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场生猪疫病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2018-02-14李正来祁昌斌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食槽日龄疫病

李正来,祁昌斌

(1.陕西省镇安县青铜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商洛 711505;2陕西省镇安县大坪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商洛 711505)

1 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疫病及发生特点

1.1 猪瘟

猪瘟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有急性、亚急性、慢性3种不同强度的发病属性;发病无规律可寻,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感染,并且发病没有年龄、性别、种类的区分[1]。大多是以消化道或者呼吸道感染的方式感染。其发病症状具有明显的体温偏高,食欲减退,精神萎靡,毛发粗乱的表现,生猪常叼垫草保持自身的温度,按压生猪表皮时出现的红色出血点没有明显褪色的迹象。发病前期,病猪出现便秘症状,随后出现下痢,味道恶臭,粪便呈带血液粘液物。严重的患病猪产生神经症状。患病猪只多数死亡,少数不死的多愈后不良,成为僵猪。

1.2 肠炎

多变的天气、饲养员的疏忽管理以及食料质量,气温的偏高与多变、食槽食料的质量及卫生等均是导致生猪肠胃病变的发生原因。肠炎是生猪胃肠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生猪的症状表现为上吐下泻,呕吐物为混合着少许胆汁及血液的杂物,排泄出的粪便伴有轻度的恶臭,并掺杂着血性粘液及肠黏膜等。发病后期,病的猪出现大小便失禁症状,生理排泄器官出现松弛表现[2]。若未进行及时治疗,会出现脱水导致体内酸碱平衡失调而中毒致死。

1.3 仔猪白黄痢

仔猪白、黄、缸痢的发病原因是仔猪回肠道内尚未发育完全稳定的微生态系统,自身抵抗力较低,对外界环境刺激反应敏感,易受各种微生物的侵袭和各种因素的影响。病原微生物主要是指传染性病原,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溶血性大肠杆菌和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白痢通常发生于10~20日龄的仔猪为最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率高,但死亡率较低。黄痢主要发生于1周内,特别是3日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7日龄以上的仔猪发病率较少,母猪携带致病性大肠杆菌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红痢主要危害1~3日龄的初生仔猪,病程短,死亡率高,7日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

2 生猪疫病的发生特点

2.1 生猪疫病的种类增多,加剧了治疗难度

随着生猪养殖规模扩大,生猪发生疫病的种类也增多,为猪场疫病防治工作加大了难度。尤其是一些本来就有的疫病还没被消灭,新的疫病又接踵而来,导致了生猪疫病的混合感染,加大了生猪的死亡率、本身对于原来的疫病防控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措施,新的疫病又紧随出现,以至于疫病在生猪中的混合感染,生猪的死亡率也是越来越高,为我国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2 混合感染,传播速度快

由于没有科学养殖的观念,导致生猪养殖生存环境较差,加大了生猪疫病感染率,在这种环境当中致使细菌与病毒产生异变,以致原始的疫病和新型的疫病对生猪的混合感染,给生猪带来新的疫病灾害,同时混合感染的疫病具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大大加重了生猪感染的致死率。

2.3 繁殖障碍性疫病增多

我国猪繁殖障碍疾病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目前能够引起猪繁殖障碍疾病的病毒主要有PPV(猪细小病毒)、PRRS(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肠病毒等。其传染源也是逐渐的增多,如通过粪便、尿液、乳液、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等污染环境,经过消化道、呼吸道这些传播,也可经配种或人工授精传播,吸血昆虫也可传播等;导致猪繁殖性能下降,生猪死亡率上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4 生猪呼吸道疫病增多

生猪的呼吸道疫病主要有:猪流行性感冒疾病、萎缩性鼻炎、猪肺疫病、气喘病、猪肺炎链球菌病等;这些疾病的临床症状极为相似、容易出现误诊治疗不当等情况发生,一旦发生将会加大生猪的死亡。

2.5 生猪疫病治疗难度大

由于部分养殖户对于生猪疫病的重要性认知不够,缺少专业的治疗手段与预防措施,因感染疫病的治疗周期较长,医药费用较高,有些养殖户因没有大量的资金及时间去为病猪进行有效治疗,从而感染了不少健康的生猪,以及影响其他病猪的治疗,加剧了生猪的病情。

3 猪疫病的防控措施

3.1 严格管理环境卫生工作

恶劣的环境是滋生细菌的良好场地,因此严格管理猪舍环境卫生工作是有效防治疫病发生的有效手段。例如:及时对生猪生长的空间进行打扫,利用高压水喷枪对猪舍进行全面清理,不放过任何死角;及时清理猪的粪便及残留尿液;保证食槽的干净卫生,及时清理猪的食物残渣等;根据当地的医疗组织机构规定,选取合格有效的消毒药剂,对所有空间进行全面消毒工作;做好猪舍的通风,不给细菌提供潮湿的滋生环境;对猪舍的温度及生猪养殖密度进行合理的调节,保证生猪避免受凉,引发肠胃疾病。

3.2 接种疫苗,提高猪的免疫能力,降低猪疫病的发生

猪场对于猪接种的疫苗应严格按照国家卫生组织的要求,坚决杜绝不达标、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疫苗;对于猪的疫苗接种工作应要求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接种,接种时要根据当地疫情变化,严格把控,疫苗的有效期、是否损坏、颜色是否变化、温度是否达标等问题,如果检查出疫苗问题,应立即更换新的疫苗进行接种,在接种结束后要预留两瓶疫苗,为日后出现的问题作为检验物品进行检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除了选用疫苗预防猪疫病外,还可以对易感生猪群给予服用药物或者注射针剂的手段来抑制或者灭杀该疫病的病原体,减少疫病发生的可能性。

3.3 加强养殖户的养殖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疫病防控能力

我们应加强对养殖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使其认识到猪疫病的重要性;也可以去别的模范养殖场去参观学习,学习其先进科学的管理方式与养殖技术,尤其是针对猪疫病的防控手段的学习,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养殖的先进技术及国家对猪疫情爆发后对养殖户的补助政策,尽可能的降低经济损失;将学习到的知识学以致用,面对猪疫病的发生,能够科学的做好防控工作,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避免疫情的进一步加大。

3.4 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在养殖场的饲料保管工作中,应将饲料放在干燥的地方,保证饲料的干燥与新鲜,如果将饲料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当中,饲料将会发霉变质,滋生细菌,如果猪吃了这些饲料,将会对猪造成严重的伤害,例如:中毒、引发猪的肠胃疾病、损伤猪的免疫系统等;在进行给猪添料时,要注意猪将食槽中的饲料全部吃完再进行添料,另外一定要对食槽进行清洁消毒,避免食槽剩下的食物残留滋生细菌病毒,爆发疾病。可以适当的将维生素以及抗生素等加入到饮水器中,这样不仅能起到杀灭相关病源微生物及细菌的作用,还能够提高保育猪的抵抗能力。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养殖户要提高对猪疫病重要性的认知,对养殖过程中的环境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对饲料管理及添料工作等也要高度注意,保证饲料及水源的干净清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猪的免疫能力。提高自身养殖专业知识及技术的水平,为猪的健康做到有效的保障,提高养殖产量,提高养殖收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虹.猪疫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7,13(10):98.

[2] 贾立新.猪场猪疫病综合防治措施探究[J].中国畜禽种业,2017,13(8):142-143.

猜你喜欢

食槽日龄疫病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The Dog in the Manger
食槽中的狗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跟踪导练(二)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介绍一种后备母猪饲养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