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长安区景观建设中的环境伦理思考
2018-02-14王文佳
王文佳
(西安培华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5)
1 概述
长安区位于东经 108°38′~109°14′,北纬 33°47′~34°18′,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地区,秦岭北麓,是建设中的西安南部现代国际化大都市新型主城区。东有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蓝田县为邻,南连柞水县、宁陕县,西毗鄠邑区、沣渭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靠雁塔区和灞桥区,南北跨度约55.9km,东西跨度约54.8km,全区总面积1594.1km2,全区常住人口111.8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60.75万人,占全区人口的一半以上。辖25个街道办事处、47个城市社区、659个行政村[1]。
“美丽中国”的概念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明确指出包含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然而,要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环境伦理对美丽乡村的影响也有重要意义。2016年1月,陕西省开始实施美丽乡村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为彰显陕西省美丽乡村特点,《规范》提出了从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七个方面量化指标。陕西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具备条件的农村全部建成“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
2 长安区环境伦理建设及存在的问题
2.1 长安区环境伦理建设的现状
全区累计硬化农村道路60km,铺设道沿2.4万m2,修建广场1600m2、排水渠6270m,新建门前花园280个,刷白墙壁1600m2,绘制文化墙58块,拆除危房80户、乱搭乱建53处,清理建材占道198处、违规广告牌15个[2]。
2015年,长安区成功创建“西安最美乡村”2个、“长安最美乡村”10个;2016年,成功创建“长安最美乡村”30个;2017年,长安区王莽万亩桃花园成果获得陕西省十大最美田园,秦岭北麓乡村经济带获得陕西省十大最美农旅线路;2018年,长安区滦镇街道上王村、子午街道王庄村和黄良街道南仁村入选“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2.2 存在的问题
(1)目前多数美丽乡村建设存在一定的城市化倾向,导致千村一面。调研中发现,在长安区多数地区的乡村一些是在美丽乡村建设浪潮下,包裹在白墙、瓷片中。另一些则是传统民居残存的空心村。由于多数村民认为植树并不能致富,村民环境伦理观念较弱,从而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村子主要绿化为村子河道两侧残存着的一些自然植被,农民在自留地和前后院落四季轮种的农作物,村内绿化覆盖率很低。
(2)长安区大部分村中的活动场所或公共空间缺少统一的规划。用地性质单一,多是居住用地,村民们没有娱乐休闲的活动空间,公共基础设施及公共绿地较少。
(3)长安区传统村落的街巷特色空间及民居建筑形态正在渐渐消失,传统建筑与新建民居共存,或者传统建筑周边环境慢慢被新建筑代替,新建民居关中特色不显著,甚至有些新建筑在传统建筑中显得很突兀,影响乡村的整体风貌。
(4)长安区已建成的美丽乡村中,依然存在建大广场或者旅游项目时,未全面考虑村子里的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问题。
(5)长安区部分村子绿化采用城市景观手法,多用草皮及灌木种植,后期维护成本较高;部分村子还存在将原有石砌台阶及路面做成水泥抹面,道路透水不足及水泥过度硬化情况。
3 环境伦理观与长安区景观建设的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价值观念主要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和可持续发展三种,呈现一种嬗变的过程。
中国传统环境伦理观,由于地域条件及风土人情的不一样。我国传统村落空间大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与特征,表现出“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村落风貌,除了受到地形、气候、地域材料等自然条件影响外,民风民俗、居住习惯、宗族制度等传统伦理观对其也有很大的影响。如长安地区的靠崖窑、房子半边盖、胡墼墙等,在村落营建中都能反映出传统伦理观的表现。可以为保护长安区当地的生态环境作出典范,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创造各具特色的生态文化。而其间所蕴藏的生态智慧,也为现在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
传统环境伦理观在不同的伦理道德体系中其外在表现是不同的。
3.1 儒家的环境伦理信念
当今环境伦理中的主要信念“天人合一”、“尊重生命”、“顺应自然”在我国儒家经典中屡见不鲜。“天人合一”是我国历代伦理思想的重要信念,认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似、相统一。儒家对“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最早出现在孔子的《说卦传》,以天地人三方之理作为自然法则,建立有条理的世界体系。将道德关怀自人际拓展至自然万物之生态伦理,在儒家的典籍中也很多。儒家将尊敬生命与爱护生命的生态伦理信念在“仁、义、孝、礼”等伦理行为中体现,且以“仁”为核心思想。“爱护生命”也在“孝”的伦理行为中有所表现。把伦理行为推广到生物,认为不按时伐树,不按规定打猎是残杀生物,是不孝的表现[3]。孝的行为原用于孝顺父母,这里将孝的意义扩大,要敬重先贤的训示。在长安区王曲街道马厂村郭氏民宅的上房大门裙板上雕刻的“二十四孝图”就映射了儒家的环境伦理。
3.2 道家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抽象的“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的环境思想被认为是自然主义哲学流派的理论,对自然规律的运行表现出密切的关注。道家认为万物均根源于道,故万物均位于平等地位。由于对自然的尊重,人类应顺应自然,道家称为“物顺自然”,不可干扰自然,这就道家对自然的“无为”。长安区王曲城隍庙据说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就已建立,到了明代,就成为一座统领十三行省城隍、地位级别最高的总城隍庙,道家的思想也影响着村民对自然的认识,对美好的追求。
3.3 宗教的环境伦理思想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随着时间的不断的演变。各种宗教中有关环境伦理的信念,都是信徒们行为的指针。早期佛教的经典中记载了人类道德与自然环境有不可分隔的关系,这些经典中的教义被总结成五条自然法则的学说,任何地区的物理法则可以影响这一地区的生物法则。佛教认为人类面对日益加深的生态危机,就必须寻求积极的解决方案。污染不能依赖长期的技术处理,有的处理方案常涉及的基本原理,就是我们的价值观、优先级和选择。佛教教义认为心是所有事情的先驱,假如依纯洁的心行动,快乐必随之而来。人类必须了解环境的污染是由于自己心灵的污染。如果要有一个清洁的环境,人类必须采用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是源于道德与精神层面的。长安区内佛教寺庙众多,如香积寺、兴教寺、净业寺等,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边村民的环境伦理观。
4 长安区景观建设中的环境伦理思考
4.1 村落规划
新村首要考虑选址,传统环境伦理中对村址的要求首先是要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公共设施的规划,要在村中设置方便村民使用,村庄建设用地规模要总体结合村庄实际需要。
长安区传统村落规划改造,要尊重关中地域文化特色及原有的村庄肌理,在融入新设计元素的同时保留传统乡村的文化风貌、关中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提高村民的精神财富,突出地域民俗色彩。
4.2 建筑材料
建议在长安区美丽乡村建设中,多建地方特色建筑,多用乡土材料,真正把村庄建设、治理的像农村,展现于城市不一样的乡村风貌和乡土气息。
4.3 景观绿化
考虑到草皮及灌木种植,后期维护成本较高,建议长安区在景观建设中多种植乡土植物。对村民生活的环境组成的乡村聚落性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
4.4 公共设施
在传统环境伦理观的规划中,重点是要对公共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公共系统包含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所有基础设施的规划也要因势利导,合理规划,与当地环境相结合。道路交通规划中例如村路可根据当地特点,就地取材进行硬化。
4.5 节能环保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推广节能新技术,积极宣传使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秸杆制气等再生型、清洁型能源。注重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如雨水的收集及污水及垃圾的回收及再利用。
4.6 建立制度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保障国家水安全、完善水治理体系的制度创新。河长制其实是在阐释和传播环境伦理。环境伦理的基本核心是指,人与生态环境、生态之间一种密切的涉及双边和多边利益、生存的平衡的关系,也即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保护包括人和动植物、微生物在内的所有生物及其所赖以生存的环境[4]。
总之,长安区景观建设中的问题不简单只是人和环境的问题,还包括村落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结构、公共设施、空间景观、传统风俗及行为习惯等内容。要实现长安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环境伦理的背景下,重点对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的环境伦理意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基金项目:2017年度西安培华学院校级科研课题“环境伦理视角下的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研究——以长安区为例”(PHKT17049);2017年度西安市社科规划基金培华专项课题“西安市长安区历史文化基因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17PH20)。
[1]长安县志编纂委员会.长安年鉴[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7.
[2]吕婷婷.以旅游为导向的长安区“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7.
[3]杨冠政.环境伦理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张田勘.河长制是在阐释和传播环境伦理[EB/OL].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