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研究

2018-02-14李红霞

建材与装饰 2018年33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工程质量水利工程

李红霞

众所周知,我国的水利工程随着水利事业的日益发展而逐渐变多,该工程有着一定的繁杂性,很多工作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一定的难度。另外,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便是其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相关工作。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凡是参与建设及管理工作的主体都将受到社会的法律法规约束,同时也需监督并管理建设质量与安全生产等相关工作。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有效的管理监督体系的存在。

1 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

1.1 政府全权管理

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期间,我国属于计划经济体制,水利工程项目完全使用的是国家的资金与材料,所以是政府全权管理的。这个时期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监督工作实行的是上级对下级的工作模式,并未形成统一的建设质量标准,也缺乏安全监督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施工人员大部分都不是专业的建筑人员,主要靠建设单位的自控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及安全生产[1]。

1.2 建设单位与政府相结合的管理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体制逐渐演变成投资方多样化、有偿投资使用的承包制建设体系,施工方也脱离政府的附属地位转变成独立的生产者,从而形成了建设施工单位自我管控并与政府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建设单位接受相关政府部门的委派,全部承包或部分承包相应的水利工程项目。虽然在这段时期政府部门颁布了有关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有效的规章制度仍然不够完善,投资、安全、质量及工期等方面无法很好地加以控制。

1.3 水利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的成立

在改革开放后期,我国加快了建立水利工程管理法制法规的步伐,于1986年7月初期确立了水利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在水利部成立之后水利工程监督管理机构形成了总站、中心站与分站的三级化框架,同时也效仿国际化制度实行“招标承包制、建设监理制与业主负责制”。

2 我国水利工程的现状分析

2.1 质量安全方面

水利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是极其复杂的,因而我们要利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来完成质量管理工作。但就目前我国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而言,仍然没能及时发现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难题,只关注了工作的表面。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是十分重要的,建筑材料的好坏与管理水平的高低都会对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然而依旧有部分承包商铤而走险,为谋取个人利益而购置低劣的材料,从这个现象中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在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验收管理方面还有待改进,所以不难得知目前我国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大部分都未达到合格标准[2]。

2.2 资金方面

我国在建设施工的造价成本上一直都以利益最大化为项目施工的导向,很多企业都可能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及节约成本而对项目的科学管理及安全保障等方面视而不见,致使多种衍生问题陆续浮出表面。另外,在实现项目整体最优化及确保质量、项目成本与工程进度三方平衡且均有所兼顾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3 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相关体系的有效措施

3.1 改进质量安全监督相关的法规制度

我国应逐步改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相关的法规制度,给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强大的制度支持。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提升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法律地位。另外也需实行适宜的市场操作与准入制度、定期开放监督管理市场,以实现跨区域的资源配置工作,最终提升相关机构的监管能力。

3.2 施工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

有关单位要实行有效的管控以确保总工程的高效完成,同时应配备多种方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修改,懂得融会贯通。水利工程本身就是一件关乎性命的事情,我们要多关注细节,要有计划的开展施工工作。在对施工材料进行采购时也应根据国家规定严格对待,保证基本的质量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也需严格测控相应的结构质量。

4 结语

总的来说,水利工程的工作需落实到施工的每个环节,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强化水利工程的安全监管工作,提高工程质量。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是各大企业信誉及经济效益的象征,也是我国国民经济高效发展的命脉,保障着人民的生活能够安全稳定。可想而知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工程质量水利工程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