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探究
2018-02-14魏学文
魏学文
(北京世纪鸿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15)
1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1.1 蔓延快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有很多竖井管道,主要是管道井、排气道、电缆井以及风道等,如果没有做好防火处理和防火分隔,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顺着管道往上蔓延。而高层建筑中竖井犹如烟囱一样,会形成立体燃烧,同时因为高层建筑风力大,会进一步增加风速,很大程度上会加快火灾的蔓延速度。不仅如此,高层建筑对智能化要求也非常高,因此会增加内部线路的复杂程度,使得电气设备安全受到很大影响,很容易引发火灾。
1.2 疏散难
顾名思义,高层建筑具有很高的层数,在火灾发生后只能通过楼梯疏散,疏散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同时会增加垂直疏散距离,因此从楼内疏散到安全场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而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人群疏散难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中居住人数也不断增加,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在恐惧心理的作用下,很容易在进行人员疏散的时候出现拥挤和踩踏情况,火灾发生的时候火势和烟雾都逐渐的向上蔓延,人员疏散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会有很大的困难。
2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
2.1 制定高层建筑火灾应急预案
每一栋高层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楼高、层数以及通道设置等诸多因素都会对火灾,疏散及灭火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进行火灾扑救,因此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应急预案,充分考虑影响火灾的各种因素,防火防烟分区,建筑材料耐火性能,人员灭火技能等,不能错过任何环节。另外不仅高层内需要做好应急预案,楼外部也要积极预防。火灾发生的时候群众很容易出现骚动,使得道路发生堵塞,延误救援的黄金时间,因此需要提前进行消防车辆通道、操作场地等演习训练。
2.2 完善消防设计工作
在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是非常关键的部分,设计好防火分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火灾的蔓延,为进一步争取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如在建筑内部的竖向井道(给排水管道、强弱电井道、电缆井、排烟道、电梯井)需要和其他部位在进行楼板管道的穿过时选择使用防火阻燃材料进行封堵,从而能够有效的将房间进行隔离,形成一个专门的防火单位,延缓整体的火势蔓延速度。在建筑施工中最好使用不燃或者难燃的材料,因为高层建筑15层以上的区域不易进行扑救,需要高度重视墙面、隔断以及吊顶灯方面的防火问题,主要是使用装饰织物进行阻燃处理。不仅如此,消防设计工作还需要重视建筑钢结构耐火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一般情况下是在防火板覆盖、水喷淋等方面进行钢结构的保护,提高整体的耐火性能。
2.3 消防控制技术
2.3.1 防火分区分隔
为了更好的控制火势的扩展,在应用中需要设置分隔区,而防火分隔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功能区、面积区、层间分隔、井道分隔等。使用大规模和大面积区的高层建筑需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防火分隔。而功能区需要根据用途、场所进行防火分区。楼道中会有管道穿过楼板,进行防火分隔时需要选择各种类型的防火材料。对于一些排水管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需要选择具有很高耐火性能的防火门。
2.3.2 高层建筑装饰材料
高层建筑装饰材料具有很多特点:包括难燃性和不燃性,设计层面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实用性、先进性,同时选择推广不燃材料。另外还需要重点加强防火装饰材料的抽查,并聘请专门的人员进行检测。屋内局部装饰还需要选择难燃材料,包括桌椅、橱柜等。
2.3.3 使用智能化的消防设备
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选择一些传统的消防设备是很难适应市场需求的,因此需要引进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并不断的引进消防技术,严格的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操作,从而能够更好的确保整体的防火性能。对于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有效的掌控疏散技术,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各个区域的优化,包括避难区、屋顶等方面,同时还需要设置好避难场所的照明设备和排烟区。
2.4 提升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素质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安全管理人员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他们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消防工作的开展。在进行实际应用的时候需要对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培训,积极改变其传统消防安全管理理念,学习相关现代化消防管理知识,只有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才能够将优秀的理念更好的应用于安全管理中。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加,消防设施越来越重要,在进行施工应用的时候必须要重点加强安全技术管控,针对各项内容进行优化分析,从而能够更好的确保整体质量。本文从制定高层建筑火灾应急预案、完善消防设计工作、消防控制技术、提升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消防安全十分重要,综上,希望能为提高高层建筑整体安全水平提供一些借鉴。
[1]陈韶晖.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3):106~107.
[2]庄丽萌.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分析[J].建筑知识.
[3]李红艳.浅谈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与维修保养[J].科技视界,2016(06):311.