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铁路线路病害原因及维修养护措施

2018-02-14杨桂林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2期
关键词:维修保养钢轨技术人员

杨桂林

(山西省潞安矿业集团铁路运营公司工务段 山西长治 046031)

保证铁路正常运转的首要前提是确保交通运输线路的通畅性,同时,线路的运行状况与列车通行的安全性与公众财产安全息息相关。铁路企业要加大对线路病害排查的重视度,定期进行维修保养,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保证铁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

1 简述强化铁路线路维养工作的实际价值

铁路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保障。而铁路线路则是铁路交通运输的基础配套设施,能够保证铁路交通的正常运转,与经济增长及民生建设等息息相关。

由于铁路线路要承担客运或货运的荷载,且需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导致其基本性能存在缺陷,具体表现在路基发生不规则形变、轨枕及相关连接零件过度磨损、轨道几何尺寸改变等方面。这些实际问题的出现,都增加了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试想火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一旦发生紧急故障,会造成无法想象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保证铁路线路的质量和基础配套设备性能的完整性,定期开展维修保养工作至关重要。当下,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铁路线路维修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并逐步由传统的粗线条作业过度到维修为主、保养为辅的工作模式,全面优化了维修管理水平,从根本上保证了线路设备的质量。

2 深度剖析铁路线路病害

2.1 线路偏压效应导致曲线钢轨病害

从专业角度来说,导致曲线钢轨病害的根据原因是由于火车在运行过程中对铁路线路产生了偏压效应。当下,列车的运行速率不断提高,且荷载重量也逐步增加,在这种高速、重荷载的共同碾压冲击下,极易导致铁路线路受力不均,特别是外股钢轨,在长期承担重荷载的情况下,会导致磨损恶化。如果不采取及时的维修保养,会导致钢轨曲线失去圆顺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正矢超限,一旦列车在高速运行过程中控制不当,就会产生剧烈的摇晃,增加侧翻的概率。另外,钢轨材质不达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生形变,还会加剧磨损,增加列车运行安全隐患。

2.2 钢轨接头弯折角诱导安全事故

钢轨接头病害主要表现在接头处出现弯折角,导致列车在高速运行过程中出现车轮悬空,并加剧车辆晃动,如长期得不到有效修补,会则影响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此外,车轮的重力碾压和高速冲击会导致钢轨接头发生不规则形变,进而增加钢轨损耗。

2.3 钢轨挠曲造成爬行病害

列车对钢轨的作用力是一个动态荷载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钢轨极易发生挠曲,一旦维修养护不及时,则会加重挠曲程度,导致钢轨稳固性下降,进而在列车高速运行过程中引起钢轨滑动,发生安全事故。另外,列车在减速或紧急制动时,由于钢轨及惯性作用也会使列车滑动,造成爬行病害。而且外界温度条件的变化会使钢轨内部出现温度应力,在热胀冷缩的作用机制下,使其出现体积形变,进而诱发线路爬行。

3 诱发铁路病害的具体原因

3.1 维修保养工作落实不到位

当下,铁路线路长度较大,且覆盖范围广泛,但对日常维养工作缺乏重视,使得基层维修技术人员手段单一,安全责任意识匮乏,甚至产生懈怠情绪,且在维修过程中,缺乏对细节的把控,增加了安全隐患。例如,钢轨接头是铁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维修养护工作的侧重点,通常情况下,钢轨接头位置都存在一定的折角,使列车在高速运行过程中出现剧烈晃动,从而对钢轨尾部及内侧夹板产生巨大的冲击,增加磨损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交通运载量大的铁路线路来说,由于长时间受到高频冲击,会加快连接构件的损毁速率,一旦维修保养不及时,会导致钢轨夹板断裂,进而增加列车运行危险性,诱发安全事故。针对此,应当逐一细化铁路线路的日常维养内容,积极贯彻落实故障制度,加强维护工作的有效性。

3.2 铁路线路运载量增加

铁路运输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随着列车运行速率的提升,铁路部门承接的托运任务量也不断加重,为切实满足旅客的实际需求,不得不加快列车运行频率,这不仅给铁路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也进一步加重了铁路线路的运载负担。从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大多数铁路线路已基本实现了重载要求,但基于铁路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载状态,使得轴重及轨道结构负荷不断加大,长此以往,导致轨道发生结构形变,钢轨表面磨损恶化,线路不规则沉降,及夹板开裂等问题。上述铁路线路各类问题的出现,不仅增加了维修成本费用,还影响了列车运行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3.3 缺乏完善的维养体系

当下,我国铁路企业并未构建完善的维修养护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无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维修养护方案,极大制约了维养工作的有序运转。归根究底,是由于部分铁路企业对完善维养体系缺乏重视,盲目侧重于实际维修养护工作,肤浅的认为只要落实工作即可,不需要制定规范的维养体系。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使得基层维修技术人员养成填补漏洞的工作习惯,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成本投入较高,对列车的安全运行不利。不仅如此,在构建维修养护体系方面,部分铁路企业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无法根据时代发展需求进行工作调整,也无法应用现代科技技术辅助维养工作的开展,使得实际工作存在滞后性。

4 落实铁路线路维养工作的具体策略

4.1 加大对维修保养工作的重视和投入

首先,应当细化铁路线路日常维养内容及作业方式,保障维养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保证铁路线路几何尺寸准确,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对线路的尺寸标准进行测定,避免列车高速行驶过程对轨道造成过度磨损,同时,检查相关构件的紧固性。

(2)要定期清理轨道道床上的杂物垃圾,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弹性条件,避免列车高速运行带动石块等坚硬物体,对列车及铁轨造成损害。

(3)一旦发现铁路轨道地基发生不规则下沉,或路基维护缺失,基层维修技术人员要及时填充石渣,保证轨道道床的密实性,降低发生轨道爬行病害的概率。

(4)如果轨枕磨损严重,需第一时间在恰当位置铺设下垫层,用以阻隔列车对轨枕的磨损和撞击。

(5)积极落实钢轨探伤工作,借助超声波技术全方位检测钢轨的破损情况,及时察觉其构造缺陷。

4.2 提高铁路线路运载能力

运行频率的提高及托运量的增加也会直接导致铁路线路出现病害。在无法降低运行频率的情况下,要想切实解决铁路轨道问题,应当建立专项资金,扩张重载铁路的覆盖范围,使重载线路均匀分化,与此同时,提升铁路的承载负荷力,以求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在改造铁路线路的过程中,需严格把控钢材质量,综合考量铁路线路的承载负荷能力,尽可能选择性价比高的轧钢。钢材进入施工场地后,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钢轨的性能条件符合标准要求。在开展维养工作时,可采用动态维修模式,结合铁路的实际运行状态,客观对比维养方案的可行性。在传统理念中,周期维修的方式已无法满足实际要求,难以及时发现铁路病害问题,极易出现由于维修养护不及时导致病害恶化的问题。而大规模的维修保养需要将设备进行拆卸检查,不仅影响维修效率,还会增加维修保养成本。相反的,采取动态维修模式,可以从根本上强化维养效果。

4.3 构建完善的维养体系

铁路部门需充分结合铁路线路的运行特点,构建完善的维养体系,深化基层维养技术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工作的规范性、纪律性和严明性,继而强化实际养护质量。与此同时,要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高效的铁路运行监控系统,对铁路线路中各类型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监控,配合定期的线路巡查,第一时间发现线路存在的缺陷,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优化处理,避免故障恶化。

此外,铁路企业应意识到构建完善的维修养护体系是确保铁路线路维养工作有序开展的基本保障,施行人性化的奖惩机制,调动基层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有效提高养护效率,强化养护质量,让工作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从根本上避免线路病害问题的发生。

4.4 铁路企业要优化基层技术人员结构,加大培训力度

铁路线路的维护保养质量与运行安全稳定性取决于基层维养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综合素质和工作状态。换言之,维修养护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决定了铁路线路的安全性。为此,铁路企业需在招募技术骨干的过程中,优先选择技术水平过硬、综合素质高、工作态度端正且经验丰富的人员。此外,对于招收的人员也需开展必要的岗前培训和职业素质教育,以此调动基层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更好的为铁路运输事业服务,加快实际工作效率,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再者,教学培训活动还应充分考量技术人员的综合文化水平,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确保在短时间内强化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

5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获知,积极落实铁路线路维养工作,对于保证铁路运行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故此需要引起铁路部门的高度重视。而深度剖析铁路病害问题,采取必要的维养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铁路线路的承载负荷能力,促进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维修保养钢轨技术人员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对农业机械维修保养问题的思考
清洁工程——汽车维修保养新理念(下)
钢轨焊后双中频感应加热工艺研究
高速铁路钢轨疲劳过程的超声非线性系数表征
国内外高速铁路钢轨性能对比研究
2015中国汽车维修保养服务电商行业报告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