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2018-02-14廖鑫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2期
关键词:醴陵市病险除险

廖鑫

(醴陵市水利局 湖南醴陵 412200)

引言

水库工程的主要作用是防御洪水和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我国建设的大部分小型水库年代都相对久远,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受当时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制约,建设标准较低、施工质量不达标,经多年运行,留下渗漏比较严重、水库的稳定性能差等问题。广泛分布的小型病险水库,就像悬在人民群众头上的一颗不定时炸弹。所以,为了消除小型病险水库的安全隐患,必须针对其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除险加固方案,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保障水库正常运行,更好地发挥其工程效益。

1 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前期工作不扎实

大量的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前期工作较为薄弱。比如设计中闭门造车,缺少实际的地质勘探和实地调查,存在大量的直接套用方案现象,造成对病险问题了解不全面、论证不准确,使设计的除险加固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符等。同时由于资金缺乏等问题,很多地方还存在删减部分重要设计的工程措施等做法,导致工程实施后无法全面达到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甚至留下“除固加险”的后患。

1.2 施工组织较混乱

在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大量随意变更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粗放,施工方案不合理,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等施工组织混乱的现象,致使施工过程难以把控,产生较多的质量安全隐患,同时也有偷工减料现象的产生。如此导致在除险加固过程中施工质量难以达到要求,甚至影响工程的后期安全运行。

1.3 建设管理不到位

当前较多地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建设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比如,违法分包、非法转包、人情工程等,导致建设管理失控。特别是对部分施工单位存在项目挂靠,资质借用和关键岗位人员不到岗等情况,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及措施。间接形成工作效率较低、工程质量不合格等后果。为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和成本控制留下了诸多不利影响和隐患。

2 加强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的对策

2.1 扎实做好工程建设前期工作

任何工程在实施前都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因为现存的小型病险水库大多缺乏完整有效的相关资料,因此在除险加固前一定要充分调查收集与水库相关的各类资料。首先应该对病险水库进行安全大坝鉴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现场踏勘,鉴定并确定安全隐患的分类等工作。其次需要委托相应资质的勘察和设计单位针对安全鉴定进行地勘调查和工程设计,提交科学合理经济可行的设计成果等。比如针对土质坝防渗方案的确定,就要通过对渗漏原因分析后,考虑施工技术水平、现场交通条件和建材资源等情况,进行方案比选,是采用高压喷浆、冲抓套井回填、黏土斜墙(心墙)还是其他技术方案,必须实事求是,因工施策。只有采取正确合理的除险加固方案,“对症下药”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2.2 强化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水库除险加固过程中,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监督至关重要。首先,各参建单位要明确并落实职责,加强工作衔接与配合。其次要树立质量全过程控制的意识,包括材料及设备的检验、隐蔽工程验收、施工工序的规范等,重点要落实施工过程中的三检制度,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纠偏。再次,要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质量起到全程监理的作用,确保工程的质量达标。

2.3 构建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机制

对于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管理,需要构建完善的建设管理机制。包括落实以“项目法人制”为首要要求的“四制”制度;严格落实工程建设质量责任终身制的管理机制,强化建设管理主体责任;还要不断提高建设管理人员的工作素养,推行考核和奖惩制度。在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通过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明确和落实相关责任人,实施合理合法的考核奖惩,以机制的完善来提高建设管理水平,从而确保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安全、高效。

2.4 完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资料管理

水库工程是提供防汛抗旱、灌溉、供水等服务的基础公益设施,水库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是全链条管理工作。从水库建成到发现病险问题后进行除险加固,管理工作应该贯穿始终。但现实情况是小型水库的管理不到位,如管理人员少且在不断变化,管理经费落实困难,导致其工程资料和管理资料不齐甚至缺失。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以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为契机和节点,完善水库工程的资料管理。从水库的安全鉴定到安全认证,从除险加固工程设计、审查到施工、验收,落实相关技术管理人员记录、收集、整理和保存相关资料十分重要。因为通过这些工程档案资料可以了解该水库的全面信息,为后续的运行管理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数据依据和信息支撑。因此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资料管理也是水库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

3 案例分析

下面以湖南省醴陵市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情况进行案例分析。

3.1 全市水库基本情况

醴陵市境内共有水库207座,其中大Ⅱ型1座,即官庄水库;中型5座,分别是望仙桥、雪峰山、荷田、藕塘和周坊水库;小型201座,其中小Ⅰ型14座,小Ⅱ型187座。全市水库总集雨面积518.66km2,总库容2.2亿m3,灌溉农田50万亩。

3.2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情况

从2006年开始至2015年,醴陵市境内原注册的129座水库中,5座中型水库、14座小Ⅰ型水库和“十二五“规划内109座小Ⅱ型水库(其中重点小Ⅱ型41座,一般Ⅱ型68座),已完成除险加固任务。2015年水利普查新增注册登记的78座小型水库经鉴定均为病险水库,其除险加固工程已列入醴陵市“十三五”水利建设规划。截至2018年,全市已完成33座新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剩下的45座将在未来3年全部完成。

以2015~2016年度为例,醴陵市共实施了48座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上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概算投资5860万元,其中主体工程实施费用408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约4000万元,其中省级和株洲市财政补助资金共1200万元,醴陵市通过财政预算和追加预算共投入资金2800万元。为最有效利用有限的资金,醴陵市对每座病险水库进行了细致认真的分析研究,通过科学论证确定工程实施方案,以彻底解决主要和重要的病险问题为原则,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内剩余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3.3 工程建设管理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把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项制度。按照相关规定与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签订合同,并严格履行合同责任与义务。按照“法人负责、企业保证、监理控制、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管理责任。

为进行全面有效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醴陵市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①印发《关于加强醴陵市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监管责任的通知》,明确局分管责任人、分片责任人和现场监管责任人三级责任制,从机关和基层管理单位抽调技术人员,确定每人负责2座水库的现场施工质量和安全监管。②组织现场施工监管责任人进行了两轮施工技术培训,并邀请各标段施工员和监理员参加,对水库施工要点、施工工序、技术规范和强制性标准提出明确要求。③强调重要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对水库重要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管,完工后必须由施工、监理和业主代表现场检查核实签认,及时填报《检查验收记录表》并保留影像资料。通过以上措施,强化质量、安全控制和监督管理。

3.4 水库运行管理情况

为实现全市水库安全运行,确保水库汛期防洪安全,需要加强水库的运行管理。历年来,醴陵市在汛前和汛期组织均开展多轮次水库工程的防汛安全检查和安全生产督查,从机构队伍、责任落实,物质保障、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尤其将在建水库工程的防汛检查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重点问题、重要隐患要求相关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到位,确保万无一失。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市完成除险加固的水库工程运行正常,未出现水库建设质量和安全事故,未发现较大安全隐患,较好地发挥了各座水库的防洪效益、灌溉效益和其他效益。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工程质量和安全是第一要素。由于当前还有很多病险水库需要除险加固,因此本文中分析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通过案例交流了基层水利部门在建设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因此,结合各座水库的实际情况,开展扎实有效的项目前期工作;强化对各水库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提高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管理能力和水平;加强与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单位的协调和指导,有利于确保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质量合格,也为工程实施后的水库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保证,使星罗棋布的小型水库在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和日益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醴陵市病险除险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的问题探究
红花岭水库除险加固施工方案分析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
提高病险水闸管理的看法
醴陵市龙韬瓷艺
湾兔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洪水调节计算
太浦闸除险加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浙江省土石坝病险水库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