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

2018-02-14李华兵

建材与装饰 2018年33期
关键词:构配件施工方配件

李华兵

和传统浇筑的混凝土施工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装配式的施工主要是指施工现场以外的构件加工处理,例如梁和柱等,还要将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中予以安装。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施工方法层出不穷,施工的管理流程与施工工艺都发生的了一定的变化,因此,为了促进管理合理性的提高,就应该加强对施工技术的优化,确保管理模式与新方法之间的符合度。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各方之间的配合和沟通,促进装配式的施工项目质量能够提高。按照施工影响的要素运用不同的方法控制质量。

1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因素识别

1.1 施工准备问题的识别

施工准备时期是度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进行保证的重要环节,需要给予有效的、科学地施工准备,才可以降低该一环节在建筑工程中产生的影响。对于施工方来说,需要重视施工准备的环节,预先对质量规划进行制定。施工现场当中的装配架堆放缺乏合理性,势必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与此同时,工程设备的质量和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性还会影响施工质量。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图纸的会审和质量规划进行设置,并制定审核方案,用这样的方法确保装配式的施工顺利性。

1.2 装配件的供应识别

装配式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构配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因此,材料管理的合理性和施工质量两者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具体施工过程中剪力墙和柱与楼梯等多种装配件都是非常重要的材料,同时,还是拼接需要的主要材料,该装配构建都是由专门的生产厂家所生产的。站在现阶段我国构配件生产的具体情况上进行分析,由于构配件厂家受限于规模,加之,并没有丰富的生产构配件的经验,造成装配件的生产存在很大的质量问题。除此之外,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现场与装配件工厂间存在很远的距离,需要使用运输车才可以达到装配件的运输目的。运输时需要确保质量。如果装配件运输至施工现场之后,就要进行科学地堆放和养护,进而保证其质量,防止因为自然或者是人为因素使其受到损伤,影响该工程的整体质量。

1.3 管理协调的识别

施工技术层面中,装配式建筑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现浇建筑,在这样的前提下,肯定会导致组织管理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施工方需要与装配件厂商之间协调装配件的质量问题,和设计单位之间协调技术和图纸的交底问题,确保装配式的工程质量,当工程就要竣工时,需要和业主方以及监理方验收构配件的搭接部位与灌浆部位。除此之外,工程劳务的分包方需要对协调质量进行管理,提高施工过程的有序性。

1.4 施工设备的操作识别

在施工方范围中可以被控制的因素还有施工设备的操作问题,该因素并没有和参建方产生任何联系。由于施工人员与设备操作的控制工作都没有合理性,形成的质量问题也是需要施工方所承担,因此,施工方需要加强重视。就装配式的建筑来说,其和传统的现浇建筑不同,主要表现在,施工方式的变化上,所以,使得建筑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配置的比例发生一定改变。为了可以有效地发挥装配式的建筑优势以及施工效益,就必须有效结合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当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人员操作或者是机械设备的操作缺乏规范性的话,不只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同时还会使得设备性能有所降低。

2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2.1 加强管理协调

管理协调是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管理协调和其他因素不同,其能够将具体施工中的参建方实施系统性考虑,同时,给予其宏观调控和综合分析,因此,对于施工方管理水平的要求逐渐升高。就施工方来说,比较有效的措施是指运用经济的和具有技术性的与组织等措施,确保内部的高效运转。主要是指对内措施,对外则是是指施工合同,促进交流水平的提升,进而达到施工目标。

2.2 加强装配件的材料供应

就装配式的建筑施工装配件材料来说,实际生产并不能够被施工单位所控制,但是在出厂后可以由施工方进行控制。一旦出厂,施工方就需要运用不同的技术措施检验构件,对于部分不合格的不达标的构配件就要根据要求进行更换。除此之外,还需要与材料的供应商签订相关供应合同,并在合同当中清楚处理质量问题的具体方式。材料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制订针对性地运输方案,防止材料在运输时发生损坏现象。如果构配件已经达到施工现场,就要对其进行全面养护,当在此期间发生损坏,那么施工方就要承担相关损失。因此,构配件的供应问题,需要施工方合理安排人员进行养护,防止构配件质量出现损失。

2.3 加强对于施工设备的机械化操作

在具体的施工中,施工设备的机械组织由施工方控制,因此具体后果是由施工方所承担的。对于施工人员和设备组织的控制问题来说,比较重要的是组建专业化的项目部门,与此同时,还是组织保证。施工的项目部门下的一些部门需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并履行自身的义务,实现责任到人。除此之外,当有一定的条件时,可以成立相关质量小组,主要目的是指监督质量因素。

2.4 加强对施工准备环节的控制

施工准备时期,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预见性,并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案进行制定。想要实现施工质量目标,比较重要的就是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施工现场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然而目前我国装配式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还需要不断提高,因此,施工方需要加强培训力度,尤其是加强培训构配件的连接点与工序的穿插内容,用这样的方式保障施工的整体质量。

2.5 加强对质量的控制

对于工程管理部门来说,需要加强管理的整体力度,并改变传统的观念和制度,运用新的和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不断加强工程管理者所掌握的计算机模式,深化学习。与此同时,需要加强学习国外的优秀经验,与自身特点进行结节,并对其不断改进,实现与时俱进的目的。工作当中,需要身体力行。还要进行记录与备份,进而确保下一步工作的正常开展,与此同时,还要为未来工作提供依据,有助于查漏补缺。除此之外,工程的管理人员还要加强现场检查,主要对设备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进度与住宿问题进行检查。还要随机抽查施工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防止出现不合格的产品。

2.6 落实系统性的管理理念,促进操作人员专业素养不断提高

在这一方面,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①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特别是领导层,招聘相关人才时不能只看其学历,还需要综合考虑应聘者的整体素养,按照所制定的考核标准严格把握并执行,主要原因在于,如果是比较落后的一些管理理念,就会对工作产生不良影响;②组织有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在第一时间学习并了解现阶段我国和国外的发展动态,并了解法规制度,进一步完善自身,促进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截止目前为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放肆识别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对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这是目前非常重要的问题,对装配式施工质量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因此,相关人员必须深入分析,并提出科学地控制策略,以推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构配件施工方配件
原材配件
施工方参与回购的建筑供应链协调及应急策略
于发布《工业化建筑标准化部品和构配件产品目录(第一批)》的通知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分析
论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之间的联系
浅谈监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
建设工程管理中施工方的签证管理
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质量控制的重点、难点与对策
妆发与配件缺一不可
浅析地质勘探设备、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