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管理会计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2018-02-14徐梅

西部皮革 2018年22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信息系统理论

徐梅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财政部于2014年1月发布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意见稿”),此举标志着中国管理会计开始走上规范科学的道路,为进一步推动管理会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指导,并为最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合理的管理会计系统体系打下基础。在这份意见稿中可以总结出,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系统需要扎实的理论体系作为基础和保证,关键是优秀的管理人才队伍,当然也离不开完善的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撑。为此需要解决如下几大问题:(1)管理会计的概念如何界定?(2)如何设计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体系?(3)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体系包括哪些内容?(4)如何培养管理会计人才队伍?(5)如何确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评价标准?等等。

1 管理会计内涵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大重要分支。管理会计是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衍生的一个会计分支,萌芽于20世纪初的西方发达国家,其正式形成的标志为195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正式采用“管理会计”一词来统称企业的内部会计体系。然而,在我国,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等原因,管理会计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兴起,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并没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因此,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也未能完全发挥出来。近年来,我国对管理会计越来越重视,财政部于2014年初专门下达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了促进管理会计的长足有效发展,更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首先得明确管理会计的内涵,以确保体系的设计和建设能够取得实际效果。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管理性名词,是“管理”和“会计”两者的结合体。从会计的角度而言,管理会计通过采用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对财务会计提供的企业运营资料及相关的财务账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以此帮助企业的管理者了解企业日常运营的信息;从管理的角度而言,通过上述活动向企业管理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使得企业管理者能够对日常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地计划、控制和评价,并帮助决策者进行正确地决策,确保企业各项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营责任的履行,旨在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价值。鉴于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管理会计的内涵。首先,管理会计是用会计思维来解决管理问题的一种管理思想。其次,管理会计是一整套具有内在逻辑性的科学管理体系的汇总,以保障企业的发展战略。最后,管理会计的使用者需要具备将财务问题与管理问题相融合的能力,其熟练运用程度是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

2 管理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体系不健全

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应该包括财务会计理论与管理会计理论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引入管理会计的时间较短,加上国际上对管理会计的分歧、该学科的边缘性特征等综合原因导致国内专家学者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不够充分。根据统计,国内会计领域的期刊中,有关财务会计的理论研究占据主导地位,比例甚至高达85%。另一方面,就现有国内专家学者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情况来看,其研究方向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第一,将关注点放在管理会计的应用实践中,总结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以此验证理论的正确性;第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成果,尤其是欧美国家,将其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并结合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评价体系,以此来指导国内企业的实践活动。从国内总体情况而言,主要集中于研究第二个方向,并未形成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体系。

2.2 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严重缺乏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里,“巧妇”和“米”是两大必要条件。同样,在管理会计的发展道路上,管理会计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而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严重不足有其主客观原因,客观上看管理会计更多提供的是内部报告,外部市场需求不足加上国内企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环境并不充分,这些都导致了企事业单位对管理会计的重视不足,人才引进跟不上;主观上看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真正作用,需要的不仅是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会计学、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会计专业知识的人才,还需要这些人才能够掌握一定的统计学原理、计算机技术、设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这就使得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更加稀缺。

2.3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不完善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实际上是管理会计与信息技术的一个集成体系,是指管理会计利用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作为媒介,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其进行获取整理、计算处理和分析评价,来为企事业单位经营规划、战略决策、经济控制和评价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然而在我国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首先,由于上文中提到的主客观原因,企事业单位对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并不重视,使其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其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全面有效使用还依赖于企业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经济体制的适应性。而实际上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也脱节较多,这更使得其发展应用难上加难。

3 管理会计的发展对策

3.1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且可操作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一方面,整合科研院校和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等资源优势,发挥他们理论研究的主体作用,形成管理会计产学研联盟和协同创新,以支持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框架的研究;另一方面,在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要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的具体国情如经济背景、经济体制、政治制度、文化环境等与西方发达国家均不同,因此理论研究需要结合国内的现实国情,并进行典型案例研究,以此增强理论的实操性,最终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检验管理会计理论,以验证其理论指导作用。健全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应该是包含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管理会计基本结构、管理会计应用理论及管理会计人才建设理论等在内的综合体系。

3.2 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人才体系

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人才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首先,建立资格准入制度;借鉴国外管理会计师考试认证制度,在充实资格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的管理会计师考试认证制度,从源头上解决人才问题。其次,构建高校、企业及国内外的协同合作机制,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的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其中核心是人才培养。而人才的培养、理论的学习不可脱离社会实践,因此需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校企紧密合作,塑造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同时可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既需要引进国外先进人才,更需要输送优秀管理会计人才到国外深入学习,开阔国际视野,培养国际思维能力,用来解决我国管理会计发展中的重大难题。

3.3 建立适应企业需要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需要内外部的紧密配合。首先,从外部环境上看,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条件都会影响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国家以及社会有关机构需要积极配合,大力推进管理会计的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是管理会计迅速并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其次,从内部环境上看,企事业单位也要足够重视管理会计的发展。一方面营造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企业文化,使单位内部从上至下都能正确认识到其重要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而所有的建设都离不开单位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信息系统理论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基于ADC法的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