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网络强国发展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2018-02-14袁卫平
袁卫平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江苏分中心
0 引言
爱沙尼亚自1991年独立以来,以网络科技为本,加大通信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大力发展信息通信产业,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强化网络及数据安全,从“数字贫瘠”一跃成为“数字高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强国。我国正值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关键阶段,如何提升数字化水平和网络科技能力,用互联网助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或可借鉴爱沙尼亚经验。
1 爱沙尼亚在数字化和网络安全领域名列前茅
(1)爱沙尼亚成为数字化国家标杆,大力提升政府服务效率
2017年欧盟《数字经济与社会指数》报告显示,爱沙尼亚国家数字化成果表现优异,排第9位。技术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供货商Smartmatic的互联网选举业务总监Michael Summers称赞爱沙尼亚是全球数字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子政务文化。早在2007年,爱沙尼亚就实现了总统大选的网络化投票,成为网络化最彻底、网络办公发展最迅猛的欧洲国家。爱沙尼亚可能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在线提供99%的公共服务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2016年的报告统计,爱沙尼亚已经有3000多个政府和银行的服务可以通过网络提供;可以在20分钟内成立一间公司;可以在5分钟内,自行在网络申报95%的收入;通过电子化服务,每一年为每个公民节省5.4个工作日。爱沙尼亚还在筹谋一项“数字连续”方案,试图把政府的数字基础设施备份至云端,以保持网上职能的正常运作。数字化服务在带来效率提升的同时,极大地节约了成本。统计数据显示,仅仅是给每个人配置数字身份,就直接节省了大约GDP的2%,相当于爱沙尼亚的国防预算。
(2)爱沙尼亚强力布局网络通信,拥有一流的网络连接
爱沙尼亚政府高度重视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便已将免费无线上网服务推广到全国,并在金融、教育、投票等诸多方面均实现了较高程度的电子化;到2002年,爱沙尼亚政府建成了覆盖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区域的免费无线网络覆盖;2005-2008年,实施了互联网普及项目KülaTee 3(村庄路线3),旨在提高人口稀少地区互联网的使用率;到2009年底,爱沙尼亚互联网和数据交换的光缆线实现了整个国家全覆盖,还与周边国家合作,建成了与芬兰、瑞典、俄罗斯和拉脱维亚直接连接的海底通信光缆。如今,爱沙尼亚已经将上网写入宪法,拥有全欧洲速度最快的互联网,网络普及率高达98%。高度发达的网络通信帮助爱沙尼亚成为实至名归的网络强国:16至74岁的爱沙尼亚人中有71%的人是互联网用户,63%的家庭可以在家上网,所有的爱沙尼亚学校均可联网,1200多个公共场所可使用高速无线上网。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对139个国家的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爱沙尼亚在“网络准备指数”中排名第22位,在中东欧国家排名第1位。
(3)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打造可以“重启”的国家
爱沙尼亚的数字化建设进程并非一帆风顺。2007年4月到5月的3个星期里,爱沙尼亚政府将苏维埃战争纪念碑迁离塔林市中心的行为,招致了疑似来自俄罗斯的DDoS攻击,包括议会、银行、政府、媒体以及重要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服务一度瘫痪。这次事件无疑给“电子爱沙尼亚”敲响了网络安全警钟。爱沙尼亚于2008年发布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大幅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爱沙尼亚在解决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上,可谓费尽心思,如将所有的数据文件分散存储在各个提供数据的机构;所有数据库都必须通过X-Road这一唯一的信道接入。政府还规定,无论是否发现漏洞,每13年整个政府的关键信息系统都要重新设计。甚至为了应对可能的安全威胁,爱沙尼亚可以将所有政府和服务数据进行备份,立刻转移到预先安排的6个“临时数据大使馆”中的任何一个,并实现代码执行程序一键切换,从而恢复国家数据系统运转和重建,实现国家政体的备份、休眠和关闭。
2 爱沙尼亚网络科技崛起的三张“王牌”
爱沙尼亚能够在网络强国的道路上驰骋,主要得益于其对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视和投入,对政务电子化的大力支持和推进。相关技术和理念成为网络科技发展的典范。
(1)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王牌技术——X-Road
2000年,爱沙尼亚政府信息系统现代化工程“十字路口”(X-Road Project)开始实施。该项目是国家数据网络,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层,是一种技术和组织环境,可实现信息系统之间基于互联网安全的数据交换。X-Road将各类信息服务系统连接起来,并结合独特的共享机制(RIHA)使公私部门数据得到广泛共享,是数字爱沙尼亚的支柱。X-Road采用通用的安全解决方案:认证、多级授权、高级日志处理系统,加密和时间戳数据流量,所有传出数据均经过数字签名和加密,所有传入数据必须经过身份验证和记录。X-Road还能根据需求不断地扩容。数据显示,2013年,在X-Road上完成了2.87亿次查询;超过170个数据库在X-Road提供服务;每天有超过900个组织使用X-Road;超过50%的居民通过信息门户网站使用X-Road。相关技术出口到多个国家,如芬兰、立陶宛等,并努力将X-Road推广到欧盟,实现跨国公共信息服务,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允许数据在国家间自动交换的平台。
(2)电子政务和数字化服务王牌技术——电子身份证
2002年1月,爱沙尼亚开始向居民发放带有芯片的强制ID卡,授权居民通过数字签名直接识别并验证合法交易和文件。每个15岁以上的爱沙尼亚公民都有一个安全的、经过认证的数字身份,这被认为是每个公民与生俱来的权利。与数字身份证一同颁发的还有两个PIN码,一个用于身份验证,一个用于授权。如果某项服务需要对数字身份证持有者进行鉴定,相关机构可以查询中央数据库,以检查该卡和相关代码是否匹配。截至目前,爱沙尼亚拥有120多万个活跃的电子身份证,约占爱沙尼亚130万居民的94%。电子身份证是爱沙尼亚政府推动所有数字化服务的关键,为电子政务、报税、投票等所有“无纸化”服务提供了必要条件。
(3)用互联网拉来1000万国民——网络居留证专项计划
有了充沛的数字化发展经验,爱沙尼亚在2014年9月正式启动“网络居留证专项计划”(e-Residency Program),并在2014年11月获得国会同意,同年12月核准了第一个网络居留证的申请。2015年5月,爱沙尼亚政府再出新政,只需要在官网填写简单的信息,并缴纳100欧元即可完成申请。此举成为世界首例“电子公民”项目,但不是国籍证明,没有纳税义务,不可凭此证入境、居留和工作。身份证上也不贴照片,不能用作个人身份标识,也不能用作旅行证件。“网络居留证”有三大好处:在文件上进行电子签名,法律效力等同传统签名;在爱沙尼亚注册公司,当地营收税率为0%;在线开设爱沙尼亚银行账户。据该项目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已有来自167个国家的50916人申请该项目,48735名申请者获得批准。申请者最多的来自芬兰(4503)、俄罗斯(3243)、乌克兰(2915)、德国(2738)、美国(2626)这五个国家,这些都是爱沙尼亚信息通信科技公司及知识型企业寻找合作伙伴和创业资本的主要国家。爱沙尼亚政府以此希望将优质便捷的网络工商政务服务带给全世界,让互联网创业者更加便捷、高效,并希望到2025年能为其带来1000万“电子公民”。
3 爱沙尼亚大力发展网络科技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爱沙尼亚在短短20年内翻身成为网络和信息科技大国,站在了世界瞩目的舞台上。英国BBC以“网络革命先锋”形容这个国家。我国正值“十三五”规划发展关键时期,面临网络强国建设,数字中国发展的压力和机遇,如何加快推动网络信息经济发展,爱沙尼亚或具备借鉴意义。
(1)完善网络公共服务,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2016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为0.6071,排名第63位,与韩国、新加坡、欧盟等电子政务发达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爱沙尼亚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典范,即政府制定政策和战略,主导实施公共服务项目,从而带动社会信息化发展。在我国大力推动“互联网+”战略和网络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一是最大限度地借助科技手段,降低沟通成本,让原本浪费在“跑证”“走程序”上的时间用在提高生产力上;二是充分利用数据分析、数字平台的优势,致力于实现更快速、更明智、更全面的政策决策;三是亟待弥合日趋拉大的数字鸿沟,加强跨地区、跨部门和跨层级的数据互通和信息互联。
(2)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促进网络经济增长
《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2017)》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数字经济总量已占全国GDP总量的30.61%。互联网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如何发展网络经济对于产业丰富、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中国而言可能并非当务之急,但其重要意义和对长期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不可小觑。这一点在小国爱沙尼亚的实践上体现得尤为典型。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爱沙尼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我国要想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占据网络经济发展的高地,必须乘势而为,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聚集整合优化要素资源的优势,应用互联网创新理念、创新要素和创新体系,带动技术产品模式体制机制等创新,在融合创新中不断探索未来网络的新需求、新应用、新途径和新技术。
(3)发挥双创带动作用,助力网络科技企业发展
爱沙尼亚数字化催生了以Skype、Hotmail、Kazaa为代表的一大批全球知名网络与信息技术企业,面向全球提供了绝佳的创新创业环境。联合国最新数据显示,爱沙尼亚的新创业公司数量占全部企业数量的比例达11.67%,远高于美国的6.98%,居全球最高水平。仅爱沙尼亚塔林科技园(Tehnopol)就聚集了150家新创科技公司,不断吸引风投涌入爱沙尼亚科技领域。我国目前正处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发展时期,应充分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热情,扶持高科技企业,特别是网络信息科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成立创新创业基金,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客”平台,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
(4)重视网络科技教育,培养网络科技人才
英国《经济学人》把换位思考及程序教育归纳为爱沙尼亚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事实上,爱沙尼亚是全球首个将程序编写列入小学课程的国家。2012年,虎跃基金会推出“程序老虎”计划,将计算机编程引入所有爱莎尼亚入学儿童课程中,教授部分1至12年级的学生,通过乐高机器人Mindstorms,学习编写程序语言,或通过程序开发工具。反观我国中小学甚至大学编程教育现状,可以说相差甚远。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李文新称,北大信息学院的新生会编程的人大概是1/5,低于国际许多高校。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陈越称,90%的毕业生的编程水平,离我们在各种竞赛中拿冠军的水平相差太远。我国应大力弘扬网络科技文化,加强网络科技教育,在中小学适当引入计算机编程等课程,让网络真正普及,并为广大人民所熟悉和掌握。
(5)加强网络安全保障,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近年来,德国核电站检测出恶意程序、乌克兰断电危机、美国遭遇大规模DDoS攻击以及2014年我国发生的大规模断网事件无疑提醒我们,“网络安全无小事,直接威胁国家安全,确保网络安全可靠是基本前提。”在网络科技发展日趋复杂的今天,加强网络安全保障,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迫在眉睫。一是必须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防护,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巡查、评估和维护,及时发布“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框架”“关键领域基础设施网络安全评估报告”,建立公私合作、多部门协同的应急响应机制,切实维护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二是充分重视关键领域数据安全风险,建立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完善网络数据安全监测评估、监督管理、标准认证和创新能力体系,实现数据的自由存储、切换和恢复,做到数据重启。
4 结语
爱沙尼亚网络强国的崛起之路概括起来可以总结为以下经验:一是敏锐嗅到信息革命的气息,并以此为契机不遗余力发展网络科技,培养科技创新企业,打造产业生态链。二是以政务电子化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强调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助力网络经济飞速发展。三是注重网络信息安全,打造可以“重启”的国家,引导网络信息安全新趋势。我国的网络强国发展道路可以借鉴爱沙尼亚上述经验,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推动网络公共服务更上一层楼,培养和壮大自己的网络科技企业,力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网络科技人才培养,让“互联网+”业态充分涌现,力求建成安全可靠的网络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