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景村共建,融合发展”下的乡村旅游度假区发展模式

2018-02-14林万成

建材与装饰 2018年7期
关键词:度假区竹林景区

林万成

(西南科技大学)

1 乡村旅游度假区概念

乡村旅游度假区是乡村旅游的一个载体,其主要承担了乡村旅游在以往不足之处的补充内容,乡村旅游度假区既要有乡村的特性,也要具备良好的环境及必备条件,以满足游客能短期的居住及休闲、娱乐、康健、购物、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旅游地[1]。

2 我国乡村旅游度假区发展现状

根据2017年农业部数据统计,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各类经营主体已达33万家,而乡村旅游度假区的出现,是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进一步提升,不仅能推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更能带动地域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随着国内“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在国内的发展迅速升温,乡村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也将进入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潮,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形势虽然呈现良好态势,但其开发现的状却让人担忧,度假区的开发对地方旅游资源的肆意破坏、乡土特色的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度假区生命力的迅速枯竭,促使我们对其发展策略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努力寻求一种发展乡村旅游和保护乡村文化的平衡方式[2]。乡村是一个整体、有机的系统,通常包括自然生态、经济生产和居住生活三个部分,且这三个部分彼此依赖、互相融合,乡村旅游度假区对于乡土文化的保护、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活力和可持续发展,防止乡村各方面衰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3]。

3 “景村共建,融合发展”的实施策略

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地区提出了“景村共建,融合发展”的理念方法,国内学者樊亚明曾对“景村融合”的理念作出分析,他认为“景村融合”是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度假区建设融为一体的有效途径之一,以旅游度假区的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并以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景区化与景点化,从而达到乡村与旅游度假区融合协调发展的目的[4]。笔者认为,“景村融合”的理念不仅能在推动乡村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更能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在以往的乡村旅游度假区的规划中,大部分度假区均以圈地建设为主,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空间,虽然这样的规划建设有利于集中资源提升度假区品质,但正因如此,度假区与乡村之间形成了空间的隔离,致使景区资源不能共享,而地域人文也无法融入景区,最后呈现的结局便是度假区的生命力短暂,同时也无法带动区域乡村经济的发展。

4 案例分析——陕西省丹凤县竹林关乡村旅游度假区

4.1 项目概况

竹林关乡村旅游度假区位于山西省丹凤县,地处秦岭一带,有良好的森林旅游资源,境内境内有桃花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竹林关古镇、城隍庙等旅游资源。根据2016年丹凤县政府年报统计,竹林关乡村旅游度假区规划范围辖区内共有1195户,3496人,全年预计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在美丽乡村的建设实施下,区域内游客数量有所增长,但对于境内农业发展及农民经济收入并未带来质的提升。

4.2 策略分析

作为旅游度假区,区域内景点的全方位展示程度决定了度假区对游客的吸引度,在景点的提升建设中,不仅要做好自然资源的保护,更要将当地人文、历史文化等融入度假区景区建设范围。

(1)以景建村,提高乡村居住环境

①依托竹林关古镇景区建设具有竹林关特色的美丽新村居住区;②以北山农业文化体验园为依托,以建设景区的标准高质量规划区域内零散分布的农民居住环境,整体提升度假区内的建筑及环境风貌。

(2)景村互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在规划区域内建设既能满足游客度假的各类需求,同时也能满足当地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所需的基本设施。以水、电、交通、通信等为核心的乡村基础服务设施与以吃、住、行、购为核心的旅游服务设施的相互叠合,通过配套设施的完善和互补,规划一个既能引得来游客又能留得住本地村民的乡村旅游度假区。

(3)文化提升,发挥地域文化特点

充分挖掘以竹林关古镇遗址、城隍庙等景点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提取具有典型代表的历史文化元素融入景区及新村的建设中,同时,发挥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文化特点,种植以竹笋为代表的特色有机农产品,建设以北山农业产业园为代表的体验式景点,规模化开展农业生产,以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促进区域内的一三产业联动发展。

5 结论

本文认为,在新型乡村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建设中,应当秉持度假区与乡村的空间互应、资源共享、要素互补的要求,通过对景点的文化提升,对区域内乡村的环境建设,从而达到度假区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利益互显,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度假区。

[1]周丽霞,朱创业,郑雨.我国乡村旅游度假区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J].技术与市场,2009.

[2]罗佩,胡希军,王彦.乡村旅游度假区开发的主题文化研究——以江西铅山县叫岩旅游度假区为例[M].乡村经济.

[3]贺 勇,孙佩文,柴舟跃.基于“产、村、景”一体化的乡村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2012(10).

[4]樊亚明,刘慧“.景村融合”理念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路径[J].规划师,2016.

[5]习宗广.关于开发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的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6).

[6]姜财辉,陈永涎.我国乡村度假旅游开发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

[7]唐代剑.中国乡村度假简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7).

猜你喜欢

度假区竹林景区
北京环球度假区正式开业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寻访竹林隐士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竹林奇俊
楼顶竹林间
首批17家国家级旅游旅游度假区名录
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