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其对策研究

2018-02-14黎绍邦

建材与装饰 2018年7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工程施工

黎绍邦

(广州市城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 510053)

引言

近年来,虽然我国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并没有明显下降。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继续挑战着建筑业的发展。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存在安全意识淡薄、质量不高、安全防范不到位、安全管理机制不到位等缺陷。这些缺点不仅增加了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阻碍了工程的有效管理。建筑工程安全是保护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首要任务,也是防止其他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明确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是十分必要的。明确根源,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1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

建筑工程是一项浩大而又复杂的工程,而施工过程中的工序复杂、范围广、环节多等特点,使得施工的安全管理难度加大。①自然环境因素会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②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监管机构、机械设备、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都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序环节较多,技术含量要求较高,同时施工的地理环境复杂,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多这些都加大了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施工过程中的任意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我国目前仍然没建立起完善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绝大多数建筑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还不成熟,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上还没达到国家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2 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2. 1 高处坠落事故

在高处作业和特级高处作业时发生坠落事故,并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伤害。通常,在屋顶、施工电梯、施工层、基坑、卸料平台、楼层等临边处和悬空处作业较容易发生事故。施工人员由于踩空、滑倒、碰撞、酒后上岗、不系安全带等原因容易在上述地方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2.2 用电安全事故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大量的施工环节和工序都需要用电,而施工现场的供电设备则是临时安装和搭建的。由于施工环境复杂,供电设备老化、设备绝缘性能低、施工人员违章操作等原因,使得施工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的几率极大的增加了。这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一般来说,发生触电事故是有多方面原因的。①临时供电设备管理上没有进行合理的设计,施工现场的人员没有执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规定。相关人员在购买供电设备和电器时,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购买合格的产品,也没对已购买的设备和装置进行验收,从而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②施工过程中电工无证上岗,他们不了解相关操作规定,进行了违规操作,电线乱拉乱接,没有按规定穿戴绝缘物品,或者是非专业人士私自接电,在施工现场使用大功率电器等等,这些现象都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甚至是引起火灾。

2.3 坍塌安全事故

近几年全国发生多起坍塌事故,大规模的坍塌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伤亡事件,并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负面影响。一般来说,模板支撑、脚手架、基坑等都是坍塌事故发生频繁的阶段。通常情况下,有一定深度的基坑开挖后若没有采取有效的支撑措施会造成坍塌事故的发生。模板坍塌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不牢固的模板支撑、不符合标准的支撑材料、不牢靠的横顺拉杆、没有设置剪刀撑、模板上集中堆放大量材料或是不按规定操作等行为都会造成模板坍塌。脚手架没有固定好或是脚手架的质量不过关,容易发生坍塌事件,导致人员伤亡。此外,近年来我国施工人员在脚手架的拆除过程中也遇到过坍塌事件,因此这也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大安全隐患。

2.4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零部件锁定不牢靠,工人在使用设备施工作业时发生坠落,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叫做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管理人员没有按要求对起重机械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没有对主钩限位器触头等机械零部件定期更换,操作机器的人员操作失误,设备存在严重缺陷,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等因素都会埋下安全隐患。

2.5 火灾安全事故

建筑工地的火灾事故也是威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重大因素,用电量大使得电路超负荷运行,导致短路。漏电产生火花,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其次,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电焊和烧明火沥青等工序都需要小心谨慎,否则极易发生火灾。另外,施工人员或是外来人员的烟头也可能引发火灾。建筑材料的易燃物多,若是将没有熄灭的烟头随意丢弃,极易引发火灾。

3 安全隐患的对策

3.1 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组织体系和加快立法进程建立健全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的两个主要方面。这就意味着要将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制定成统一的标准,并将这些标准纳入规章制度或是法律法规,给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做一个参考。与此同时,应在企业中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管部门,同时配备专门的安全监管人员,企业各部门的人员各司其职,将权限和职责彻底的落实贯彻好。施工企业应成立专门的督查小组,不定期的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应自觉接受督查小组的检查。当检查人员发现安全隐患时应及时上报并及时的处理。另外,施工队应分析事故的起因,阻断事故发生的源头,从而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企业还可以利用目前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建立电子化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系统。海量、及时的信息更有利于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加快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

3.2 增加施工设施投资

安全事故最合理有效的方法是采取预防措施。由于施工项目本身就复杂、繁琐,增加施工设备的投资是有利于施工的安全管理。设备的老化、损坏会直接造成安全事故。它们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机械设备和装置本身是为了帮助施工的顺利进行或是加快工程的建设,若是设备的质量不符合标准,在意外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安全防护措施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若是安全防护措施本身没有质量的保障,便难以发挥它的防护作用,当发生事故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此外,施工人员的生活和居住环境也应包括在建筑工程施工设施投资之内。若是施工人员的居住环境没有保障或是混乱,很大可能会造成人为的安全事故。所以,加大施工设备的投资,改善施工人员生活和居住环境,提高防护措施的质量水平,以求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3.3 提高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要直接的参与建筑工程的建设,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能极大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施工企业应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①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尽量避免因个人安全意识薄弱而造成安全事故。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的培训,严禁没有通过培训就上岗。安全教育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不能例行公事的喊口号。②也要加强对管理层人员的培训。施工单位的负责人,监察人员也应做好思想工作。他们应该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督查和检阅,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整个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也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鉴于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还不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实施的不到位,大部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的现状。我们应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增加安全设施的投资,并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源头上祛除安全隐患,并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把安全事故风险降到最低。

[1]谭莉君.建筑过程安全管理的问题及防范措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7):216.

[2]陈章奇.探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J].建筑安全,2012(1):33.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工程施工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