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宾川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取得成效

2018-02-14黄伟

建材与装饰 2018年33期
关键词:水价管护节水

黄伟

1 项目区基本情况

宾川县地处滇中高原同滇西横断山脉接壤地区,境内山脉谷地多呈南北向排列,大势形成三山夹两川的地势。以东山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统称宾川坝区即规划的宾川大型灌区。宾川灌区属中亚热带冬干夏湿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7.9℃,极端高温38.2℃,灌区辖7个镇、控制灌溉41.32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61.7%,涉及受益人口30.8万人。气候炎热,光照充足,热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热区资源优势明显,是全州乃至全省的粮食、经济作物主产区。同时“炎热、干旱、少雨”且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干旱缺水又是制约灌区生产发展、作物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2016年,宾川县被省水利厅列为全省6个农田水利改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示范区之一。按照抢抓机遇,立足县情,积极探索,围绕创建国家级高效节水示范县的目标,按照“以改革促项目、以项目推改革”的思路,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先建后补”的原则,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作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载体,在项目示范区全面推行水价改革新机制,初步探索出“政府主导、企业为主、政府补助、利益自享、风险自担、惠及于民”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宾川模式”,实现了农户、投资经营主体和政府“三方共赢”,促进了全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2 农业水价取得的主要经验

(1)建立社会资本参与机制。以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为推进改革的有效载体,鼓励和引导用水合作社、土地流转大户及农业龙头企业等社会资本投资参与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工程建设实行“先建后补”,由社会资本投资经营主体负责按照省州批准的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投资先建,待工程验收合格后,按规定比例给予财政资金补助(按亩均2500元投资标准,给予补助30%)。

(2)建立初始水权分配及交易制度。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和“用水有保障、用水不浪费”的原则,建立了用水总量控制下的初始水权分配和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分工程、分区域,按照“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合理确定不同农作物灌溉定额,不同项目区作物灌溉定额150~300m3/亩。农业初始水权以水权证方式确权到户,将水权量按照耕地面积分配到用水户并向用水户核发用水权证。同时,制定了水权交易管理办法,用水户之间可以对水权范围内结余水量进行水权有偿转让交易,也可由水管单位加价回购,以此保障用水户节水效益,促进水资源效益最大化合理利用。

(3)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按确保工程良性运转、引入的社会资本有合理收益、群众有承担水费能力的原则科学合理测算水价,推行终端水价制度。经初步测算各项目成本水价最低1.0元/m3,最高1.8元/m3,工程竣工验收后由社会资本、水务局与用水户多方共同协商确定农业供水价格,并报发改部门备案或审批后执行。同时,按照“定额管理、多用多交”的原则,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农业用水干渠斗口水价每立方米0.15元,灌区水费收缴率100%,近几年灌区年实现水费收入1000万元,高效节水项目区终端水价达0.5~1.8元/m3,达到了运行成本水价及微利水平。

(4)建立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机制。按照节奖超罚、鼓励交易的原则,建立节水激励和精准补贴机制,制定了《宾川县节水奖励及精准补贴办法》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根据年度工程运行维护资金缺口向县水务局申请补贴,对用水户未使用完的定额内的水权量按节约比例加价回购。同时,在科学合理确定灌溉定额和供水终端精准计量的基础上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加价标准为超定额(计划)用水10%(含)以内的部分加价20%;10~30%(含)以内的部分加价50%;30~50%(含)的部分加价100%;50%以上部分加价200%。超定额累进加价收取的水费纳入节水奖励基金。

(5)建立群众全程参与机制。在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由项目区受益村组、用水合作社及用水户协会、供用水管理公司推选出用水户代表全程参与工程项目前期规划设计立项、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工作,充分发挥群众对工程建设及管理的监督作用,既保障群众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评判权,又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6)建立工程运行管护机制。政府财政资金投资建设的小型水利工程建成后,直接交由用水合作社、用水户协会或供用水管理公司运行管护,并发放小型水利工程使用权证和签订管护责任协议;政府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建设的水利工程,所有权按照各自分担的工程建设投资比例进行确权登记,政府财政资金投资部分建设的工程所有权归国有。社会资本投资部分建设的工程产权归社会资本投资方,县人民政府向社会资本投资方颁发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证书。同时将国有工程部分委托社会资本投资方进行运营管护,并与社会资本投资方签订管护协议,进一步落实管护责任主体。

(7)建立节水减排合同管理机制。建立节水减排合同管理机制,县水务局与项目区农民用水合作社、供水管理公司、用水大户签订节水减排合同,明确节水减排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把各项机制运行管理转化为合同管理方式推进。并建立完善节水减排监测评价体系,在项目区布设减排观测监测点,种植大户建立土壤墒情监测和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体系,科学开展项目减排监测预警评价。

(8)建立项目资金整合机制。强化部门协作,加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力度。按照“渠道不变,资金不乱,各负其责,各计其功”和“统一规划,分块实施,集中建设,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农业1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国土耕地整治、千亿斤粮食项目、中低产田地改造、烟草农田水利等项目资金投入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3 农业水价取得的成效

(1)节约了水资源。实现传统漫灌方式向滴灌方式的转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8,提高到0.90。灌溉设施配套到田间地头,方便了群众用水,同时使用高效节滴灌灌溉,用水量明显降低,可用水量增加,保证了作物适时供水。

(2)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实施水肥一体化,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节约了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

(3)明晰了管理主体。建立了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机制,落实了工程运行管护责任主体,实现了“责、权、利”的统一,确保了工程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受益。

(4)是减少了地下水取水量。实施前由于不能保证作物适时供水,部分群众通过打井抽水灌溉,工程实施后,保证了适时供水,减少了对地下水的开采。

(5)实现了用水合作组织良性发展。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用水合作组织运行管理费用和维修养护费用等各项成本费用有了保障,保证了用水合作组织正常运行和良性发展。也保障了水利工程有建有管长期稳定运行。

(6)群众观念得到转变。群众对水是“商品”的意识、节水意识和发展现代精准农业的意识明显增强,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实现了群众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强化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参与,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以农田水利改革为牵引,以大中型灌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为载体,同步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用水监测计量设施。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灌区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脱贫攻坚为重点,在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引入社会资本,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和“先建后补”的方式,鼓励和引导多种经营主体和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强化措施,全面推进农业综合水价改革。

猜你喜欢

水价管护节水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基于实证数学规划模型的农业水价政策效应模拟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宿迁市宿豫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