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宿迁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实践探究

2018-02-14张瑞

建材与装饰 2018年52期
关键词:宿迁市导则绿地

张瑞

(宿迁园林绿化管理局)

城市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知名度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宿迁市围绕林荫、彩色、花园、海绵“四个城市建设”目标,以突出彩色城市建设、珍稀乡土树种种植、民生园林打造等为重点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精致、时尚”的城市建设管理定位,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景观,更加凸显宿迁园林“民生、彩色、珍稀”的独特个性,打造更高水平的生态园林城市,本文结合宿迁市近年来城市园林建设的经验,从人的需求、特色彰显、文化传承和导则创新四个方面全面阐述宿迁市园林绿化建设主要做法。

1 宿迁市园林绿化总体概况

近年来宿迁市的绿化建设立足于“生态宿迁、绿色家园”的城市品牌,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精心打造特色景观,持续优化人居环境,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多年的绿化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宿迁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市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城市绿化指标体系,各项绿化指标逐年稳步提升,截至2015年底,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3354.9hm2,绿化覆盖面积达3609.9hm2,公园绿地面积达1060.3hm2,城市绿化覆盖率建市之初的26%提升到42.62%,绿地率由18%提升到39.6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由2m2提升到15.13m2,城市绿化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10年创成国家园林城市,2015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

2 宿迁市园林绿化建设主要做法

宿迁市始终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绿化建设的最高标准,着眼于市民对绿化的需求,把城市功能完善与园林绿化建设紧密结合,统筹部署,同步推进,不断加大绿化建设和服务民生力度,为民谋福利,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2.1 以人的需求为根本,不断增强惠民便民功能

按照居民出行“300m见绿,500m见园”和“人进得去,有活动空间,有服务功能”的要求,今年,我市加快“城市绿地10min服务圈”规划建设,全市集中推进国土广场、群众大厦游园等40个街头绿地建设项目,着力打造功能完善、特色鲜明、惠民便民的城市公园绿地。如国土广场规划新建慢行绿道、健身娱乐场地,提升公共绿地的可进入性;搭配人性化座椅、垃圾箱等功能性设施,丰富绿地的综合服务功能,形成了开敞、现代的活动空间。同时对人民大道以西、洪泽湖路以南区域内10家单位庭院整体实施开放式改造,打破单位围墙、围栏壁垒,优化绿地空间布局,让更多的绿地资源走进群众生活。目前已完成3家,其余正在组织施工图设计。改造完成后为城市新增约5.6万m2公园绿地,可直接服务周边6个居住小区,约1.2万人。

2.2 以彰显特色为总览,持续完善绿色空间体系

通过从景观的“形、色、味、声”等方面求突破,打造了一批宿迁独有的园林景观,切实增强我市园林绿化的个性、观赏性和可辨识度,进一步彰显城市个性之美。①注重城市立体绿化使用,充分利用不同地段的不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集中专项推进中心城市立体绿化建设,市区相继建设了一批花廊花架、围栏花墙等立体绿化景观。特别是2013年以来,我市为把花园城市景观做到极致,中心城市分年度实施了围栏花墙立体绿化、“绿房子”立体绿化、花廊花架立体绿化、道路网片立体绿化及立体花街等5大类47项专项工程,给周边市民留下深刻印记。今年,中心城市通过创新设计,选址新建平安大道“拉花”花廊、宿豫区千鸟园板栗林“树叶形”花廊、宿城区顺堤河“花丛雨林”花廊等5项体量大、震撼力强的花廊花架工程,持续打造市区立体绿化景观。②通过色彩分区规划,充分利用乌桕、枫香、三角枫等彩叶品种和芳草乔灌木、地被藤本植物资源,加强公园绿地、道路绿化、滨水空间和居住区四季景观营造,形成彩色丰富、季相分明的城市景观。在色彩布局上,城市北部片区以乌桕、红榉、三角枫为主打树种,打造成红色植物景观片区;城市南部片区以银杏、五角枫、无患子为主打树种,打造成黄色植物景观片区;城市核心区以榉树、无患子等冠大荫浓的乔木,搭配樱花、海棠等开花植物,打造成多彩缤纷的复合景观片区。在树种选择上注重选择运用选用乌桕、三角枫、五角枫、银杏、无患子、枫香等季相变化明显的色叶树种、彩叶树种作为行道树,丰富道路景观色彩;大体量、大组团片植、群植晚樱、水杉、落羽杉、红枫、乌桕等色叶树种,形成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彩叶林景观,让市民在城市内享受缤纷的视觉盛宴。③合理选用本地花香植物,发挥其在园林配置中的作用,使嗅觉感受与视觉感受互为补充、虚实结合,展现园林独特的韵味和意境。如在环城西路景观带、人民大道绿轴等道路建设中,沿绿道大片栽植金桂、银桂,花香浓郁;世纪大道等栽植栾树、富康大道等栽植楝树,香气清新怡人;水景公园、将军公园等片植黄花槐,每片刺槐林均在40亩左右,营造满城尽飘槐花香的独特意境。

2.3 以文化传承为突破,充分彰显园林艺术内涵

坚持将人文理念引入绿化建设,充分运用现代园艺手法,切实把绿化工作与地方文化、特色文化相融合,展示了富有宿迁特色的人文精神。①以板栗、国槐、刺槐等为主角,着力打造“乡情树林”,形成了独特的乡情景观。在洪泽湖路、世纪大道等道路绿化中,以国槐、栾树、榉树、枫杨等落叶乔木为行道树,形成了季相分明的林荫大道;在水景公园、运河风光带等公园绿地中,成片栽植刺槐、乌桕、落羽杉等乡土树种,营造地域植物景观。今年,我市在中心城市建设水景公园和将军公园2个黄花刺槐片区、千鸟园和枫杨路2个板栗林片区,单品种集中栽植,打造独属宿迁的乡情氛围。②创造性打造“落叶落英景观”,改变以往对落叶落英随落随扫的作业方式,让萧萧落叶和花瓣也成为了城市的一道美景,营造春季落英缤纷、秋季落叶飘零的唯美人文景观。近年来,中心城市划定千岛湖路、广场西道等13条落叶景观路和宿城区人民广场、三台山森林公园等13处落叶景观区。同时,在洞庭湖路、国土西巷等路段试点栽植樱花、海棠等开花乔木做行道树,营造春季落英景观。今年,我市继续打造下相公园(西园)、徐淮路、苏州外国语学校等落叶落英景观区,持续不断的丰富市民的情怀印记。③在景观创新设计中注重融合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相关元素,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如在下相公园建设上,以下相古城地域文化脉络为主线,通过生态阳光草坪、清爽简洁植物的配置,加之景石堆叠交相呼应,打造了一处生态自然、亲民温馨而又兼具文化内涵和地域风貌的精品游园。

2.4 以导则创新为保障,显著提高绿化管理水平

专门编制了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导则、适生木本开花植物名录、新栽树木支撑架和裹干技术导则以及“四类城市”建设导则等一系列规范,保证了绿化景观的档次。今年,我市进一步规范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标准。一方面针对自建小区、具美审查机制等研究编制新的细化导则,另一方面根据我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原有导则进行修订,优化园林绿化建设标准,提高园林绿化行业管理水平。随着《宿迁市园林绿化项目具美审查导则》《宿迁中心城市居住区和单位庭院绿化导则》等导则的完成和收录,目前,我市已汇编成册17项导则规范。同时,《宿迁市城市绿地保护条例》作为我市首部地方性法规即将于12月1日正式实施,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求。

3 宿迁市园林绿化建设存在主要问题

3.1 城市园林绿地服务功能需进一步完善

截止2015年底,我市中心城区公园古黄河水景公园、雄壮河湾公园、印象黄河景区等城市公园45个,城市街头绿地84个,城市公园与街头绿地总量较多,但城市园林绿地服务功能尚不完善,系统性连续性较差,服务设施缺失,生态效应不够明显,服务百姓和提升城市品质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未能让城市公园与街头绿地有机融合,形成城市优美的公共绿地慢行服务网络。

3.2 行道树规划标准低,景观效果差

中心城区部分道路行道树树种选择不当,无法形成林荫或彩色景观道路,市民出行舒适度差。如宿豫区江山大道(广玉兰、香樟)、洪泽湖东路、韶山路等;宿城区黑海路、洪泽湖西路、海关东巷、卫生西路(紫叶李、广玉兰)等。其次行道树施工标准低,树穴内渣土多,树穴开挖小,植物根系生长空间不足,根系生长慢,“小老树”多,未能体现行道树之美。

3.3 园林绿化文化特色未充分彰显

部分辖区内公园绿地文化品质与艺术内涵较低,需进一步提升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如宿豫区按照色彩分区规划确定为以榉树、无患子等冠大荫浓的乔木,搭配樱花、海棠、紫玉兰等开花植物,打造多彩缤纷的复合景观片区,但是目前宿豫区很多公共绿地景点主题表达不充分,植物配置缺少层次与内涵,不能让人留下鲜明的景观特色印记,如千鸟园、锦泰绿地、文化公园等。

3.4 “立体+林荫”的区域景观特色尚未形成

部分辖区没有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立体绿化,未能通过栽植并依附或铺贴于各种建、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做足屋顶绿化、墙面绿化、构筑物绿化、立体花坛等各种立体绿化类型。如宿豫区距林荫、立体特色打造尚有差距。

3.5 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体系不完善

部分辖区未能充分利用辖区范围内河道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一批湿地公园、特色滨水空间和串联闭合的城市绿道,便民型街头绿地较少,公园绿地的均衡性和可进入性需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园绿地10min服务圈未实现全覆盖,如宿城区内功能完善、特色鲜明、惠民便民的城市绿色开发空间体系还不完善。

4 相关建议

4.1 加强生态园林建设,提升城市绿地功能

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因素,尊重自然地理脉络,合理布局,强化衔接,构建城乡一体、内外有机联系的绿地生态系统。坚持把生态节约理念落实到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用贴近自然的方式营造城市绿色生态空间。科学布局和建设草坪、广场,优先选用地材和乡土适生植物,降低建设和养护成本。结合导则规范,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推广使用国槐、实生银杏、皂荚、七叶树等植物性状表现良好、寿命较长的乡土名贵树种,营造我市“乡情”景观。

4.2 强化导则先行,推进科学建设

建议各建设单位对照导则,科学建设,无论是公园绿地还是道路绿化、单位庭院绿化或者小区绿化,都要明确苗木品种选择、规格标准、配置形态,明晰施工过程中培土的方式、苗木的参数、微地形处理、树木支撑架等实施标准,严格绿化施工流程和规范,精准到树木的大小、高低,精确到培土的深浅、时间,所有园林绿化工程必须严格按照导则要求精雕细琢,确保绿化景观的质量和档次。

4.3 提高城市文化内涵,塑造城市特色

在林荫城市建设方面,围绕“有路就有树、有树必有荫”的目标,以林荫公园、广场为点,以林荫道路、河道为线,以林荫庭院、林荫小区为面,通过点线面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城市林荫体系,构建林荫覆盖良好、复合生态功能健全的城市林荫路系统;同时,在树种选择上,多选用榉树、无患子、枫杨、法桐等冠大荫浓的乔木,提升市民出行舒适度。在彩色城市建设方面,围绕打造城市丰富多彩的季相自然景观,大量运用丰富多样的彩色乔木、灌木及适当选用宿根花卉、草花等植物,以园林植物的色彩为主要表现形式,注重各种颜色的搭配,营造春季繁花烂漫、夏季绿荫如盖、秋季彩叶斑斓、冬季清秀素雅的城市色彩,把城市的色彩体现得更鲜明、更绚烂,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在树种选择上重点选用乌桕、枫香、三角枫、五角枫、银杏、美国秋红枫、鸡爪槭等彩叶品种,打造落叶景观,形成城市彩叶片区,让市民在城市内享受缤纷的视觉盛宴。在花园城市建设方面,结合地形、水体、建筑物、构筑物、背景林等自然或人工条件,植物配置上大量使用开花植物,打造城市花廊、花瀑、花带、花架、花墙等特色景观,做足立体绿化景观特色,形成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立体绿化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按照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理念,综合考虑“渗、滞、蓄、净、用、排”,在工程实施中强化贯彻实践,通过透水砖、植草沟、旱溪、雨水湿地、蓄水池等设施,建设示范性城市海绵型公园,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景观与生态的深度融合。

4.4 完善管理体系,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园林绿化行业管理,持续提升园林绿地生态效益,稳步提高园林园艺水平和园林绿地管养水平。①严格执行规划。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划定绿线,严格实施绿线规划管制,按照相关规定对划定绿线实施有效保护,其他建设项目不得随意侵占。②强化依法管理。进一步理顺执法体制,加强行业管理与综合执法的衔接,建立权责统一的工作机制。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反规划、占绿毁绿等违法违规行为,并进行曝光。③完善管养机制。健全养护市场准入机制,推进养护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提高绿化管理水平。

4.5 落实管理责任,提高组织程度

强化统筹推进,充分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要把园林绿化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理顺工作职能,明确工作责任。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定期组织检查,加强指导和督查,快速推进园林绿化工作。

猜你喜欢

宿迁市导则绿地
宿迁市聚焦“四个全覆盖”织密燃气安全管理一张网
宿迁市打好防汛抗旱主动仗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宿迁市农业发展需“三方突破”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一)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二)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