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2018-02-14周艳红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2期
关键词:工程量图纸工程造价

周艳红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438000)

1 序言

伴随着我国关于“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关于建筑行业投资力度也逐渐加大,整体建筑行业也开始重新开始稳步发展,带动着建设工程项目的不断增长。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日新月异,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建造工艺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困难。所以如何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效率、降低工程造价错误率、如何将工程造价管理应用到工程项目建设全程已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BIM软件作为一款有着促进建筑行业发展能力的软件,其自身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本文着重介绍如何使用BIM技术做到将工程造价管理精细化,同时将工程造价管理应用到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为国内BIM技术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2 相关概念阐述

2.1 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概念起源于上各时期70年代中期的美国,在经过一系列的概念创新和实验设计之后,逐渐在美国的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发展和普及。BIM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能够对建筑物进行智能模拟的实用性生产工具,能够通过对工程项目的属性、材质等数据进行集成和提取来创建出数字化模型,以便于项目在设计、施工等全过程都能进行管理和优化操作的技术,实际上就是建筑信息模型。美国政府大力推动BIM技术的推广和使用,现在美国有半数以上的建筑企业都在应用BIM技术来对工程进行智能模拟分析。我国BIM技术应用的起步较晚,在近十几年才有相关的理论研究出现,建筑公司对BIM技术的应用也处于摸索实践阶段,仅在部分阶段运用BIM技术。所以相关从业人员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学习新技术,改变传统思维,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2.2 应用BIM技术的软件

市面上流通的BIM软件类型繁多,其基本上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三个类型:①针对某一个领域的而开发的BIM软件,比如工程造价方面的软件就有鲁班软件、斯维尔和广联达等等;②绘图类的BIM软件,比如Revit软件;③管理类的BIM软件,比如Archibus为代表的全周期管理类软件。

3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各个阶段的应用

3.1 决策阶段

在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投资内容进行确定和优化,并且一次为依据对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备的投资方案。而方案确定方面BIM技术应用的主要方向是BIM数据库的应用,企业首先需要建立自身的BIM数据库,也可以跟整个行业建立公共数据库。在进行投资估算的时候需要依据相应的建筑图纸来对关键指标进行抽取,通过与现有方案的对比和分析,来自动计算方案中的关键指标数据,最终通过三维视图的视觉效果来呈现方案结果。

在方案优化方面,企业和部门可以通过自身的数据库或者云平台来选择同一类型的历史工程,在这些历史工程BIM模型的基础上对项目方案进行修改优化。因为BIM技术是对建筑模型的智能化建模,所以每一个相应的构件都能得到造价信息、工程量信息等等的参数化指标,当一个指标被改变,其他指标也都会因为自动修正的缘故产生相应的改变,可以很方便的进行造价估算,大大节省了传统编制估算的计算时间的同时还能够对相应的数据进行查询和对比。再者传统的对比方法是凭借这造价人员的工作经验,对当地部门提供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这样很容易对估算指标的客观性和精确性产生影响。而BIM技术则是通过整合历史工程的图纸信息,来保证估算指标的准确客观,让造价决策过程变得更加合理,提高了造价决策的整体质量。

3.2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决定了工程造价工作整体的成败,根据调查统计,设计工作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占到了35~75%。当前国内主流的设计是限额设计,即通过决策阶段所制定的投资方案来决定工程项目的最大限额,经由相关部门批准后再经由设计单位或个人进行相应的工程造价设计。传统设计步骤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的设计软件之间不兼容,而是细化成建筑设计软件、结构软件、设备安装软件等等,没有一个统一完备的设计功能,导致设计计算繁琐,很容易出现问题。

在此阶段利用BIM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同时利用软件中最强大的可视化建模功能,将工程设计中的使造价更合理、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投资控制的效率的三个目标实现,BIM技术在设计方面设计不协调的问题给解决了把发传统的设计软件与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它搭建了设计专业的协同工作平台,这样就能保证各个专业之间的数据能够准确、及时地传递,同时也能够被其他专业的设计人员掌握,并对各自图纸做出相应调整,避免实际施工时多专业图纸间的碰撞和专业图纸不想匹配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实现同专业多种设计软件兼容的问题,即:建筑模型可以导入到结构软件中,结构模型可以导入到建筑设计软件中。同时建筑模型和结构模型在发承包和施工阶段都可以导入到相应的计量与计价软件以及项目管理软件如:三维场地平面布置软件、招投标软件、BIMSD软件、模架软件中。

3.3 招投标阶段

传统招投标结算工程造价的计算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首先招标方和投标方各自需要至少两次的工程量计算,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行。而且由于计算人员、方式方法等差异,其结果甚至会出现大相径庭的情况。而利用BIM技术进行招投标的阶段的数据处理,就能够利用BIM模型进行相关数据的计算,通过智能模拟的方式大幅度的提高数据的准确度。具体来说招投标单位可以根据BIM三维模型数据库来准确的提取出相关的工程量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来对来做好相应的文件和清单,有效地缓解了招投标双方计算与核对压力,极大的提高了文件的准确行,增加了行业的透明度,从而避免银工程量错算漏算而引起的工程造价问题。

3.4 施工阶段

该阶段利用BIM技术中协调性、模型化及可视化的特点,借助于BIM软件中的项目管理软件和计量与计价软件进行控制工程变更、做好现场签证管理、结算支付(审核对量软件)、处理工程保修费等主要工作,对实施工程费用进行动态监控(BIM5D),进而实现工程中实际发生的费用不超过计划投资。BIM项目管理综合软件是将项目管理中的BIM模型与BIM计量和计价模型相组合,整体展现项目进度、成本、人材机使用情况。在实时监控结构安全状态的同时,动态进行施工进度的管理与分析,并可为及时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进行工程计量及工程竣工支付管理,实施工程费用动态监控,处理工程变更和索赔,编制和审核工程结算、竣工决算,处理工程保修费用等。具体就体现有些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发生得很频繁,而且现场参与建设的单位众多。如何快速、便捷地将最新的设计要求传达到每一位技术人员,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并进行交底,确保施工不出现偏差。为解决这一问题,例如中建五局安装公司,他们公司的BIM组引入了分布式云平台技术,建立了云平台工作组,由管理员根据设计变更情况进行数据更新,工作组成员在Wifi环境下打开ipad,即可收到模型更新信息,来实现信息无障碍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施工质量。同时,工程项目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云平台技术,实现了模型的构件与现场构件的对应,建立了多个物业管理的分区巡更视角管理系统。云平台成员打开相应空间的视角,利用ipad的陀螺仪和和操纵杆能快捷地找到相应的构件并获取构件信息,从根本上解决了超高、隐蔽构件的可视信息管理问题。

3.5 竣工阶段

传统的竣工阶段需要根据图纸、变更资料等等来进行施工阶段,但是一项工程的图纸、变更资料、工程联系单名目繁多,让整个竣工结算阶段变得极其繁琐。而且一旦出现图纸丢失、结算资料不全等情况,就很容易导致竣工结算过程无法顺利进行。工程结算需要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要编制工程结算文件,也就是做工程结算价。结算文件有两种编制方法即:合同预算不做任何调整,只做变更、洽商部分的结算;在合同预算基础上调整变更的部分,洽商单独做。利用审BIM核对量软件,对送审的结算文件进行审核,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都在同一模型计算的,工程量是相同的,双发不存在争议。同的审核和送审的文件是统一的模式只需通过电脑核查不一致的项目即可。

4 总结与建议

总而言之,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①BIM技术优化了各个单位之间的协调性,BIM技术的三维数据模型能够帮助相关部门进行实时的动态管理,大大提高了施工三方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能力,同时也尽量规避了部分单位暗箱操作的风气;②BIM技术对工程量计算进行了细化。工程量计算对于施工三方的费用变更至关重要,所以通过BIM技术实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变更过程能够准确有效的保留数据,同时BIM的参数化特点能够实现信息的相互关联,在记录数据之后就能够对其他信息进行调整,减少了信息的录入和计算,大大施工三方的人力;③BIM技术能够加速工程设计变更的速度,同样在进行设计变更的时候,BIM可以根据数据关联的特性来对其他工程量进行调整,并且进行及时的汇总和直观的呈现。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如果需要索赔,也可以根据BIM模型的信息来进行索赔;④调高了工程造价数据管理的水平,因为BIM软件的实时动态监控能力,所以BIM软件能够有效的对施工各方进行安排调度,遇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解决,同时还能够根据建筑市场材料、机械、人员价格的变化,来对工程造价进行及时的调整。

猜你喜欢

工程量图纸工程造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看图纸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模具图纸在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路基设计横断面复测公路工程量及中间分次计量工程量的计算
工程造价之旅
铁路站场EBS工程量分解
工程量签证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