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地区传统杌凳浅析

2018-02-14兰岚兰昱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2期
关键词:家具构件装饰

兰岚兰昱

(1.江阴高级中学 江苏无锡 214433 2.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无锡 214122)

1 研究背景

1.1 苏工传统坐具

中国传统家具历经千年发展形成了以明清家具为巅峰的典范,在世界家具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苏作源于苏州为核心的区域,也被叫做苏工。苏州人文荟萃、经济发达,对家具品质有较高要求,产生了大量经典。地域和文化特点让苏工家具带有浓厚的文人气息,也成为了明式家具的起源。

苏工坐具可以分为:宝座、交椅、扶手椅、靠背椅、凳,按规格依次分类。规格越高,在传统文化中地位越高,制作成本也越高。

1.2 苏工传统家具中的凳

凳是指没有靠背和扶手的坐具,造型简单,在传统文化中地位最低。包括:方形杌凳、圆形坐墩、可折叠的交杌,长凳。此外还有禅凳、圆凳、椭圆凳、多边形凳和尺度较大的春凳等形式。杌凳因等级较低,所以研究者不多。杌凳在唐朝绘画作品中已出现,经宋元发展明清时形式已经相对固定。

2 苏工杌凳的构成

杌凳在苏州坊间有很多叫法,如“额子凳”(音)、“骨牌凳”等。主要构件为坐面和四腿,加上一些辅助构件,结构和桌案接近,但细节上有很多不同。

(1)坐面一般由大边和抹头组成边框,中间用板材或软质藤、竹编成面芯。加上结构加强用的穿带或者撑杆。也有小型杌凳使用独块厚实整板做坐面。一般边框四边会导角并加以线脚装饰,称为“冰盘沿”。坐面承担人体重量,分配调整后传递给凳腿。

(2)凳腿是杌凳的主要承重构件,装饰较少。有直腿、内翻马蹄、外翻马蹄等形式,截面包括方、圆、外圆内方、瓜楞等,辅以阴阳装饰线脚。凳腿与凳面用格角榫、抱肩榫、粽角榫等方式榫卯连接。

(3)连接加固件不是杌凳的主要受力构件,主要是增加杌凳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常用加固件有横撑(枨)、牙板、矮老等。凳腿顶部与坐面用榫卯连接还比较薄弱。横撑可在凳腿中下部增加水平支点。还有一些加固件使用频率较低,如托泥可以在凳腿最下方提供水平方向支点,角牙可加强凳腿与坐面的连接强度。矮老协助压力分配,并增加横撑刚度。连接加固件不主要受力所以形式相对灵活。长期发展后兼有了装饰作用。如牙板有:壸门、海棠门、刀牙等形式,横撑有直枨、罗锅枨、霸王枨、管脚枨等。

所有构件中矮老受力最小,所以形式最为灵活,后演变出卡子花(结子)。作用与矮老相同,形式更为复杂、优美。苏工杌凳常见:如意、双钱、灵芝、灯笼、拱璧等。

(4)束腰是指坐面下向内收缩的构件。但它不仅指具体构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造型。杌凳的束腰一般由带有装饰线条的四根薄而窄的木条围合而成。有无束腰是杌凳乃至桌案分类的重要指标。王世襄先生将坐具、桌案都划分成有束腰和无束腰两大类别。因其起源、形式多有不同。

苏工杌凳在束腰上常见一种独特的装饰手法,称为“鱼门洞”(音)。鱼门洞是在长条形的板材上挖切一个或两个长方形通透的孔,在视觉上形成空灵的变化,降低坐面、束腰和牙板三个边缘集中后的厚重感。鱼门洞虽然是透雕,但四周却要凸出阳线,工艺相对比较复杂。有些经济和技术欠缺的杌凳上会用凸起的长方形髹以黑漆替代,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3 苏工杌凳造型分类

(1)和其他中国传统家具一样,杌凳也可以分为明式和清式。明式、清式并不是指制作时间是明朝或清朝,而是指其样式的起源时间。苏州地区是明式家具的起源地,因地理、人文等因素的影响直到解放之后明式杌凳仍在制作和使用。

明式到清式是一个演变的过程,主要表现为装饰数量和形式逐渐增多。例如凳腿由光素的直腿发展出了内翻马蹄、外翻马蹄、鼓腿彭牙等形式;牙板的装饰纹样增多,纹样逐渐固定;简单的直枨被曲线形枨子所替代;短直杆造型的矮老发展出了各种形式的结子。

(2)传统坐具和桌案根据面板下方是否向内收缩分成束腰和无束腰两大类。束腰形式由壸门结构逐渐简化而来,一般使用直腿并可能使用托泥,源于早期的须弥座造型。无束腰则源于传统木建筑梁柱体系,腿圆直且不设马蹄和托泥。

(3)苏工杌凳根据坐面的不同可以分为硬、软两类。硬坐面,使用木材或石材制作坐面,包括坐面芯板与外框平齐和打洼落堂两类。软坐面也叫软屉,是在木质坐面框架上开孔后用棕、藤一类材料编织成有一定弹性的坐面。人工成本高于硬坐面,但舒适度较好。

(4)根据人体工程学测算,常规坐面只要达到400见方即足以满足人的使用要求。但苏工杌凳中却有一些达到600~700,远远高于上一尺度。据此笔者把苏工杌凳按坐面400为界分为大尺寸和一般尺寸两类。根据人体工程学分析,坐面超过400以后实际使用价值不大,超过500会让人坐着难受。如另一种阔大的宝座,装饰和精神方面的暗示作用就远远超过了实用价值。那么民间杌凳为什么会发展出如此巨大的尺寸呢?

一说大尺度杌凳为打坐用的禅凳。笔者对苏州地区开展调研,发现这样的杌凳存世量非常大。苏州一带虽禅风盛行,但乡间日常打坐的毕竟不多。所以这个称谓和解释是站不住脚的。通过调查访谈,民间解释为传统建筑没有电力照明、机械通风,在适宜的气候下人们喜欢在户外活动,需携带方便搬运的家具。尺度较大的杌凳可以当做小桌子使用,至今夏日傍晚乡间村里还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当然,也不排除大尺寸杌凳起初为居士打坐所用,后为民间改用的可能。这非常符合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特点。

4 结语

当今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已经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工业设计因而也比以前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但是却很难有一种新的设计能够像苏工杌凳那样延续几百年,依然为收藏家、研究者和正在使用的人们所珍爱。

工艺美术设计的趋势是返璞归真的审美。自现代主义建筑四杰之一密斯凡德罗提出“Lessismore”的口号,到乔布斯的苹果手机,正是这一审美观点最好的诠释。建立在不断掠夺基础上的西方文明现已开始思考未来的出路,东方从容、质朴的文化才是将来的方向。

在苏工杌凳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设计的纯粹,简单到没有任何一件多余的构件可以舍弃。装饰上只有凝练的线条和极少的点缀。但尺度、比例、结构,装饰手法等设计细节又无一不是历经千锤百炼。作为一种民间实用器苏工杌凳只是单纯的坐具,兼做户外小桌。但其造型形式和装饰手法高度简化,使它具有了其他设计无法企及的历史耐用性。古朴空灵、虚静秀丽的东方美学意境在它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所谓大道至简,就像日本美学家柳宗悦所言“美必须是生活的产物”。在苏工杌凳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直指人心,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工艺美术精神。当代设计人理应从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设计思路。创造更多实用,并且让使用者心情愉悦的作品。

猜你喜欢

家具构件装饰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鲤鱼旗装饰坠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专利名称:二硅化钼基陶瓷加热元件保持结构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西夏建筑构件——鸱吻
DIY节日装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