禽污染防治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畜禽污染环境的监测,切实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部门要结合畜牧产业发展需求,切实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各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密切合作,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废弃物综合利用。

4.2 严格执纪问责,确保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依法切实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督管理、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指导服务、畜禽养殖循环经济工作组织协调等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全域监管责任体系,依法建立畜禽养殖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工作机制,明确部门工作职责。要严格执纪问责,对避责不为、有责不担、履职不力、推诿扯皮和工作滞后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肃追究,确保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环境权益[1]。

4.3 大力强化科技支撑

各地农业部门、环保部门要结合本行政区域资源环境察赋、农业经营方式、畜牧业发展现状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围绕源头减量、恶臭消除、废水处理、无害化还田利用等关键环节,组织专家团队开展综合利用科技攻关,逐步改进和完善现有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模式,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组织开展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开展节水养殖、清洁生产、还田利用等试点示范建设[2],指导养殖场改进养殖设施和工艺,提升污染防治水平。

4.4 迅速组织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检查

各地应迅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组织环保、畜牧等相关部门,组成专班,集中力量,对辖区内畜禽养殖场(区)以及群众投诉强烈的畜禽养殖户、农村分散式畜禽养殖密集区进行全面排查,切实摸清本辖区内畜禽养殖污染底数,精准落实一场一策治理措施。要重点排查畜禽养殖场(区)是否

存在未进行环评审批的新、改或扩建行为;是否存在对环保设施未建成、未验收或者未经验收,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是否存在对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污水超标排放;是否存在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贮存的畜禽废弃物渗漏、流失、遗撒或散发恶臭气味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私设排污口或者排污暗管及渗坑排放;是否存在群众投诉尚未整改的养殖场等情况。对排查中发现的违规养殖问题,要责令限期改正,对造成环境污染的,要依法予以查处。通过专项检查工作,各县市区要全面建立健全畜禽养殖场(区)基本信息台账[3],对养殖种类和数量、废弃物产生、综合利用和污染物排放等情况予以登记备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畜禽养殖业发展、养殖场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设施配备运行、配套政策措施落实等情况。

参考文献

[1] 武深树,谷治军,李书庚.生猪粪污治理整县推进的“湘潭实践”[J].湖南畜牧兽医,2016(6):1-4.

[2] 姜萌萌,乔玮,董仁杰.养殖场粪污在不同农田利用模式下的氨排放分析[J].四川环境,2016(6):137-142.

[3] 张怀志,李全新,周振亚.长江中游水网地区生猪养殖粪污污染治理利用技术调查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6(24):134-136.

猜你喜欢

粪污资源化废弃物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