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2018-02-14曾中明

建材与装饰 2018年33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建筑施工建筑工程

曾中明

1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和企业的信誉、经济效益等方面直接挂钩。所以企业在进行建筑施工时,一定要严格监督技术方法和技术设备的采用。同时建筑施工具有特殊性,建筑的地理特征、形式、功能用途等都互不相同,而且施工作业会受到天气好坏的影响,复杂的工种相互交叉作业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以上所列都需要优秀的施工管理团队加强施工管理,保障施工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此外,由于科技发展,应用在建筑行业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也是日新月异,因为生产的技术水准越高,相应的管理难度也越高,施工管理如此一来便显得尤为重要。

2 施工中影响质量的要素

2.1 质量波动大

工程项目不是制造业,不可能像制造包装产品一样有固定统一的流水线作业,生产出来整齐划一的包装产品。建筑施工没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固定化的检测模式,正正相反每一个建筑工程都面对截然不同的地质条件、设计方案和施工流程等等,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偶然因素和突发性状况也层出不穷,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建筑的质量。

2.2 质量隐蔽性强

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的工序步骤繁多,中间产品和隐蔽工程质量都很多,如果在施工管理中的监督检查只看表面,很可能产生第二判断错误。也就是把不合格的工程在检查后还判定为合格工程。反之,如果检查工序错误、测量仪表不准确,则可能出现第一判断错误。就是把合格的工程判定为不合格。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时,由于施工质量判断的难度很大,需要特别小心谨慎。

2.3 人为导致的质量问题

房屋的设计中存在严重的抄袭、“克隆”问题,某些设计院和开发商会将一套较为成功的户型或者小区设计作为模板,不分区域,设计方案选用不适合工程地点地质、水文条件的方案及工艺。在施工过程,施工人员不严格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作业,不经设计允许,随意更改设计,造成结构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

3 施工质量管理的要点

3.1 提升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

要实现质量管理和控制的目标,是需要具备一系列施工技术、法律法规和经济知识等储备的,所以,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可以首先从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品质开始。当下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技术水平也有所欠缺,管理人员的基本知识储备甚至还没有施工人员高。这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能力很好地控制施工质量。所以,对于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育应当在施工开始前就进行,基础性地保障施工的质量管理。

3.2 完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和施工质量控制也是直接挂钩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实现对工程质量的精准控制。在完善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这一体系的运用研究。从建筑工程的可行性调查、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工程施工环节和最后的验收工作几个环节,运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质量做出控制,提高质量管理有效运行的水准。

3.3 现场管理需要切身落实

进行建筑项目管理控制时,要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个步骤都明确控制的侧重点。事前质量控制是在施工开始之前把整个施工现场作为监督对象,进行各项施工开始前的准备工作;事中质量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事后质量控制指的是在建筑施工完毕后的验收工作监督、评定建筑质量等级等事后工作。

4 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建筑的施工和建设过程直接影响着房屋的最终质量。由于房屋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控制环节任务很多,所以导致质量问题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当前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很多房屋施工的时间紧任务重,导致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不当,引发很多质量问题的产生。建筑施工的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能够使得施工工作规范化,减少质量问题的出现,其中包含:质量责任制度、施工技术复核制度、施工控制制度、施工现场的实时质量监测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完成得速度又快、质量又高。

4.1 质量责任制的控制和落实

人是建筑施工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是进行管理控制的主体。所以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一定是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之中的。遵守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就是要建立明确的质量责任制度,让施工单位中处于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力何在。同时管理人员的资格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规定。施工技术复核主要包括的是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控制好建筑施工技术。

4.2 事故处理制度的落实

在施工过程当中,因为设计有缺陷、施工材料、施工配件不达标、工艺操作不当的因素可能会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达不到要求,甚至存在工程安全隐患,导致房屋验收不过关,甚至在房屋建成之后存在倒塌的风险。这都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事故处理制度标准,做到出了事故能立马找到负责人,并且立马做出紧急事故处理预案,使事故造成的风险和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

5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

5.1 建设单位质量管理

建设企业应当按照施工管理的规定,构建建筑施工质量保障体系,认真细致地执行建筑管理程序。要按照建筑工程所具备的特性,来进行工程时间、工程造价等的设定。通过建筑项目的投标招标,找到合适的施工单位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

5.2 设计单位质量管理

设计单位要保障设计任务的圆满完成,首先要建立起健全的建筑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对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根据施工项目所出的地理位置、施工环境和条件、甲方业主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设计出符合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筑。同时要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遵循政策和标准,对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进行全面全时间段的管理。

5.3 监理单位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的监管部门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小觑,要承担相应的建筑工程监理责任,从施工开始到施工结束持续向工地中派遣监理人员,进行全方位全时间段的监督,同时要具备一套严格的监督标准,保证能够准确及时地掌握施工状态,发现施工中隐藏的质量问题。因此,保障建筑施工中监督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改革力度。

6 结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效,甚至还关乎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使得建筑工程顺利通过验收,需要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本文分析了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了科学的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案,希望广大企业能够做好质量管理和控制,使得建筑的质量跟上时代进步的脚步。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建筑施工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