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2018-02-14邹园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2期
关键词:温湿度工程质量裂缝

邹园

(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长治 046204)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相互渗透,我国的建筑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传统的木架构转变为以混凝土为主的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取材容易,耐久性好,且具有可模型,但是由于自身重力较大,给施工吊装、运输带来影响。而且,其抗裂性差,产生裂缝的概率很高。混凝土裂缝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通过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就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1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中的重要地位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物的主要构筑材料。混凝土施工质量不仅影响着工程建设企业的形象,也影响着其发展,还影响着我国基础建设的进步。我国建设工程数量逐年增长,一些工程质量问题随之而来。其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混凝土裂缝。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缓慢,导致混凝土施工工艺不成熟,相关的法律规定也不健全,进而造成了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要想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我们必须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 现如今存在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现阶段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一些技术人员在施工开始时,没有合理地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也忽视了原材料的质量标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的收益。而且,也没有按照水灰比法则配制混凝土,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除此之外,还没有对混凝土中所使用的拌合水进行水质监测,忽略了水的酸碱度以及水中的矿物质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运输以及浇筑大多都是人工完成的,导致出现间断浇筑的情况,使得混凝土的质量较差,从而出现安全问题。在施工结束之后,施工人员也没有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使得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概率大大加强。建设企业也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一定程度上对工程质量造成了影响。

3 关于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几点思考

3.1 质量检测

为避免在施工完成之后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建设单位要在施工之前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混凝土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最为重要的是,要在施工之前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分析混凝土原材料、拌合水、外加剂、掺合料等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影响。在选择水泥时,要选用符合GB175-1999和GB1344-1999质量要求的水泥;在选择拌合水时,要注意检测水中是否含有过量的酸、碱、盐等;选择外加剂时,应当选择符合GB/T18736-2002的硅粉、粉煤灰等;在加入掺合料时,要注意掺合料性质及数量对水泥强度、颜色、变形的影响。

除此之外,建设单位在配置混凝土时,要合理地根据水灰比法则进行。水灰比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根据工程的实际要求确定一个合适的比值,否则就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从而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埋下安全隐患。而且,还要检测混凝土中所使用砂石的含水量。砂石中的水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水灰比的制定。

3.2 温湿度测试

温湿度对混凝土的影响不容小觑。温湿度是混凝土产生干缩湿胀的主要原因。由温湿度引起的应力变化,会也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从而导致土建施工建设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所以,建设单位在施工之前,要对周围环境做温湿度测试。以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建设单位应当尽可能地避免在高温天气进行混凝土施工。当混凝土施工影响工程的交付时,要利用相关仪器,测试施工现场的温湿度,以便分析环境可能对工程造成的影响,进而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一般来说,混凝土的耐久性较好。但是,当气温偏低时,混凝土极易受到寒冷气流影响,从而造成损坏。而且,寒冷天气中处于水体自由水面高出固定基面的高程变化区域的混凝土也容易损坏。因此,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实时掌控天气的变化,安排专人定时测量施工场地的日温,并将记录的数据及时地交于技术人员,以便其根据数据合理安排施工。

3.3 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技术也能够影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混凝土的浇筑方式有两种:①人工浇筑;②借助机械进行浇筑。为了保证浇筑之后混凝土的密实性,建设单位应该借助机械浇筑混凝土,如使用混凝土泵等。在建设过程中,要保持浇筑的不间断,注意浇筑的层次。要根据建设施工的具体情况确定模板标高。在开始浇筑之前,要仔细检查混凝土的刚度、强度、和易性等重要性能指标,也要确定周围是否存在影响浇筑的因素,如杂物、淤泥等。如果有,要及时清理。

另外,借助泵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表面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纹路。因此,要采用振动捣实的方法,避免有疏松、渗漏的情况,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如果由于浇筑过程的不连续导致施工间断地方混凝土的连接性较差,那么就要依据实际情况预留施工缝,以确保浇筑工作的顺利进行。

3.4 养护

建设单位在浇筑完混凝土之后,还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倘若不注意施工问题以及环境因素给混凝土带来的影响,浇筑完成之后的混凝土也会产生裂缝,进而影响工程质量。混凝土初步凝结的过程中,会产生干缩和自缩的现象,其内部及表面的水分会快速挥发。因此,建设单位要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充分凝结。混凝土的养护主要分三个阶段:①早期养护;②养护过程中的温湿度控制;③成型之后的常规养护。

在混凝土的养护阶段,建设单位要避免环境对混凝土的影响。在适当的时间拆除混凝土的外侧膜之后,进行全湿养护。要使用塑料薄膜对混凝土施工区域进行覆盖,时间控制在14d以上。全湿养护结束之后,开始进行长达两旬的常规养护。如果外界温度偏高或偏低,可适量增减全湿养护的时间。

3.5 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的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施工。现场管理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质量保障。施工现场管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①施工前的现场管理;②施工过程的现场管理;③施工后的养护管理。其中施工前的现场管理又分为几个方面:①对水泥的指标管理;②对粗骨料和细骨料的指标管理;③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管理;④对外加剂的指标管理。施工前的现场管理是为了混凝土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施工过程的现场管理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以及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施工后的养护管理是为了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施工前,技术人员要确保混凝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理人员要确保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后,施工人员要确保工程中对混凝土裂缝的防治。

4 结语

综上所述,土建施工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就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升不仅能够提高建设工程质量,也能够促进建设单位经济效益的增加,还能够影响我国基础建设的平稳发展。建设单位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重视混凝土裂缝的防治,要在施工之前对混凝土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还要避免环境对混凝土造成的影响,要严格按照程序浇筑,并且要在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后定期维护。除此之外,建设企业也要注重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混凝土施工的每一步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猜你喜欢

温湿度工程质量裂缝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基于AT89C51的数字型蚕用温湿度计的设计
基于DSP的多路温湿度监测系统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地球的裂缝
基于温湿度控制的天气预测装置
基于DSP和μcos的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