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
2018-02-14姜晓龙
姜晓龙
前言
深基坑技术的定义是,在建筑施工时为了保障地下施工正常进行,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建立起一个安全的基坑周边环境,而对地下施工现场采取的措施。如今的建筑大都会建得很高,因此为了建造具有安全性可靠性的高层建筑,就不得不满足相对应的埋置深度,通常来说,越高的建筑,基坑应该挖得越深,深基坑技术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施工中。
1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流程
在深基坑支护进行之前,先做好相应的准备,再对支护桩进行施工,人为地挖孔桩,用钢筋混凝土涂抹孔桩壁隔绝外界环境。下一步是联系梁施工,指在基坑达到锚杆规定的高度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钻孔、制作锚头、穿锚索、注浆,然后安装连系梁,穿外锚具,然后锚固,最后进行锚杆试验,进行联系梁施工时,得先挖开一个基槽,同时还要对挖开的基槽进行检测,只有检测合格了才能对基槽灌注混凝土,提高其的抗渗性。进行最后一步土方开挖时,要满足分层开挖的准则,在保证土方清洁的前提下,即时挖出即时运走。
2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特征
深基坑支护技术是放在较深的地下空间的建筑物特意研究出来的一种技术,开挖基坑时,因为基坑周围没有多余的空间供放坡之用,或此空间内存在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运输道路等不允许放坡,而只能在支护结构保护的基础下,实施竖直开挖的方式。基坑工程是与基坑设计、施工、监测、现场管理等相关的综合技术,现在的建筑都越建越高,基坑也越来越深,面积也越来越大,甚至有的基坑长宽可延伸到百余米,这样就给人们建造支撑系统时大大地增加了难度。当在市政设施周围建造基坑时,由于不能破坏到民用或公用的建筑设施,也不能自由地放坡,使施工场地受到限制,可伸展的范围也大大缩减,基坑的位置和稳定性因此被把控得很严。当开发建筑工程区域的地质变差时,在复杂的地势下挖基坑有很大的几率出现土体滑移、基坑失稳、桩体变位、坑底隆起、支挡结构严重漏水、流土等施工事故,并牵连到周围的建筑物和地下设施,造成很大的破坏,严重影响损坏社会经济。还有,基坑的实施期限长,并可能会长期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比如说降雨、地表振动,或是人为的周边堆载,都会对基坑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基坑支护多种多样,不同的样式对应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和使用范围,有时候同一种地质可以采用不同的基坑支护方式,所以为了建造优质的基坑,可以在小组内商量讨论,决定出最佳的实施方案。基坑工程危险系数高,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难以挽回的事故。
3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措施
3.1 在支护桩方面的措施
支护桩施工技术分为人工支护和护臂结构两部分,这两个技术能提高支护桩施工技术的能力。比如说,若高层建筑在支护桩方面,采用灌注方式,为了体现严谨、复杂的施工技术,施工企业应该在深基坑施工环境中开挖灌注桩孔,再合理把控各项物件,如:钢筋笼、孔径等,完善支护桩技术的施工环境,最后以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主体为背景,规范支护桩技术的应用。
3.2 在监工方面的措施
监测是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重点,实时监控有利于完善施工现场,推进工程进行。支护监测过程中,要认真把控好深基坑支护的结构、强度以及重点改良部分,监工应该始终贯穿于深基坑支护当中,以3~5d为一次监工时间段,认真检测发现有没有存在什么问题,再适当改变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让施工能够准确地进行。
3.3 在挖土开地基时的措施
在挖土开发地基时,会产生额外的没用的土,这时候应该安排工作人员清理施工现场。即使深基坑施工现场出现土尘污染,也可通过管理人工清土,合理控制清土速度,保障开挖与清土的和谐性,降低污染。深入研究土方开挖的实际情况,避免不良行为的存在,一旦出现施工隐患,立即停工分析,找出影响土方开挖的原因,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避免土方开挖影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
3.4 在锚杆方面的措施
土层部分的施工应在深基坑与锚杆达到一定高度进行,并运用各种相关的机械工具,处理要被注浆的材料,安装好被固定的部分,例如:土层锚杆施工技术中,用水泥进行注浆,然后再通过钢垫板稳固,使土层环境更加稳定。锚杆技术中张拉锚固同样发挥有效的锚固作用,提高锚杆受力。
4 结语
深基坑支护技术是高层建筑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在建造高层建筑时应该遵循在支护桩、监测、土方开挖、锚杆方面相关措施,这样才能够提高建筑的安全系数,保证整个施工工程的整体。因此,在建造高层建筑的深基坑时,一定要从现实出发,综合多方面的情况,严格按照深基坑支护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把握施工技术要点,提高施工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